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 由 秒聞娛綜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17
簡介在漫威出品的《銀河護衛隊》中,團隊在製作格魯特和火箭浣熊這兩個角色時,先是由特型演員進行表演,然後再運用高超的動作捕捉技術,最終塑造了這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轉描怎麼做

去看好萊塢大片,不少人都抱著這樣一個心理:內容什麼的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看個場面和特效!回想看看,《復仇者聯盟》裡的綠巨人浩克和滅霸、《指環王》中的咕嚕,《猩球崛起》中的凱撒,當我們看到好萊塢大片中,無比逼真的超級英雄、怪獸和特殊物種時,總會忍不住感嘆電影角色裡的神奇效果。但你知道,這都是怎麼來的嗎?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綠巨人浩克變身,滅霸一個響指就要消滅半個宇宙,《指環王》中的咕嚕一副貪婪、狡詐的模樣,還有《猩球崛起》的這一幫有著高階智慧的猿人……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當你看到如此逼真的形象時,是不是差點就相信了世界上真有這樣的生物存在?其實,這些虛擬角色能夠誕生,離不開一項重要的特技:動作捕捉。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最早的動作捕捉 被用於動畫片領域

曾經,人們最開始使用的是“人肉式”動作捕捉——轉描技術。這項技術是由動畫大師馬克·弗萊舍發明的。當年要想製作動畫片,都是靠真人穿上道具服,拍出電影,之後再利用一套特製的攝影裝置,把膠片投影在動畫師的桌面上,動畫師就可以根據真人畫面描成卡通人物了。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馬克·弗萊舍手下的名作《大力水手》、《貝蒂娃娃》等作品,都是透過這種方式“畫”出來的。而這項技術的一個最大優點就是簡單,哪怕是不會畫畫的人也可以描出栩栩如生的動畫出來。所以,一經推出就廣受商業動畫的青睞。之後的《白雪公主》、《101斑點狗》,還有我國第一部大型動畫鉅作《鐵扇公主》等等,都廣泛使用了這項技術。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動作捕捉銀幕首秀:《全面回憶》

不過,一幀一幀地描畫,工作量巨大,想想都十分麻煩吶!於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光學動作捕捉應運而生。而第一部使用這項技術的電影,則是由保羅·範霍文執導、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電影《全面回憶》。他們捕捉了施瓦辛格的一系列動作,同步到了電腦中的虛擬角色上,模擬X光掃描的鏡頭。但因為技術還不成熟,在這部電影裡,只做到了幾秒鐘。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像照片一樣真實:《最終幻想:靈魂深處》

到了2001年,終於出現了一部大量使用動作捕捉技術的電影,而這部電影就是大名鼎鼎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本片全程使用了動作捕捉技術,以驚人的水準,實現了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最接近真實的畫面效果。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在2001年,這部影片就花費了1。73億美元,一經上映,就技驚四座。可最終票房卻只有8500萬,虧得是一塌糊塗。原來,大家只顧著把心思放在技術上,劇情凌亂,毫無邏輯可言,並沒有太多觀眾願意買賬。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雖然電影賠了,但是這部影片對於動作捕捉技術,起到了十分重大的推動作用。人們也是第一次意識到,在動作捕捉等新興技術的作用下,虛擬人物居然可以這樣真實!

動作捕捉創造經典角色:《指環王》咕嚕

而同樣在2001年前後,有一部更加震撼的電影上映了,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指環王》!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當時,由彼得·傑克遜帶領的《指環王》特效團隊,還只算是一箇中等規模的特效公司。他們的拿手好戲主要是製作傳統道具,對動作捕捉這項新技術,還是持觀望態度的。後來,在配音演員安迪·瑟金斯的極力遊說下,彼得·傑克遜才同意使用動作捕捉技術。沒想到,《指環王》獲得了巨大成功,安迪·瑟金斯也為咕嚕這個角色賦予了普通的CG電腦特效所不能企及的鮮活生命力。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此後,安迪·瑟金斯又繼續以動作捕捉表演者的身份參演了《金剛》、《丁丁歷險記》、《猩球崛起》三部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動作捕捉代言人。但是,在《指環王》那個年代,動作捕捉技術,尤其是表情捕捉技術,還不是特別完善,安迪·瑟金斯的表演只是打下一個基礎,更多的細節還是要通過後期的動畫師進行修正。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面部捕捉技術革新 可以複製出幾百個雨果·維文

2003年,面部捕捉技術進行了一次革新。在《駭客帝國2》中,史密斯探員可以被無限複製,因此他的幾百個腦袋就成了大麻煩。為了解決這個麻煩,《駭客帝國》的特效團隊從零開始,研發了一項全新的面部捕捉技術——無標記面部捕捉,又稱全息捕捉。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五臺高畫質攝像機、五個角度全方位的收集雨果·維文的每一個精細反應,然後,同步傳輸到工作站上,製作一個雨果·維文的表情庫。也就是說,你想要讓雨果做出相應的表情,都可以直接在表情庫裡提取,再透過電腦把這些表情,貼到相應的CG角色身上就好了。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阿凡達》開創新演算法 讓動作捕捉走向成熟

因為看中了動作捕捉這項技術的市場,於是,曠世神作《阿凡達》隨後也問世了。這也是動作捕捉技術走向成熟的標誌。拍攝團隊藉助頭戴式攝像機,和更加完善的電腦演算法,完美解決了演員面部表情高精度採集的問題,製作出了一大批讓觀眾大為驚歎的外星人角色。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這套表情捕捉技術沿用至今,在《創戰紀》、《第九區》、《加勒比海盜》等優秀的作品中,不斷被應用與創新。至此,成為科幻電影中,尤為重要的一項電影特效技術。在漫威出品的《銀河護衛隊》中,團隊在製作格魯特和火箭浣熊這兩個角色時,先是由特型演員進行表演,然後再運用高超的動作捕捉技術,最終塑造了這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到了2018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最讓人難忘的就是滅霸了。製作團隊在好萊塢戲骨喬什·布洛林的臉上,安置了150個面部資料點,到了電腦上則可以轉換成4萬個3D形態,且高解析度的面部動作資料,這才讓滅霸可以完美表達出自己的囂張、糾結、征服、憤怒、悲傷等情緒,讓觀眾在觀影時沉浸其中。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那些逼真的虛擬角色 你知道是怎麼製作的嗎?

如今的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技術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快,作為觀眾,我們現在來看動作捕捉,可能覺得它高不可攀,但也許過幾年,動作捕捉就會走下神壇,成為一項廉價、簡便的技術。說不定,我們在家中就能完成一次有意思的動作捕捉。不過,不管動作捕捉怎麼變化,它的本質始終不變,那就是把演員的靈魂融入到計算機角色身上,讓角色完成應有的動作和表情。技術從來不會喧賓奪主,對於觀眾而言,他們期待的不是更好的動作捕捉技術,而是銀幕角色更好的表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