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當父母已患重症,該不該為了盡孝而結婚?你怎麼看?

  • 由 杭州網 發表于 綜合
  • 2022-04-17
簡介換一種情境,當石原里美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或者結婚的條件還沒成熟,這時為了順從父母的意願而違背自我的意願,兩者沒能達成一致

女人低血壓是什麼原因

每日商報訊 前段時間,日本著名女性石原里美宣佈結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是無可厚非。但有博主發微博稱,石原里美結婚,是因為母親患了癌症,她為了報答母親,才選擇和交往不到一年的男友結婚。“在父母離世前看到子女有了良好的歸宿,才是真正的孝順。”

這番言論,曾掀起了一陣輿論風暴。

雖然後來證實,石原里美的真實意思是父母希望她能夠早點結婚生子,這樣不會太辛苦,但“該不該為孝順父母而結婚”還是引起了熱烈討論。

“當時我暗暗發誓,她醒過來就立即結婚”

30歲的李璐是一名插畫設計師,鍾愛自己的職業,沉浸其中,每天樂此不疲。然而,到了這個年紀的女人,“結婚”似乎是一個逃不掉的話題。

不過,李璐有著自己的倔強,從未把親朋好友那些“過來人的經驗”放在心上。直到去年年底,母親因為直立性低血壓而昏倒入院,她似乎想改變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

母親甦醒後對她說,“我知道你一直討厭被催婚,但當我昏倒的那一刻,我想的是以後你一個人怎麼辦呢?”

處於當時的情景,李璐恍然理解了那句話:父母是擋在自己和死神面前的一道牆。他們不在了,一個人要如何面對餘生的孤獨,還有那無數坎坷的路途。

“媽媽,你好起來,我就和之前相親的男生結婚。”李璐說,當時是認真的回答。“我怕這是媽媽的遺願了,當然,也有點害怕孤單了。”

當“石原里美結婚”的話題引發討論時,李璐非常理解石原里美的心情。母親身患癌症,無論是從父母還是從自己的角度,結婚或許都是一個理性和感情結合的產物。

“不過,最終母親沒事,我也沒有去立即結婚。”李璐自嘲道,“或許骨子裡我還是個自私的人,無法為了成全誰而委屈了自己。”

她還不忘補充一句:當然,我的這個想法很可能是錯的。但又怎麼樣呢?誰又能打包票地說,結婚就是對的?

“真覺得沒什麼能回報父母的

唯有滿足他們的心願”

同樣是90後,董冉的想法似乎與李璐背道而馳。

她說自己一定會結婚生子,而且那個男孩子必須要是父母喜歡的樣子。“為了父母而去結婚沒什麼錯,我很願意這樣做。”

董冉是一名護士,父母都在高校任職,很快就要退休了。作為獨生女,董冉開朗樂觀,家庭環境又好,說她贏在起跑線上也不為過。

董冉與父母的關係親密無間,親子關係很令周圍人羨慕。兩年前,父母用積蓄為她在杭州買了房子,並且支援她所有的選擇、愛好。

“其實說實話,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經濟不那麼匱乏,被父母供養了這麼多年後,要拿什麼回報呢?”董冉表示,“說句俗一點的話,自己沒有做出讓他們覺得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當然,他們也不在乎這些,那又有什麼能夠回報父母的恩情呢?” 她認為,如果自己結婚生子是他們的心願,那她一定會去做的。

所以,石原里美的糾結,也是她的心結。“好在,爸媽雖然有這個心願,但沒有過分地催我,還安慰我彆著急,要遇到合適的。”她說,即便是這樣,她的壓力還是很大。“天時地利人和全部都占上的婚姻很難的,慢慢來唄!”

所有選擇都要清楚最終的責任主體

長期從事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工作的心理諮詢師朱傑對這個話題也很關注。他認為,這個言之鑿鑿的討論,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從大多數人的正常情況來看,個人私德方面,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婚姻,何時結婚,但孝順父母卻是無法選擇的;社會公德方面,我們結婚和離婚不會引起社會關注,但不孝敬父母卻會引來眾人指責。所以,“該不該為孝順父母而結婚”本就是個偽命題。

另外,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大部分社會行為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一切都要放入“情境”或“環境”中去理解和分析。石原里美首先是覺得自己找到了合適的人,又符合結婚的條件,然後聯想到父母的希望,於是欣然結婚。從這個邏輯鏈條來看,石原里美結婚順了她父母的意願,本人意願和父母意願達成了一致,結婚等於孝順父母。

換一種情境,當石原里美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或者結婚的條件還沒成熟,這時為了順從父母的意願而違背自我的意願,兩者沒能達成一致。此時,“該不該為了孝順父母而結婚”就成為一種不合理。事實上,石原里美在一次採訪中也明確說過:“所謂孝敬父母,以前對女孩子的要求是早點結婚生子。現在的話,不是形式上的,而是讓父母覺得‘即使我們不在,不管發生什麼,孩子自己也能好好地活下去’,讓父母放心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而婚姻家事律師劉佳音認為,這個話題和“該不該根據父母期望選擇大學專業”“該不該因為父母意願生二胎”甚至“該不該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庭而不離婚”有共性,就是在討論人生一些重大決定,自己和他人的意見如何協調的問題。

“應該想想,這些決定之後,誰是參與的主體,誰又是責任承擔者,如果自己可以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問題,‘該’與‘不該’就很好選擇了。”她說。

子女成家立業是父母尊重需求的自發選擇

在工作中,朱傑和劉佳音經常會遇到父母和子女在婚姻上的分歧。即便是同齡的年輕人,他們的觀念也不盡相同。他們認為,這是我們處於一個環境日新月異,經濟快速更迭的時代,但個人觀念無法同步跟上的原因。

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講,子女成家立業是父母尊重需求的自發選擇。子女在成家立業上的成功,能夠極大地滿足父母本人的自尊、自信和成就感。所以,他們對子女成家立業的催促,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朱傑認為,婚姻是兩個人和兩個家庭的結合,而世上沒有相同的人,更不可能存在相同的兩個家庭,所以婚姻有無數種組合,每個處在婚姻中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及感悟。“所以,我們要尊重每個人對婚姻的認識,也要有自己的理解。”

劉佳音也認為,父母期望可能成為影響結婚的一個考慮因素,但結不結婚、和誰結婚需要我們自己做好判斷和準備。“我覺得,成為一個對婚姻負責、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的人,才是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的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