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意外死亡總是不絕於耳,我們都應該做好告別人世的準備

  • 由 冰睿說 發表于 綜合
  • 2022-01-15
簡介我接著母親的話說:“聽人講,父母的壽衣應當有女兒準備的

怎麼死讓別人覺得是意外

意外死亡總是不絕於耳,我們都應該做好告別人世的準備

女兒打來電話說:“媽媽,高以翔猝死了。”我“啊”了一聲,又問道:“這個人是誰?多大年齡了?”女兒開始不悅地說:“35歲,臺灣演員。”之後,我們母女兩人同時掛掉了電話。

親愛的女兒,請你原諒媽媽的無知,四年了,我沒有看過電視,因為我的心情無法讓我靜坐在那裡。所以,這些年來,我根本不知道電視裡都有什麼新聞或是有什麼娛樂節目。

還有猝死,這個冰冷的詞,別說我聽到,只要我在哪篇文章中看到,我都會打個激靈,混身的黑血從腳湧到心頭,心撲撲跳個不停,頭暈,混身無力發抖。那些經歷過的場面頓時在眼前閃現,雖然那個殘酷的場面我不願意想起,但真得是不由人,時不時得會出現在腦海裡,讓我痛苦不堪。

下午,工作之餘,我開啟電腦,看到了高以翔事件,在深夜裡錄製節目時倒地,再也沒有起來。善良信佛的高媽媽說:“誰也不想看到這樣,讓他安靜離去吧。”看到這,我已淚流滿面,感同身受。

我們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認為死亡離的很遠很遠,死只是與老年人或是患疾病的人有關。

當我經歷了現實後,明白了,其實死亡離任何人都很近。有時,死亡是慢慢向我們靠近,它以一種人不知鬼不覺的狀態悄悄地埋伏在我們的身邊,一旦發起瘋來,讓我們猝不及防。又有時,它會以一種速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我們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突然降臨,把我們打倒,讓我們失去生命。

其實,死亡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應當是有些感覺的,過度的抽菸、喝酒、生氣、熬夜、劇烈運動,這些是死亡的前奏。

對於這些,我們完全有防範的能力,就是要看一個人的意志力了。

想起父母的過世,我有一種深深的內疚感,父親78歲,母親79歲,都沒有活到80歲。在老人的最後時刻,我們沒有強行將老人送去ICU。親愛的爸爸、媽媽都是在我們兒女的簇擁下安祥地走了。

想起父母,他們對自己的離去有一個很明智的交待。母親是位裁縫,在她52歲,父親60歲時就已經將自己的壽衣做好,用一塊四方布包起來,放在高高的櫃子裡。

記得在我30多歲時,聽人們聊起老人壽衣應該有女兒來置辦,這個話題我一直裝在心裡,沒有勇氣和母親談起。因為我覺得談壽衣,就是談死,是多麼不吉利的話題呀,怎麼可能還在父母健在時談論這些呢?

又過了幾年,父親60歲的時候,母親說,他們兩人的壽衣都已做好,我心裡一怔。我接著母親的話說:“聽人講,父母的壽衣應當有女兒準備的。母親笑笑說:”無所謂的,我自己會做,手到勤來的事。”我立即說:“衣服是你自己動手做的,但我們兩個女兒還是要有孝心才是。這樣吧,我們給你們兩千元錢,不知道夠不夠。”母親哈哈大笑者說:“足夠了,足夠了。”

世間的事情真得是世事難料。我的六叔得了肝癌,從德令哈轉到西寧看病,這個過程和經歷是非常痛苦的。兩個堂弟和六嬸輪流在醫院裡照顧著六叔。病很嚴重,大夫說治療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兩個堂弟和六嬸堅持要將六叔帶回德令哈的家中。臨走時,六嬸說,六叔的壽衣還沒有準備。

我善良的母親和父親立刻拿出了父親的壽衣讓六嬸帶回去給六叔用。母親對六嬸說:“我會做,我給你三哥再做一套。自己做的要比買的好多了,從料子到手功都好。”之後,母親又給父母縫製了一套壽衣。

在一次閒聊時,我們說起了現在的醫療,母親說:“別浪費錢,我們不行時,不要送ICU,我害怕割氣管。父親患阿爾茨海默症7年,都是母親在照顧。父親最後的時刻,自己端著碗吃了一碗麵片後離去。母親在離去的頭四個小時,神智還是很清楚的。我問她想吃點什麼,她說:”拌湯。”我立即回家去做,母親喝了小半碗後表示不想喝了。飯後的四個小時裡,母親漸漸地失去了意識,在我們的呼喚聲中慢慢離去。

意外死亡總是不絕於耳,我們都應該做好告別人世的準備

前些時候,我和一位朋友談起活著的意義。朋友說:“母親80歲,兩年前在ICU呆了40天,家人每天輪流去探望。母親很堅強,從ICU出來,在普通病房觀察了一星期回家。現在在床上又躺了兩年,沒有下過地,24小時的護工守著,身體大面積的褥瘡,讓老母親痛苦不堪,呻吟聲大的樓上樓下的人都聽麻木了。但神智很清醒,她總害怕離去,總說沒活夠。”

每個活著的人都有活著的意義。這位讓人尊敬的老媽媽都是因為害怕離去或是對死亡的恐懼而產生了一種對活的依賴。

此刻,也許老媽媽覺得自己的毅力決定了自己的壽命,自己是生命的主人,活著就是勝利,活著就是享受。好死不如賴活的心態綁架著每一個人。

無論是病人、老人,還是家人,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只好以壽的長短來安慰自己。

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我們每個人都會刻意迴避死亡這個話題,造成了無數的人對死亡的無知,也造成了許多人

在倉促中離世,沒有留下一句話,沒有一個交待,給活著的人留下了無窮的追思和遺憾。我想,這主要是對死亡的恐懼所造成的。但在現實中,你怕或是不怕,那一天終究是會到來。我真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認真地去思考死亡,死亡是生命的完整。

有位作家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只熱愛生命而不熱愛死亡,那是因為我們不真正熱愛生命。”所以,讓我們懂得珍惜,珍惜你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過自己的人生,讓生命在有限的長度中拓寬其寬度,實現個人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美國電影《遺願清單》中說: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1000個人裡,有96%的人不想知道自己確切死亡時間,只有4%的人想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

對於一直努力生活的人來說,死亡是飛來橫禍。有永生想法的大有人在,比如嘉靖帝,他嘗試煉丹,但是他死於鉛砷中毒。所以,死亡無法避免,再厲害的人物也會走向死亡。

我們如何面對死亡?心理學家說過,雖然肉體上的死亡可以摧毀我們,但是對於死亡的觀念可能會拯救我們。

生命中,每個人只有一次,或長或短,或悲或喜,或起或伏。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是生命的倒計時,那麼我們該怎樣過好自己的人生?

在家庭生活中,對身邊的人要相互珍惜,因為每一個人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最終還是要互相分離,所以,不要爭執。不要鬥氣,好好說話,相互理解。

在工作中,不管任務有多繁忙,壓力有多大,都不要抱怨你的工作,不要帶著怨氣去工作,要喜歡你的工作,一步步去完成你的工作,你就會很有成就感。

不要和別人攀比。攀比會讓你活得很累,不攀比會讓你活得很輕鬆。遇到別人不公正的對待時,自己要正確看成待自己,不能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不要迷失了自己。

意外死亡總是不絕於耳,我們都應該做好告別人世的準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