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皇太極為何不殺詐降的祖大壽,反而任命為正黃旗總兵

  • 由 如目娛樂 發表于 綜合
  • 2022-02-26
簡介突圍不成,明朝四萬援軍又被皇太極親率主力擊敗,祖大壽只能閉城堅守

正黃旗在哪兒

皇太極為何不殺詐降的祖大壽,反而任命為正黃旗總兵

皇太極非常欣賞祖大壽,為了將其招至麾下,用了很多心思。他先派人搜捕居住在永平三十里村的祖大壽的族人,抓到祖大壽的兩個兒子、一個侄子,以及其他親屬。祖大壽的這些親戚都被帶回盛京,軟禁起來,但是,待遇相當優厚。皇太極幾次寫信給祖大壽,還讓祖大壽的兒子寫勸降信。祖大壽毫不理睬,繼續率領袁崇煥舊部,駐守寧遠、錦州、大淩河等要塞,抵禦後金的入侵。當時,這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崇禎四年,祖大壽奉孫承宗之命,修大淩河城。同年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便以傾國之師,迅速將大淩河城團團圍住。站在高處,皇太極察看大淩河城內的防守,長嘆一聲:“明善射精兵,盡在此城。”士兵尚且如此精幹,更何況統帥呢,皇太極有了收服祖大壽之心。他並不急於下令攻城,只用圍困之策。皇太極說:“此城之兵,猶槍之有鋒,鋒挫柄存,亦復何濟?”他命人在大淩河城外挖壕築牆,以便長期圍困。八旗兵在大淩河城周圍五十里內,挖壕四道,按八旗左右翼方位,紮營盤45處,完全切斷守城明軍與外界的聯絡。祖大壽並不示弱,頭一百天,他督軍出城與八旗兵交戰數十次,各有傷亡。突圍不成,明朝四萬援軍又被皇太極親率主力擊敗,祖大壽只能閉城堅守。

皇太極為何不殺詐降的祖大壽,反而任命為正黃旗總兵

皇太極不但親自寫信,還命令23名明朝投降的文武官員,各自寫好勸降書,送給祖大壽。面對二十多封勸降書,祖大壽不予理睬。明軍堅守了三個月,城裡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馬殺完了,便發生人吃人的慘劇。到了這個地步,大家都認為只剩投降一條路。祖大壽長嘆一聲,說:“人生豈有不死之理?為國為家為身,三者並重。今既不得盡忠報國,也只好保命了。”於是,他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投降後,祖大壽以妻子家眷在錦州為藉口,向皇太極獻策,願意帶一支兵馬,換上明軍的衣服,混進錦州。這樣,他可以留在城裡當內應,攻下錦州指日可待。皇太極滿心歡喜,立即給他五千鐵騎。在半路上,祖大壽借大霧甩開同行的貝勒阿巴泰等,單獨奔進錦州城,然後開始率領明軍抵抗八旗兵。皇太極被祖大壽用詐降涮了一把,惱羞成怒。以後,他兩次御駕親征,攻打錦州、寧遠,就想擒住祖大壽,出出這口惡氣,可都無功而返。即便這樣,皇太極也沒有下令殺死被監禁在盛京的祖大壽的親人,反而對祖大壽的子孫“厚撫之”。就這樣,祖大壽又為明朝多守了十年的城。不過,祖大壽始終未能消除崇禎皇帝的懷疑。其實,從他當年為袁崇煥下獄、反出山海關開始,這種君臣間的懷疑就已存在。明朝派洪承疇鎮守寧遠的最初目的,就是監視祖大壽,防止他像祖氏其他成員一樣,投降後金。

皇太極為何不殺詐降的祖大壽,反而任命為正黃旗總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