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熵增”感悟

  • 由 軍情解讀員 發表于 綜合
  • 2022-02-25
簡介熵增定律就是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熵)會不斷增大

減熵是什麼

流沙一樣的日子

最近生活有些無序,準確的說是從年初以來,工作生活總被事情追趕著,經常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依然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擰不清。比之前更勤奮了,可成效並不大:論文過關險象叢生,修改到幾乎絕望;書稿也沒有按時完成,交期一推再推;老房子的衣物書籍搬遷至今沒完,中介一次次催問。

國慶假期,桌面檔案依然堆積如山;微信裡有超過2000條資訊沒閱讀……

肯定有問題,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睡不著的時候,我想來想去,也沒個所以然。

直到最近讀到文章《讓許多人頓悟的熵增定律》(作者:蘭陵王),似有所悟。

讓人沮喪的熵增定律

文章說,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機會越來越卡,耳機線會凌亂,熱水會慢慢變涼,太陽會不斷燃燒衰變……直到宇宙的盡頭——熱寂。一句話,物質總是向著熵增演化。

這個“熵”字念“shang”,百度解釋的物理意義為“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可以理解為“系統中的無效能量。”

舉例來說,我花了100KG的能量把物體從A地拿到B地,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能量並沒有被100%的轉化,而是有部分散失在了過程中。這部分散失能量不可逆,無法被再利用,且永遠在增加。

熵增,就是這種熵(能量散失或者混亂程度)在不斷增加的過程。

熵增定律就是

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熵)會不斷增大。

這是自然規律,我學過物理,卻已經忘了。這個定律對個人,對企業,對宇宙都有效。

對個人來說:因為能量的消耗,放棄總是比堅持輕鬆,懶散比自律輕鬆。

(可見,人的好逸惡勞也在定律中。)

對企業來說,公司越大,組織架構易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會下降。

對國家來說,封閉的國家容易被世界淘汰。

(我把它總結成一句話:物質隨著時間和狀態的變遷,效能會越來越低。)

據說,熵增定律被稱為最讓人沮喪的定律。大到宇宙的斗轉星移,小到公司的成長興衰,個人的沉浮起落,莫不在它掌控裡。

熵增定律永存

吳軍老師說:“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他文明知道我們曾有過這個文明呢?我給出的答案是三個公式:

1+1=2(代表了數學文明)

E=mc²(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S=-∑ P ln P(熵的定義)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教授說:“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

薛定諤在《生命是什麼》中也說過類似的話:“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看到這裡,我突然有點明白我自己的失控和無序了。熵增定律兩個條件我都存在:

一是孤立封閉系統。無論是畢業論文、主編教材還是兼職工作,我都沒有合作者,都得獨立完成。家裡還得管同樣在緊張準備論文和雅思考試的兒子,以及貓貓狗狗的吃喝拉撒。我是這個小生態系統的總管。從個人到小系統,我的管理範圍在不斷擴大。

二是無外力支援。既然必須獨立完成,就沒有外力支援,且這些活兒誰也幫不了我。只能咬牙切齒、通宵達旦的苦戰到強弩之末。

在這種多方面、大強度的腦力勞動之下,我的能量就在思考安排、買菜做飯、查詢資料、清理狗窩的過程中使用消耗得差不多了。

好多事情就顧不上了。比如每天的英語練習停下了,簡書日更停下了,每週一本書停下了……

到這裡,我似有所悟:熵增定律,這是我的無序低效原因,我正在被它淹沒吞蝕……

這一刻,我坦然了,不必因任務沒完成譴責自己,說自己這不行那不行。一個人做的事情越多,能量消耗越大。

既然熵增是註定的,還要苟活幾十年,還希望透過自己的奮鬥讓自己的小世界越來越好的我,應該怎麼辦呢?

對抗熵增,實現超越

從定義上說,熵增的條件有兩個:封閉系統+無外力做功。

只要打破這兩個條件,我們就有可能實現熵減。怎麼做?

對個人而言,每天會有各種各樣的瑣事湧來,如果我們任由其發展,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混亂。

生活一團亂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想改變現狀也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這種狀態就是生活陷入了極度的熵增狀態,被無數的混亂的事情牽著走,喪失了生活的掌控權。

大腦裡面整天要想的事情太多,一會要做這個,一會要做那個,一會這種情感,一會那種情感。雜七雜八的東西堆積在一起,就擾亂了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無法的專注的做一件事情。

因為事情總趨於熵增。

那要怎麼辦呢?文章給出解決辦法是:

1、主動做功

我不能等到生活脫離了我的掌控,才後知後覺的介入。

我要每天都保持清晰的思緒,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理清你的情緒,理清你每天所做之事,理清想要的是什麼。

比如用四象限法、清單法列出要事、雜事。

學習時畫思維導圖, 不斷對資訊進行分類歸納,降低資訊的混亂度。

雖然開頭痛苦,但讓知識變得有序的過程不正是熵減的過程嗎?

2、開放系統

①開放性

要一直保持與外界交流的狀態,把過去的熵埋葬,然後擁抱新的明天。

什麼是過去的熵?比如打翻的牛奶,腐舊的認知,回不去的人。

什麼是擁抱新的明天?比如去新的環境(旅行),獲取新的認知(讀書),結交新的人(社交)。

②遠離平衡態

如果你發現你的生活很久沒有波瀾了,想必你已經掉進平衡態了。

③非線性

非線性,其實就是複利效應。

也許此刻做的很多努力,看起來杯水車薪,學習、生活都沒有改變多少。

但是不要灰心,繼續堅持熵減,等到有一天,只需要一丁點努力,就會開啟開掛的人生。

3、智慧化

這是所有熵減方法裡面最強大的一個。

它不僅適合企業的進化,也契合咱們個人的進化。

整個生命的減熵史,就是一個不斷變得智慧的歷史。

那麼如何智慧化呢?答案是降低資訊熵。

什麼是資訊熵?它被用來度量資訊的不確定度,資訊熵越大,不確定性就越大。

在人變得越來越智慧的過程中,就獲取了更多資訊,消除了一些不確定性,所以熵減少。

當咱們資訊有侷限的時候,要做成一件事,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產生更多的熵。

比如,做同一套試卷,學霸跟學渣做題所需的時間和能量肯定是不同的,學霸一個小時就做出來了,學渣可能做了三四個小時還做不完。

再比如,鍊鋼廠,小鍊鋼廠要花很多時間和能量,而且材料利用率低,而大企業因為掌握更多資訊,不僅耗能更少,效率也更高。

如何降低資訊熵?閱讀,提升認知

這也是為什麼歷來偉大的企業家都博覽群書的原因。想起查理芒格的一句話: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

智慧充當的角色,就是從無序中發現有序,減少大量的瞎做功。

對個人來說,想站在更高的維度俯視世界,光做功和開放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資訊上,上升一個維度,做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最終的解決辦訪是:努力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認知,讓自己變得更智慧。

哎,再忙再累,也得讀書啊!

做功,開放,智慧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