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 由 上游新聞 發表于 綜合
  • 2022-02-17
簡介看看二三十年前的重慶人如何過冬:烘籠、火盆、煤球和暖手爐,哪一個代表了你的時代記憶

銅暖腳壺夏天不用怎麼存放

“大雪”將至,天氣越來越冷過冬好難?

看看二三十年前的重慶人如何過冬:烘籠、火盆、煤球和暖手爐,哪一個代表了你的時代記憶?

進入冬季的重慶,有一種想把自己包裹起來的感覺。

本週五,大雪節氣來臨。古語有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天氣一天一天變冷,身上穿的衣服也一天一天增多,從過去的只能穿棉衣,到如今的羽絨服,從過去的冬天太冷只能烤烘籠,到如今有條件的家庭紛紛安裝上了地暖和水暖。

作為一個重慶人,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重慶過去的冬天是怎麼過的呢?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九龍坡區文化委瞭解到,他們目前也收集整理了一部分重慶人過去二三十年過冬的“裝備”,不知道,這些代表回憶的老物件,有哪一件與你的童年時代相關呢?

烘籠:

用過烘籠的人,絕大多數都與農村和鄉鎮生活相關。

以前冬天的時候,老人外出走到哪都要提個烘籠,裡邊裝的是瓦缸,木炭或木塊燃燒後,裝到瓦缸裡,看不見明火,卻能感受到木炭燃燒時釋放的熱量。

65歲的陳崇軍大爺年輕時在長壽生活,“烘籠”幾乎代表了自己整個年輕時代冬天的回憶。陳大爺家裡有兩個孩子,“那會兒只有尿片,天天洗,天氣冷了不像現在有烘乾功能的乾衣機,尿布洗乾淨之後,放在烘籠上烘乾。”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烘籠就有好幾個,一般出去走門串戶都會帶上一個,既溫暖又方便。

就這樣,陳大爺和愛人帶大了兩個孩子,如今,烘籠雖然不再使用,買木炭也很困難,但是屬於自己的回憶,卻永遠沒有忘記過。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烘籠

火盆:

幾十年前的老重慶山區,家裡幾乎都有火盆。火盆其實就是把爐子裡的火炭夾到火盆裡,然後又新添一些炭,一家人圍在一起烤個火、聊聊天,聽上去多麼愜意。

家住黃家碼頭的杜林家裡現在都還有個舊火盆,不過已經被母親戳了個洞當成花盆栽蔥子蒜苗了。

“那也是沒得辦法採用火盆。”杜林說,火盆看起來雖然很溫暖,但會釋放出煤氣,聞了很不舒服,後來看了新聞和報紙才知道,那種難聞的氣體叫“一氧化碳”,一旦中毒後果不堪設想。

慢慢地,母親就不再給家裡人用舊火盆烤火,而是去醫院要幾個輸液瓶,灌上滿滿一瓶開水,睡覺前放到被子裡暖著,睡的時候拿出來。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火盆

湯壺:

湯壺應該是許多家庭傳承下來最具有紀念意義的取暖工具了,畢竟在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湯壺還要憑票去買。

其實,湯壺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熟悉的取暖用品,和熱水袋的功能大同小異。它是用銅製成的,導熱特別快,但是抱著它取暖的時候一定要隔著衣服或毛巾,若不小心捱到銅皮,那會被燙得很慘。

如今家裡能有湯壺,必然是供應時期生活條件比較充裕的,不知道你家裡有沒有湯壺呢?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湯壺

煤球:

相比之下,重慶主城區燒煤球的人要更多一些。

如今住在彈子石國際社群的張舒,小時候住在彈子石老街,回憶起燒煤球的日子,總覺得有些幾分歡喜幾分憂愁。

“那會兒家裡都窮,沒啥錢,住的是爸爸媽媽單位分的房子,沒有廁所,住人的房子和廚房是分開的,煤球就堆在廚房外面。”雖然家裡已經用上了天然氣,張舒說,但天然氣畢竟比較貴,而且根本不能用來烤火取暖,於是,父母就會去買個爐子燒煤球。

煤球不大,生火卻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最開始用報紙點燃,因為城裡缺少引火的木材,所以只能去找樹枝,而樹枝如果幹得不透,要麼引不燃火,要麼整個爐子全部是煙,只見生火的父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樣子。

但一爐子煤給自己童年帶來的溫暖,卻是今天的空調不能比擬的。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煤球

熱水袋:

熱水袋也是咱們重慶人過去取暖的主要方式,一個橡膠做的熱水袋灌上滿滿一袋熱水,即便是取暖方式多種多樣的今天,熱水袋依然是最重要的取暖品。

在超市裡,一個熱水袋的價格在20幾元到50幾元之間,大坪一家臨街門面的超市經營者告訴記者,許多普通的打工者都很喜歡熱水袋,灌上一袋熱水,很是溫暖。

而家住嘉華世紀新城小區的市民冉先生家裡還有一個20年前的熱水袋,冉先生說,熱水袋當時還不算多見,買來也是給當時80歲的母親暖腳用的,如今老人走了,熱水袋當作一份念想,“那會兒的東西質量真是好,現在偶爾都還能用一下。”冉先生說。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熱水袋

暖手爐:

不得不提的是暖手爐。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暖手爐”開始流行起來。

這種暖手爐與現在市場上賣的充電式暖手爐相比,並沒有那麼先進。一個銅製的外殼,裡面有一個放炭火的地方,炭火在爐子上引燃以後滅掉明火放進暖手爐裡,蓋上蓋子,然後外面加上一個厚厚的布套子。

如今已經定居國外的付媛,小時候住在南坪,90年代初,父親到哈爾濱出差給自己買了這樣一個暖手爐,同時還買了一大包專用的炭,回想起當初帶著暖手爐去學校上課的場景真是得意。

“別人都沒有,就我一個人有,說真的,那個爐子很燙手的,但為了在同學們面前顯露自己有個新的暖手爐,再燙我都忍著沒說。”沒想到一兩年,就因為南方買不到那種專用的木炭而不得不“退休”。

“大雪”將至,還記得二三十年前那些本土“取暖神器”嗎?

暖手爐

建川博物館裡展出湯壺票

還記得自己兒時怎麼取暖過冬嗎

九龍坡區文化委表示,在建川博物館裡,展出了計劃經濟時代的票據,其中就有湯壺票,“也就是條件比較好的,才能買得起湯壺。”

進入到21世紀,電取暖裝置逐漸增多,南方比較冷的城市開始自行安裝水暖或地暖,讓冬天的家裡變得更加舒適和溫馨,但必然是少了那種小夥伴們嘻哈打笑、院子居民間圍爐聊天的愉快。

不知道你還記得自己兒時是怎麼取暖過冬的嗎?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圖片源於網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