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 由 天下網商 發表于 綜合
  • 2021-06-05
簡介福建晉江陳棣鎮,堪稱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的發源地,安踏、特步、361度、德爾惠、貴人鳥等都從這裡起步

德爾惠破產為什麼還在銷售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

3月15日,“A股運動品牌第一股”貴人鳥釋出公告,公開招募、遴選重整投資人。如果無人接盤,貴人鳥將被宣告破產。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誰也沒有想到,貴人鳥會走到這一步。

貴人鳥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從福建晉江陳棣鎮的一個小鞋廠,成長為營收近30億、門店數5000多家的運動企業,劉德華、張柏芝曾為其代言,堪稱中國小鎮青年的“國貨之光”。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從2018年開始,貴人鳥連續遭遇投資失敗、主業下滑、債務違約,營收斷崖式下跌。過去三年,鉅虧超20億。到2020年末,貴人鳥賬上的淨資產只剩3100萬,連債務的1%都還不上。而截至2021年3月5日,已有163家貴人鳥債權人申報,債務總額41億元。

由於還不上錢,貴人鳥董事長林天福持有的66。2%股權被全部凍結,林天福本人更是接連收到39次限制消費令。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貴人鳥董事長林天福

2015年的胡潤百富榜,林天福還曾以190億的身家摘得泉州首富,甚至超越了安踏的創始人丁世忠。而現在,貴人鳥市值不過十幾億,相比巔峰時期蒸發360多億元。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貴人鳥到底是怎麼倒下的?

“大體育”黃粱一夢

貴人鳥一度曾想改名為“全能體育”,但只堅持了一天就匆忙撤回,如同一場鬧劇。

那是2017年,貴人鳥投資、併購,一路狂買。在合併幾家子公司報表後,貴人鳥財務報表上的數字膨脹起來——這一年營收近33億,相比2016年的23億,暴漲超四成。

但這已是強弩之末。此後,貴人鳥業績斷崖式下跌,到2019年,營收跌去了一半,虧損也在擴大。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資料來源:貴人鳥歷年財報

2014年A股上市之後,貴人鳥開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擴張之路。它試圖藉資本打造一個體育產業帝國,新名字中的“全能”二字,彰顯了其野心。

2015年,貴人鳥以近2。4億元成為虎撲第二大股東;緊接著,其控股股東貴人鳥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出手投資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2016年,貴人鳥又以1億元的價格,將體育手遊公司星友科技收入囊中。

2017年,貴人鳥一度想收購淨資產不到1億的連鎖健身公司威康健身,開價27億元,溢價率高達27倍,而且,這個價格已經超過貴人鳥當年淨資產的一半。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不過,對威康的收購交易在綿延9個月後被取消,林天福對此迴應稱:交易流產的一個原因是,威康健身認為貴人鳥為其制定的發展策略太過保守、過分追求利潤。

在資本佈局邏輯上,作為上市公司的貴人鳥瞄準商業模式成熟、有一定規模和收益的標的,同時,貴人鳥還拉上虎撲,在2015年發起設立動域資本,在泛體育產業瘋狂佈局,體育賽事、媒體、培訓、遊戲一個不落。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動域資本投資專案及時間。資料來自IT桔子

2016年11月,時任貴人鳥副總裁的袁衛東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及,動域資本下的一個投資小組,光遴選過的專案就超過三四百個,“每天都在不停地跟投資者交流。”

袁衛東透露,貴人鳥佈局泛體育產業,是看中了這些公司背後連結的人群,包括看比賽的、逛虎撲的、玩體育遊戲的。一個數據是,到2016年7月,透過投資這些擁有APP的體育科技公司,貴人鳥掌握了1億月活使用者。

白花花的銀子扔出去,換回1億活躍使用者,但這部分流量對於貴人鳥來說,太不精準,很難變現。

回過頭看,貴人鳥投資的體育賽事、經紀業務、遊戲、媒體等,不僅與它的鞋服主業沒什麼協同關聯,還都是燒錢快、回報慢、需要慢火細烹的專案,熱錢進來容易,退出卻很難。

果然,等到貴人鳥主營業務出現問題、亟需資金時,這個還在搭骨架的“帝國”就迅速坍塌——2018年,為了自救,貴人鳥不得不以2。73億元拋售虎撲13。66%的股份;2019年,由於無法歸還BOY公司500萬歐元的借款本金及利息,貴人鳥香港持有的BOY32。96%的股權被罰沒;而曾經瘋狂撒錢的動域資本,去年一年只投了一個專案,業務近乎停滯。

多品牌“胎死腹中”

貴人鳥內外交困。

一方面,外部投資過快、過泛消耗了大量資金,還欠下不少債務——據上海清算所,2015年至2018年,貴人鳥共在銀行間市場發行15期債券,此外還有數億元的銀行貸款、信託貸款。

但更重要的是,貴人鳥接連錯失消費升級、電商等多個風口,內部品牌、渠道等核心能力相比競爭對手十分薄弱。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貴人鳥都是小鎮青年的“心頭好”,約有六七成門店佈局在三四線城市,鞋服定價兩三百元,位於中低端。

2016年、2017年,貴人鳥分別以2600萬美元、2000萬美元,收購美國“街頭籃球裝備之王”AND1及網球運動品牌PRINCE在中國等區域的資產所有權。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AND1(上)與PRINCE(下)

與此同時,貴人鳥花3。83億元收購耐克、阿迪達斯、安德瑪等國際大牌在中國的代理商傑之行50。01%的股權,想靠現成的門店和資源,進軍一二線城市。

AND1和PRINCE雖然在歐美有相當的使用者基礎,但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太小眾,在國內幾乎沒有品牌、零售基礎,相當於從零開始培育一個新品牌,需要資金,也需要時間。畢竟,實力雄厚如安踏,也花了10年時間,才在2019年讓義大利運動時尚品牌FILA (斐樂)在中國的業績扭虧為盈。

但貴人鳥沒有錢,也沒有時間。由於債務償還佔用了大量公司業務運營資金,AND1和PRINCE在中國市場的進展緩慢。2019年,AND1好不容易開出了12家店,到2020年又全部關停,而PRINCE則幾乎沒有動靜。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資料來源:貴人鳥財報

債務壓力下,貴人鳥迫切地需要找到第二條增長曲線。

最開始,貴人鳥寄希望於有成熟零售模式的傑之行,但沒想到,2016年被收購後,傑之行表現不佳,雖然營收穩步上升,但淨利潤不斷下滑,2018年居然還轉盈為虧。傑之行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收購不到兩年就被貴人鳥以3億元出頭的低價拋售,淨虧8000多萬元。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2016-2018年傑之行實際業績與承諾業績對比。資料來源:貴人鳥財報

當行業競爭加劇,主營業務下滑、債務到期、資金鍊斷裂等壞訊息接連壓過來,如同多米諾骨牌,讓這個曾經的行業霸主一路滑向谷底。

渠道策略搖擺不定

貴人鳥似乎習慣了透過“買買買”來解決問題。做品牌高階化佈局,就買幾個國際大牌;進軍一二線城市,就買一個耐克阿迪在中國的代理商;要做電商了,就買一個運動電商企業。

在貴人鳥的投資中,2016年收購的名鞋庫是為數不多帶來收益的專案。名鞋庫誕生於2008年,是銷售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多個國內外品牌鞋服的集合店,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都有店,號稱“網上奧特萊斯”。2020年1-9月,貴人鳥線上營收2。5億,佔整體營收約三成,主要由子公司名鞋庫產生。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但收購名鞋庫對於提升貴人鳥自己的電商運營能力助益不大。目前,貴人鳥包括天貓、京東在內的電商渠道,是由福建天鷹網路資訊科技公司經營,走的還是經銷商授權的老路子。

貴人鳥自有品牌的電商業務成績平平。貴人鳥天貓旗艦店內,銷量最高的一雙運動鞋,售價184元,月銷1000+。貴人鳥天貓店有99。2萬粉絲,與有著2000多萬粉絲的李寧天貓店、1600多萬粉絲的安踏天貓店、700多萬粉絲的361度相差甚遠。

三年鉅虧20多億、老闆連收39次限消令,劉德華代言過的“大牌”不行了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貴人鳥都離消費者太遠了。

在2018年上半年以前,貴人鳥超過90%的收入都靠批發,它在全國只有4家直營店,其餘3726家全是經銷商門店。這一年,由於貴人鳥品牌力下降,不少經銷商經營困難,紛紛“起義”,表示要轉讓渠道或者加盟其他品牌。為了保住渠道,貴人鳥一口氣買下全國14個省份、1672家經銷商的銷售渠道,轉品牌授權經營為“類直營經營”。

原本,這可能是貴人鳥擺脫對經銷商的過度依賴,建立自有零售能力的一次契機,但沒過多久,貴人鳥又為這些門店找到了新的經銷商,回到了老路上。到2020年第三季度,貴人鳥在全國只剩下1655家門店,相比巔峰時期的5560家,殘存不到三成的力量。

貴人鳥的失敗說明,買來的能力畢竟不是自己的,有些能力,還是得在泥巴里趟一遍,才能從骨子裡長出來。

晉江鞋企今何在?

福建晉江陳棣鎮,堪稱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的發源地,安踏、特步、361度、德爾惠、貴人鳥等都從這裡起步。

這些晉江鞋企都有著差不多的發家故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陳棣鎮上的製鞋小作坊;2000年伊始,靠請港臺明星扎堆代言打響品牌,把央視變成了“晉江頻道”;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依託中國體育市場高速成長的行業紅利,在中國的城市跑馬圈地,開出數千家門店;又在2010年-2013年間遭遇庫存危機,經歷一輪行業洗牌。

2013年開始,故事出現了分岔。

成功者如安踏,在經歷從批發向零售的艱難轉型後,走出業績下滑的泥淖,一路高飛猛進,2019年的營收達到339億,成為中國第一運動集團。更重要的是,安踏把FILA培育成第二條增長曲線,2020年上半年,FILA營收71。5億元,首次超越安踏主品牌。

更多品牌倒下了。由於偏離製鞋主業,轉而投資房地產和股市,德爾惠在2017年因資金鍊斷裂而停業倒閉,資產被處置。而在此之前,喜得龍也破產清算,其創始人林水盤還因騙取貸款、票據承兌罪,鋃鐺入獄。

如果貴人鳥此次重整失敗,將不得不面臨破產的局面。它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編輯 徐藝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