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葛曉音:安史之亂中的李白和杜甫

  •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綜合
  • 2022-02-28
簡介這場大亂使得李白和杜甫兩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個重大變化的起因跟“普安郡詔”有關,因為這份詔書關係到當時唐明皇和他的兒子即後來的唐肅宗父子兩代之間的矛盾

扣弦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也是唐代詩壇上最耀眼的兩顆巨星,他們不但都生活在盛唐,都經歷過安史之亂的鉅變,而且曾經相遇相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留下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佳話。聞一多先生曾經說,對於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我們該當品三通畫角,發三通擂鼓,然後提起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唐詩雜論·杜甫》)的一件大事。今天的講座,我就想以這兩位大詩人在安史之亂當中的遭遇為主,來談談他們的友情和相關的詩篇。

普安郡詔和李白“從璘”事件

下面開始正式進入“安史之亂”,李白當時是在梁宋和齊魯這一帶,即河南山東這一帶,徘徊了十年,寫了很多抨擊朝廷政治腐敗的優秀篇章,可以說這十年是他創作的高峰期。到天寶十三載(754),他決定南下,到江南這一帶去周遊。不久之後,“安史之亂”爆發,他就跑去廬山隱居,這是李白大致的經歷。

葛曉音:安史之亂中的李白和杜甫

李白

而杜甫跟李白分手以後,還曾滿懷希望進入長安,但是他在這個十年裡卻是連續地遭遇挫折。比較大的兩次挫折,一次是在天寶六載,當時皇帝下詔讓天下的賢才都來考試,杜甫也去考了,同時還有幾個很有名的詩人比如元結也去考了。但是考完以後,當時的宰相李林甫一個都不取,還給皇帝上書,恭喜皇帝說現在“野無遺賢”,天下人才都被皇上您蒐羅乾淨了,草野之間已經沒有什麼人才了。

第二次受挫折是天寶十載,皇帝要舉行祭祀天地、祖宗和老子的三大祭禮,杜甫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就很用心地寫了三篇賦——《三大禮賦》,還想辦法求人去投遞,好不容易送到了宮裡,皇帝還真看上了,覺得他的賦寫得不錯,就把他招進宮,讓宰相當場試他的文章,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才。據杜甫自己對這件事情的回憶,他說當時很多官員都圍在旁邊,當場看他落筆寫文章,這是杜甫覺得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但是之後卻因為宰相的阻撓,他還是沒有得到仕進的機會。過了一段時間,朝廷授予他河西尉這個小官,但是唐人特別是盛唐文人,是最不喜歡當縣尉這種官的,因為縣尉管刑法、軍事,是要打人抓人的,所以杜甫就堅決不幹。後來又給他換了一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的職務,就是一個給兵器庫看大門的很小的官職。不久之後,杜甫就遭遇了“安史之亂”。

這場大亂使得李白和杜甫兩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個重大變化的起因跟“普安郡詔”有關,因為這份詔書關係到當時唐明皇和他的兒子即後來的唐肅宗父子兩代之間的矛盾。這裡先講一講這個事情的背景。天寶十五載(756)安祿山攻破潼關,唐明皇倉皇出逃,在西逃的過程中,發生了著名的“馬嵬事變”,護駕的軍隊在馬嵬譁變,殺死了楊國忠,逼迫唐明皇處死了楊貴妃,軍隊才答應繼續保護他往西走。等走到甘肅地界的時候,唐明皇的兒子——當時的太子李亨就留下來,不願意再繼續走了,他說要留在這兒組織軍隊來抵抗叛軍,唐明皇當時不得已就同意了,於是李亨就留在甘肅靈武這個地方,即現在的甘肅靈武市,而唐明皇自己繼續往西南走,一直逃到了成都。

這年八月份,唐明皇經過劍州普安郡(治所在現在的四川省劍閣縣普安鎮)的時候,李亨已經在靈武即位,成為新的皇帝了,唐明皇得到這個訊息以後,就派了兩個宰相到靈武去傳國寶和玉冊,承認這個新皇帝,這兩個宰相當中有一個就是房琯。房琯跟杜甫關係很好,兩個人是布衣之交,他在普安郡的時候向唐明皇建議“制置天下之詔”,就是下一份詔書,詔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唐明皇的幾個皇子分別去擔任各地的節度使。房琯到了靈武以後,先去傳國寶玉冊,因為房琯這個人名氣很大,剛開始的時候唐肅宗對他還比較禮遇,後來北海太守賀蘭進明向唐肅宗進讒言,他說房琯曾為唐明皇制定普安郡詔,目的是讓各個皇子來掌握各地的大權,分守重鎮,反而讓您這個太子待在這麼邊遠偏僻的地方,可見他對上皇很忠心,對陛下您並不忠心,這樣一來就等於直接挑明瞭唐明皇父子之間的矛盾,於是唐肅宗從此就很厭惡房琯。這件事情就好像是“安史之亂”中埋下的一個政治地雷,使得唐朝的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隨著唐明皇到成都去的舊臣,另一派是隨著唐肅宗在靈武登基的新貴,而李白和杜甫的命運轉折都和這件事情有關。

接下來說李白的“從璘”事件。在普安郡詔書中,皇子都分兵鎮守各地,當時有一個皇子永王李璘被任命為四道節度使(山南、江西、嶺南、黔中),皇帝讓他帶兵順著長江東下。又因為李白當時名氣很大,李璘聽說李白在廬山,就給李白下了徵辟的書信,而且三次發信邀請他出山。李白當時正密切地關注著動亂的形勢,也正為自己報國無門而焦急,所以他收到李璘的聘書以後,出於挽救天下危亡的一片熱情,參加了永王的軍隊。

永王當時駐鎮江陵,手裡的兵權很大,而且江淮地區的租稅、賦稅也全都堆積在江陵。李璘的兒子一看這種情況,再加上李璘周圍也有一幫人勸說——現在天下大亂,但主要亂在中原、關中一帶,南方很平安,又有這麼多的財稅——他們就建議李璘去佔據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等像東晉那樣把江南佔了,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這明顯就是和唐肅宗分庭抗禮,唐肅宗聽到這個訊息,就下令讓李璘回成都,李璘抗命。當時的江陵長史李峴很聰明,他一看情況不好,就藉口生病辭了官,自己跑到靈武去見唐肅宗,唐肅宗就去招高適來商量。為什麼要招高適呢?這裡要對他的情況做一點補充說明。

高適和李白、杜甫原來在梁宋之遊中是好朋友,和李白、杜甫分手以後,他就一直在梁宋一帶,本來也非常落魄,後來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封丘縣尉的官,但是他說“鞭撻黎庶令人悲”,整天就是打老百姓,他不願意做這個官,就辭官了。到了天寶後期,他也一直這麼落魄,跟杜甫依然有點來往。高適這個人比較正直,他有政治頭腦,也有軍事才能,安史之亂之前,他去投奔哥舒翰,做了幕府書記,哥舒翰守潼關的時候他也在,哥舒翰打了敗仗,安祿山的叛軍衝進了潼關,潼關失守以後,高適就只好往西逃,在路上遇到了也在往西邊逃跑的唐明皇的儀仗,他就跟著唐明皇到了成都,被任命為侍御史、諫議大夫,但是在制定普安郡詔的時候,高適堅決反對房琯讓各個皇子分別鎮守各地的主張。所以當唐肅宗聽到永王叛變時,他知道高適是反對普安郡詔的,就把他招來議事。

高適分析了江南的重要性,並斷定李璘肯定會失敗。唐肅宗就派高適擔任淮南節度使,統領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等十二個郡,和另外兩個節度使一起去討伐李璘。很快李璘就失敗了,這個時候李白逃到江西的彭澤縣,被關在潯陽的監獄裡。當時有兩位官員——崔渙和宋若思,他們覺得李白很可惜,就想為他洗刷罪名。宋若思當時的官職是御史中丞,他在帶兵去河南的路上經過潯陽,就把李白放了,還請李白給他參謀軍事,同時他還向皇帝上書說李白是一個可用之材,但是朝廷根本就不回答。到第二年李白還是因為脅從永王璘的罪名,被長久地流放到夜郎了,幸好在流放夜郎的半路就遇到了大赦,回到了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和岳陽。後來他又去了金陵、宣城還有溧陽,在現在的安徽和縣這一帶來往,最後他病死在安徽當塗他的族叔李陽冰家,去世時六十二歲。

李白從璘這件事可以說是他一生中非常大的事情了,以前的詩論家、歷史學家都對這件事情有所評論,也多有爭議。宋代的人就批評李白說:“詩人沒頭腦至於如此。”(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說他怎麼這麼沒腦子,居然會跟永王璘造反。而更多的人還是為李白辯護,說他是被永王脅迫的,李白也在一些回憶這件事的詩篇裡說自己是“迫脅上樓船”。當然我們說這只是他失敗以後的自我辯解。我覺得從李白當時寫的詩篇來看,他更多的是在理直氣壯地申訴自己從璘的理由,他說當時就是因為天下大亂,他希望能夠施展才能,廓清中原,所以才跟隨永王璘。這些詩都很長,我只擷取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能說明他當時精神狀態的句子。比如他在《南奔書懷》裡說:

秦、趙興天兵,茫茫九州亂。感遇明主恩,頗高祖逖言。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

這裡他用了“祖逖”的典故,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歷史故事。在西晉末年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的時候,祖逖率領他的親人朋友到江淮一帶去避亂,他當時被朝廷授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後來他在公元317年率部下北伐,渡江時中流擊楫,就是拍擊船槳,說:“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就是立志收復中原的意思。所以他的北伐得到了各地人民的響應,幾年以後就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領土,使得石勒再也不敢南侵了。另外李白這裡說“感遇明主恩”,就是感遇君王的聖恩,他也希望像祖逖一樣“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所以李白才追隨了永王璘的軍隊。

另外還有一首,就是他流放到夜郎途中寫的《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他回憶自己被流放的這件事情,解釋當初為什麼要跟從永王璘: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葅。二聖出遊豫,兩京遂丘墟。……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半夜水軍來,尋陽滿旌旃。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

他的意思就是說,當時叛軍攻入中原以後,老百姓的屍骨都堆成了山,整個國家的命運就懸在哥舒翰一個人身上,但是潼關又失守了,雖然哥舒翰帶了幾十萬的軍隊,卻等於是打開了關門,放入了這幫叛逆。這些叛逆攻破兩京以後,把朝廷大臣都當奴婢、犬羊一樣地使喚,而那些忠心耿耿的人都被他們殺了,剁成了肉醬。這時兩個皇帝都出遊了,兩京也變成了廢墟,天下的人心都不知道歸到哪裡,而賊勢又像狂風暴雨一樣席捲過來。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在廬山這個地方發現半夜突然有水軍過來,就是永王璘的水軍,而潯陽插滿了唐朝軍隊的旗子。因為“我”有點虛名,所以被虛名耽誤,人家就脅迫“我”上了永王的樓船。永王還賜給“我”五百金,可“我”根本就不要,“我”“辭官不受賞”,結果反而還把“我”貶謫到夜郎去了,他是覺得很冤屈的。他的意思就是,他參加永王的軍隊,既不是為了財富,也不是為了官職,就是因為在當時人心沒有歸宿的情況下,只有永王遠道前來,自己就只好到永王的軍隊當中去尋求報國的機會了。

但實際上聯絡李白在跟從永王時期寫的那些詩歌來看,可以看出,李白並不是被脅迫的。他寫過一組《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這十一首七絕寫得非常好,詩中李白以唐太宗建立功業的精神去鼓勵永王,他說:“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就把永王水軍的樓船沿江東巡比作是唐太宗當初去打高麗。李白還說:“初從雲夢開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這就更明顯了,說永王您先在江陵這個地方去開王子的府邸,下一步就可以去佔領金陵了,這在唐肅宗看來不就是一個叛逆的計劃麼?但是這些詩李白都寫得非常意氣風發,一點都不勉強,這就說明李白當時對永王實際上是暗含著挽回國運、成就大事的希望的。從唐代歷史來看,唐太宗、唐明皇原來都不是法定的太子,都是在平定叛亂當中成為皇帝的,所以李白就算有這種想法,就算是希望永王成就大事,在今天來看也不算是什麼叛逆。只不過李白錯誤地估計了當時的形勢和永王這個人,永王並不是他所期望的中興之主,只是一個平庸無能的野心家,成則王侯敗則賊,李白的悲劇就這樣產生了。

李白的失敗可以說再次證明了他在政治上太過天真的弱點,也正因為這樣,他對於自己“從璘”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也一直估計不足。他剛剛被宋若思釋放,就要求宋若思為他向朝廷上書,在他自己寫的《為宋中丞自薦表》裡就說,希望朝廷“收其希世之英,以為清朝之寶”。李白是這麼天真,他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他始終滿懷著救國救民的熱情,甚至他後來被關在監獄裡了,也並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裡我想舉一首詩,我覺得這首詩非常感人,就是李白的《送張秀才謁高中丞》,當時他聽說有一個張秀才,要獻給高適一個滅胡的計策,李白覺得自己認識高適,所以就給他寫推薦信,詩中有這樣一段話:

高公鎮淮海,談笑卻妖氛。採爾幕中畫,戡難光殊勳。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雲。

高適當時跟李白是什麼關係?高適是帶著兵來剿滅永王的人,是抓李白的人,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朋友了,但是李白毫不在意,他說只要高適能夠用“你”的計策去消滅胡寇的話,哪怕“我”這次玉石俱焚,“我”也不會感到冤屈。“我無燕霜感”用的是《淮南子》中的一個典故,就是很有名的鄒衍,本來對燕惠王很忠心,但是燕惠王左右的人說鄒衍的壞話,燕惠王就把鄒衍關起來了,鄒衍因為很冤屈就“仰天而哭”,當時五月的夏天還為此降下霜來,李白這裡用這個典故來說明自己也很冤屈,但是隻要高適採用了張秀才的計策的話,“我”就不會再感到冤屈了。後來李白出來以後,還曾經給當時的布衣丞相張鎬寫了一首詩,《贈張丞相鎬二首》其二,向他表示自己希望能夠去從軍殺敵的志願,他說:

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

自己天天夜裡都撫著寶劍吟詩,希望能夠參加平定叛賊、澄清洛陽的大業。一直到臨死的前一年,這時候李白年紀已經很大了,但還想參加李光弼的軍隊去平定史思明之亂。李白這種為國獻身的赤誠願望、不計個人恩怨的高尚品格和百折不撓的進取之心,是李白最偉大的精神。

房琯罷相和杜甫被貶

說完了李白受普安郡之詔的影響,我們再看杜甫,也同樣受到了這次普安郡詔的影響。普安郡詔,房琯是主要的建議者,而杜甫又跟房琯關係很好,後面就發生了房琯罷相、杜甫被貶等一連串的事情。

葛曉音:安史之亂中的李白和杜甫

杜甫

在潼關還未陷落的時候,杜甫本來已經回到了老家奉先,帶著家人準備要逃難了,他先是到白水縣投奔他的舅舅,這個舅舅當時在白水當縣尉。到至德元年(756),潼關陷落以後,關中大亂,杜甫就帶著他的家眷離開了白水,經過彭衙、華原、三川,把家安在了鄜州,即現在陝西的富縣,杜甫自己則打算到靈武去投奔唐肅宗。杜甫一直往北走,打算從延安到靈武去,半路上遇到了安祿山賊軍,就被裹挾到長安。不過當時他的地位比較低,也沒有太大名氣,不太受重視,所以他到了長安以後雖然行動不太自由,但也沒有像其他被俘虜的官員一樣被關押起來,甚至被逼迫接受安祿山的偽職。杜甫當時還是可以在長安城裡來往的。這段時間是杜甫詩歌的一個高峰期,他親眼見證了長安淪陷之後的慘狀和當時叛軍的囂張氣焰,寫下了大量反映叛亂現實的優秀詩篇。

到第二年的四月,杜甫逃出長安,歷經千辛萬苦,走小道到了唐肅宗的行在——當時他的行在已經從靈武搬到鳳翔縣了——於是就被任命為左拾遺,但是兩《唐書》記載說是“右拾遺”,學界已經考證過,兩《唐書》的記載是不對的。杜甫和房琯在布衣的時候就有交情了,而這時房琯在朝任丞相。房琯在至德元年十月的時候,曾經帶兵在陳濤斜這個地方和安祿山的叛軍打過一仗,輸得非常之慘。房琯是個書呆子,他任用的也是一個書生氣十足的劉秩,叛軍是騎兵,他居然用戰國時候的戰車去對付騎兵,唐軍當然就慘敗了,四萬人陣亡。杜甫有一首很著名的新題樂府《悲陳陶》,就是寫這件事情的,詩中說“四萬義軍同日死”,是非常沉痛的,這麼大的數字,這麼多計程車兵,一天之內就全部死光了。杜甫雖然跟房琯的交情很好,但是對他的這次慘敗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批評。這麼大的一場敗仗,唐肅宗本來是可以藉此罷免房琯的,但當時李泌出面營救,李泌曾待詔翰林,供奉東宮,和唐肅宗關係很好,又在平定安史之亂當中立過大功,所以唐肅宗就原諒了房琯。

同年五月,房琯的門客董庭蘭被御史奏本貪贓枉法,牽連到了房琯,房琯就被罷免相位,改任太子少師。因為杜甫是諫官,職責就是向皇帝提意見,所以他就去向皇帝上書,說“罪細不宜免大臣”,認為這點小罪又不是房琯本人的,只不過是他門客所犯,不應當因為這樣的事情來罷免大臣。不料肅宗特別生氣,就下詔讓他到三司去推問。“三司”是當時的刑部、御史臺、大理寺,都是可以起大獄的機構。萬幸宰相張鎬相救,說假如陛下您現在治杜甫的罪,那就斷絕了言路,大家都不敢說話了,這樣皇帝才免予治罪,而杜甫還是當他的左拾遺。不過皇帝很不高興,說杜甫你就回家探親去吧,這就是杜甫後來著名長詩《北征》的起因了。

房琯罷相這件事情,我們要分析一下它的背景。至德二載時房琯罷相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主要還是跟至德元載十二月永王李璘起兵有關,正是因為這一年十二月永王璘起兵、第二年兵敗,才引起了唐肅宗一連串罷免唐玄宗舊臣的行動。唐肅宗罷免的人全都是唐玄宗的老臣:他三月裡先罷免了韋見素,這是跟著唐玄宗入蜀的一個朝臣;還有裴冕,是普安郡詔上第一名的宰相;另外還有崔渙,是唐玄宗派給唐肅宗的一個宰相。等這些唐玄宗的老臣都被罷免以後,唐肅宗首先起用了苗晉卿,此人原來得罪過玄宗,是玄宗很討厭的人;肅宗還提拔了李峴,也就是辭官來奔的原江陵長史。到五月份,房琯被罷,八月份,另外一個宰相崔渙也被罷,玄宗派來的大臣中就沒有一個當宰相的了。可以看出,肅宗拿玄宗的這些舊臣開刀,實際上就是向他父親做出一種姿態,玄宗派李璘出兵才導致了李璘叛變,唐肅宗現在這麼做,就是要否定普安郡詔,要發洩他對玄宗的憤怒。但是杜甫上書的時候卻搞不清背後的這些問題,他說“罪細不宜免大臣”,反而一下子觸到了唐肅宗的痛處,所以唐肅宗惱羞成怒,以至於房琯被罷宰相好歹還是個太子少師,而救房琯的杜甫反而差點被送去受刑。

這是房琯的第一次被貶,再看他的第二次被貶。至德二載十月,此時洛陽、長安都收復了,朝廷搬回長安,杜甫也跟著朝廷把家眷都搬到了長安。十二月,玄宗也回來了,成為了太上皇。次年就改元乾元(758年)。六月,唐肅宗又開始第二次罷免房琯和他周圍的一批人。首先的理由是房琯經常稱病不上朝,其次說房琯和劉秩、嚴武這些人交結朋黨——嚴武也是杜甫的好朋友,後來杜甫到草堂後,主要就靠嚴武照顧——於是肅宗就把房琯貶為邠州刺史,把劉秩貶為閬州刺史,嚴武貶為巴州刺史,杜甫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房琯前一年已經被貶過一次了,一年以後又被貶,有沒有他自己的原因呢?有。他是個文官,名聲很大,又喜歡招引賓客,他又看不起一般的庸俗的人,本來就招人忌恨,況且又不懂用兵,還非常自信,重用了劉秩這樣的書生,導致了陳濤斜的慘敗,戰敗以後他還經常稱病不上朝,每天就和賓客們談論老莊、佛教,或者聽他的門客董庭蘭彈琴,甚至被貶了以後還照常不改,這些問題是早就存在的。但是為什麼房琯打敗仗的時候唐肅宗不貶他,七個月以後才處置他,等回到長安以後又把他貶到外州去呢?至德二年的五六月份唐肅宗回到長安以後兩次大規模地罷免跟隨玄宗的舊臣,除了剛才講的房琯、劉秩、嚴武之外,還有一批人,比如賈至、宰相張鎬、李麟、崔圓等,這些全都是玄宗的人,統統被罷免了。

除了因為他們和肅宗手下的新貴李輔國等人之間的矛盾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玄宗回到長安以後,在不同的政治集團當中引起了不同的心理反應。肅宗非常清楚,房琯的情緒代表著朝野心向玄宗的一股巨大的社會力量,玄宗雖然當時已經退居為太上皇了,但畢竟曾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在朝野的影響不可低估,而且他手下的那些舊臣也都不滿足賞賜的空名了,他們也要和那些新貴爭實權。房琯家裡天天賓客盈門,他的黨徒又在到處宣揚說房琯應該有大用。同時玄宗自己也不太甘於寂寞,有些政治上的事還要過問,唐肅宗畢竟是兒子,又不能不做些讓步。唐肅宗心裡就非常不滿意,也很清楚這樣下去對自己的統治有潛在威脅,所以就有了六月份開始大規模排斥玄宗舊臣的行動。後來肅宗手下的一個太監李輔國,也是當時的一個權臣,還製造了一起事件,他說太上皇和外面的人擅自往來,而太上皇手下的高力士和陳玄禮(即發動馬嵬驛事變的將軍)都圖謀不軌,想要不利於現在的皇上,結果就用武力把太上皇搬到了西內這個冷僻的宮殿裡。李輔國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為他猜透了肅宗的心事。

杜甫在普安郡詔引起的風波中兩次受到牽連,甚至差點被髮落到三司去推問,後來就被貶到華州去當司功參軍,實際上成為了最高統治者之間鉤心鬥角的犧牲品。所以他在被貶華州的時候,就不能不思考背後的真相。他曾寫過一首七律《望嶽》,表面上是寫華山的險要,實際上寄託了他的不平和憤慨: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詩中首聯說,華山號稱“西嶽”,地勢非常險要,地位也很尊貴,周圍山峰羅立,就好像它的兒孫一樣。古代傳說華山上有明星玉女,要是能夠喝到她手裡捧的玉漿,就能夠成仙,而在她的祠堂前頭,有五個石臼,號稱“玉女洗頭盆”。頷聯的意思就是,“我”什麼時候才能夠拿到仙人的柺杖,藉此一直登到山頂去找仙女呢?頸聯的“車箱谷”是華山的一條深谷,“箭栝嶺”是岐山山嶺的名字,這裡主要是借用岐山的箭栝嶺來形容華山的險峻。

後半首字面上的意思是說,華山的路非常深遠、險峻,進去以後就沒有歸路,通天也只有一門,所以要等秋風起來,天氣稍微涼一點以後,再去尋找白帝尋訪道源。白帝是管西方的,華山又稱西嶽,所以要去找管西嶽的白帝問一問真正的根源。但是我們看,這首詩裡把西嶽和各個山峰的關係比作是至尊和兒孫的關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朝廷的君臣關係,而車箱谷和箭栝嶺的深和險,實際上也暗中寄寓了杜甫一去華州就再也沒有可能重新回到朝廷的意思。古人拉弓時箭要搭在弓上,扣弦的地方叫“栝”,杜甫就借用“箭栝嶺”這個名字來形容這一路非常險惡,“我”想要通天,雖然通天還有一個門,但是一路上箭栝森列,沒辦法攀登。而這首詩結尾的意思我們就更不難理解為,等目前的政治迫害稍為冷卻一點以後,“我”一定要尋找時機去向皇帝問清楚,這次被貶的真正根源是什麼。實際上這首《望嶽》就暗寓了這樣一層意思,而且杜甫的很多詩也是面上一層意思,背後一層意思,往往有雙關的含義,《望嶽》這首詩我認為也是如此。

由此可見,當時杜甫內心非常不服,這次被貶對於杜甫是一次極大的衝擊,促使他的君臣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我們知道,宋人很喜歡講杜甫的忠君觀念,而在杜甫早年的詩中,他對君王確實是抱著“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的想法的,“我”忠於朝廷的心就好像葵和藿(即始終朝著太陽轉的胡葵葉子和豆葉),“我”的天性也和葵藿一樣,始終是忠於君王、忠於朝廷的,而且他始終希望自己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希望自己能夠讓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明君,讓天下的風俗變得淳樸,這是他的政治理想,也是一種儒家的社會理想。但是到了後期,杜甫的詩歌越來越多地批評皇帝的昏庸無能,這是因為唐肅宗當年撥亂反正,本來還是個中興之主,但是殘酷的政治鬥爭在杜甫的心中已經徹底抹掉了唐肅宗這位中興之主頭上的光環。這件事情對杜甫一生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到了晚年漂泊西南的時期,他寫了很多的詩,不斷回憶他這一次政治經歷,他還寫過一些詩寄給房琯、賈至等當時被貶的一些人,也是反覆提到這次被貶的經歷,可見這次事件對他一生的影響和對他思想的震盪是非常之大的。

杜甫被貶到華州以後,他的心情非常壓抑憤慨。這一年杜甫來往於華州和洛陽之間,這時發生了一件大事,本來官軍已經差點要收復河北了,然而出了一些差錯,官軍在河南相州大敗,九節度使的聯合軍隊全都被打敗。於是軍隊四散,官軍只好沿路又抓壯丁,杜甫親眼看到了這樣的現實,就寫下了他最有名的“三吏三別”這組感人的名作。經過痛苦的反思,杜甫最後終於在乾元二年棄官而去,連華州司功參軍也不做了,從此就走上了漂泊西南的人生道路。

(本文摘自《風雅·風骨·風趣:中國古代文學名家名篇》,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1月,澎湃新聞經授權釋出。)

葛曉音:安史之亂中的李白和杜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