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乾隆皇帝有時會賞賜大臣豬肘子,為什麼一些人出宮門後就扔了呢?

  • 由 古聖賢娛樂 發表于 綜合
  • 2022-02-26
簡介於是胙肉成了他盤中餐的一大來源,因為皇家祭祀活動眾多,除了祭天就是祭祖,一年下來少說也得有個十回八回,朝中大臣少說也有幾百人,一場祭祀下來,皇帝賞賜的胙肉怕不得有幾百上千斤,這些肉最後都到了紀曉嵐的手裡,拿回去或醃或燉,或炒或煮,自然吃得不

烀肘子肉怎麼做

乾隆皇帝賜給大臣們豬肘子的時候是個非常嚴肅的時候。在一陣恭敬壓抑的繁文縟節之後,乾隆皇帝大手一揮,將供奉儀式用的胙肉按照慣例賞賜給有功之臣。所謂的“胙肉”,其實就是開水煮過的肥豬肉,不沾一點兒其他佐料,看著油膩,吃著無味,可因為是皇帝的祖先“享用”過的,所以無形價值不菲。

乾隆皇帝有時會賞賜大臣豬肘子,為什麼一些人出宮門後就扔了呢?

大臣們人人以得到胙肉為榮,這意味著自己在皇帝心裡的地位十分重要,沒得到賞賜的開始戰戰兢兢,不知道自己哪裡開罪了皇帝,官位是不是還保得住。可以說,一塊小小的胙肉成了大臣們前程的試金石。

然而,得到胙肉的大臣也有一項煩惱,那就是怎麼將沒有任何滋味、油膩無比的大肥肉高高興興地送進嘴裡,面帶享受地咀嚼下嚥,然後若無其事地向皇帝謝恩。除了極少數胃口出奇的人之外,大多數人面對沒有熟透的白水煮肉都是毫無胃口的,於是如何在皇帝面前吃下幾口以示忠誠成了臣子們的心頭大事。

皇帝身邊得寵的太監和侍衛們找到了發財的途徑,他們對大臣們的難處感同身受,於是會提前制好許多浸泡過佐料和鹽分的糯米紙,向大臣們私下兜售,這對大臣們簡直是雪中送炭,即便是再清廉的官員為了在皇帝面前不失儀,也會踴躍購入。太監和侍衛們收到銀子,在皇帝賞賜時,便將糯米紙取出,包裹好胙肉,反覆揉搓,胙肉沾染了佐料,味道變得鮮美,自然吃起來面帶享受了。這樣,皇帝看到大臣們吃得津津有味、感恩戴德,心裡非常高興,欣然接受大臣們的山呼和吹捧;大臣們渡過難關,在皇帝面前爭得了面子,保住了官位,也樂得雀躍非常;太監和侍衛們透過售賣糯米紙得到了銀錢,還同時得到了大臣們的好感,也是名利雙收。這場三贏的局面烘托出君臣和諧,上下同欲的大好氛圍,實在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乾隆皇帝有時會賞賜大臣豬肘子,為什麼一些人出宮門後就扔了呢?

不過大臣們是不能在皇帝面前把所有的胙肉吃得一乾二淨的,時間上不允許,禮儀上也不同意,於是他們便會將剩餘的肉帶回去,準備回去慢慢享用,讓皇帝的恩澤變得更久一些。可出宮之後,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大臣們對這白水煮肉開始視若仇敵,紛紛欲除之而後快,然而請神容易送神難,大肥肉雖不是什麼好東西,卻是皇帝恩賜,如若隨意丟棄,讓皇帝知道了肯定人頭不保。這時候一個人的出現會讓大家的煩惱統統消失,這個人就是號稱“鐵齒銅牙”的當朝大學士紀昀紀曉嵐。

乾隆皇帝有時會賞賜大臣豬肘子,為什麼一些人出宮門後就扔了呢?

紀曉嵐雖然在影視中嬉笑怒罵,玉樹臨風,真實形象卻只不過是一個患有肥胖症、愛吃肥肉的油膩大叔。史書記載,紀曉嵐一天要吃七八斤肉,幾乎是頓頓要吃,無肉不歡。可他以文才名揚天下,向來標榜清流,收入僅靠俸祿,養著多名小妾就已經捉襟見肘,哪有閒錢頓頓吃肉呢?於是胙肉成了他盤中餐的一大來源,因為皇家祭祀活動眾多,除了祭天就是祭祖,一年下來少說也得有個十回八回,朝中大臣少說也有幾百人,一場祭祀下來,皇帝賞賜的胙肉怕不得有幾百上千斤,這些肉最後都到了紀曉嵐的手裡,拿回去或醃或燉,或炒或煮,自然吃得不亦樂乎。

乾隆皇帝有時會賞賜大臣豬肘子,為什麼一些人出宮門後就扔了呢?

乾隆帝本就好大喜功,六下江南,勞民傷財就是明證,小小的幾塊胙肉自然瞧不上眼,一場祭祀下來也不過是幾千斤肉而已。可是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一年都難得吃上幾回肉,祭祀用的胙肉可以讓成百上千人改善生活了,卻偏偏大臣們也得不怎麼稀罕,竟為了如何處理胙肉而發愁。封建社會貧富不均,“貧者恆貧,富者恆富”的現實難以改變,這也是後來革命者發動革命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