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 由 奶嘴媽媽育嬰師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17
簡介與傳統的背誦相比,孩子能夠將字與生活結合起來,而不會是僅僅面對這些字詞,再去反覆識記這些字詞,因此“語義啟動效應”下的識字會變得有趣且深刻

認不得字該怎麼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星期天去同事家裡串門,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房間裡飄來了朗讀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聲音。同事說這是她的孩子文文,在讀古詩。同事說:“自從我們教會了他讀一些故事之後,他就能夠很流利地背誦出來。”過了一會,孩子從房間出來,我問他:“文文,剛剛讀的什麼故事呀?能不能寫下來給我們看看呢?”文文搖搖頭,說不會寫,就又跑回去了。

同事接著說:“他讀倒是會讀很多古詩,也都能夠背誦出來,但是真讓寫出來,他卻寫不出來了。有時候看到一些字,讓他讀出來,他也讀不出來。”

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能夠說出字的讀音和意思,但就是寫不出在這個字,甚至認都認不出來。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這裡我們要說到一個名詞叫做:“語義啟動效應”,這與孩子讀書認字具有極大的關係,它是孩子識記的基礎,它能使用語境式的方法來教孩子對識字形成長時記憶和思維,在生活、閱讀中自然地獲得識字的認知。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語義啟動效應”

1、

何為"語義啟動效應"

"啟動效應"是指一個先快速呈現的刺激 對緊接著出現的第二個刺激的加工產生的或正或負的影響。

通俗易懂的說就是在某一資訊前出現了刺激,讓你對這一資訊更加容易接受。

將“語義啟動效應”放在孩子的學習當中來表現,就是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場景來刺激孩子的記憶,幫助孩子更好的去記住新學習的概念和字詞。也就是說,在具體的場景中去讓物品和字結合起來,刺激孩子的反應。達到記住物品以及其名稱的效果。

比如,孩子都知道家裡的醬油、鹽、味精等物品,但是卻不知道這些物品的字是怎麼寫的。這個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記住這些物品以及它們的字,就可以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將這些物品的名字貼在物品表現上。例如,在鹽罐上貼上“鹽”字,並且讓孩子嘗一小口鹽的滋味,他就能夠感受到這種鹹鹹的東西就叫做鹽,並且將它放進菜裡就可以讓菜也變得鹹起來。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2、

"語義啟動效應"對孩子的識字有什麼意義

"語義啟動效應"講究將生活與識字融合在一起,透過去尋找孩子的刺激點,用一種更具象的方式把孩子可能很難接收消化的知識篆刻進孩子的腦海裡。

對於孩子來說,生活與識字應該是同步進行的,在生活中學才能喚起孩子的興趣以及刺激孩子的記憶。將某一種具體的物品放在生活中,來讓孩子去辨別其特性以及字詞的表現,能夠加深孩子對於字詞的印象,從而強化其對字詞的記憶。

與傳統的背誦相比,孩子能夠將字與生活結合起來,而不會是僅僅面對這些字詞,再去反覆識記這些字詞,因此“語義啟動效應”下的識字會變得有趣且深刻。

家長們普遍用的教孩子識字的方法其實作用不大

1、

家長認為孩子小不識字是正常的

美國的一位教育專家喬治斯蒂文曾說過:教育史上最大的錯誤認識,就是讓孩子六歲以後再開始閱讀教育。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而且沒有到學齡時間,所以不必過早讓孩子在意字詞的識記,教會孩子生活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孩子在3週歲左右就已經對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自己的感受以及想法,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可以自己理解一些事物的了,因此這個時候對於孩子的識字教育也應該要系統的進行了。

孩子在四到五歲的時候,正是抽象思維萌生的開始,這是孩子最佳的識字期,因此家長要把握好這個時期的契機。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2、

透過字卡來教孩子識字

相信一些五顏六色的並且有各種圖案的小卡片在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中都有很多很多。因為很多父母都會買一些識字小卡片來讓孩子對照著卡片一個一個字的識記。

這樣的方法其實也有起到一定作用,因為卡片的字是又簡單到難,由一些常見的人物稱呼到一些實用物品,能夠讓孩子有層次地去識記。但是有的家長就只是讓孩子無識記這些卡片上的字,而沒有去強化孩子的記憶。等孩子記完了這些字,過後再拿起卡片問上面的字的時候,孩子已經沒有記得那麼清楚了。

並且,孩子只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只是學會了個體的字,而不能夠去整體運用這些單獨的字,不能將其放在一篇文章中去應用。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3、

教孩子閱讀來識字

前面我們說卡片識字忽略孩子對字詞的連貫性使用,那教孩子閱讀是不是就可以提高孩子對於字詞的連貫運用了呢?其實這樣的效果也並不是很好。

很多父母會選擇在孩子睡前讓孩子聽一些睡前小故事,也就是父母給孩子講故事並且讓孩子回答問題。很長時間下來,孩子對於故事內容很熟悉了,也就背誦了,但是孩子對於讀本上的字仍然沒有做到認識並運用。在這些閱讀識字中,孩子只是回答問題。思考問題,並沒有詳細去識記這些字,因此這樣的識字方式同樣效果不大。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利用“語義啟動效應”,家長應該這樣教孩子識字

1、

從小就要教育孩子識字

前面我們說到,孩子在3週歲的時候,就已經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因此家長要在抓住這時間。在系統地教育孩子識字之前,我們需要做很長時間的準備。

也就是說,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孩子的識字計劃了。父母可以一直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故事、成語、古詩等較書面化的詞語,這個過程孩子不需要參與進來,只是靜靜讓孩子聽著就好了。

孩子雖然聽不懂,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最先聽到的東西會更早地進入自己的腦海中,在以後的運用中,孩子也會偏向最早識記的字詞。

比如,我們說“花園裡的花好多種顏色”,還有“花園裡的花五彩繽紛”。孩子聽到這兩句話,他知道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識。如果我們說的後者這種比較書面的語言,孩子在以後運用的時候也會偏向於用書面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將識字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語義啟動效應”就是要求我們要用一定的場景來刺激記憶。

因此,最好的識字方法就是將識字放在生活中,將識字與生活融合起來。

在生活中的一些場景,都將識記字詞融合進去。

比如,我們在家長做飯的時候,買來的菜和水果,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摸一摸這些物品,並且將這些物品的字寫出來讓孩子去識記。帶孩子去外面的時候,外面也會有一些標語,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將一些行為和標語結合起來,引導孩子來識記這些標語。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3、

追求質量而非數量

孩子在識字的過程中,有些父母就會要求孩子一天記都少個字,第二天再來檢查,看看能不能記得住。但是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為了一天能夠記得多少字而且記這些字,沒有將字與生活聯絡起來,到了第二天父母檢查過關了,第三天以後就忘記了。

所以,

父母在教孩子識字的時候,不要做孩子的檢查者,而是要做孩子的陪伴者。

陪伴孩子一起識字,一起學習,注重每一個字的掌握程度,將字的形狀以及意義都要掌握,讓孩子能夠只有運用。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