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陶藝與創意設計擦出火花,千年陶都生髮新枝

  • 由 影象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10
簡介今年4月18日,作為佛山首個陶文化主題文創設計孵化器,創新工場在中國陶谷七號倉文化創作集聚區揭牌,“酉物”也正式亮相

怎麼才能擦出火花

位於石灣西片區的中國陶谷正孕育孵化著眾多陶藝新生力量。

中國陶谷七號倉文化創作集聚區由一片舊廠房組成,推開其中一道掩門,你都可能發現一片新的設計世界。由青年陶藝人伍蔚蔚與其他三名合夥人創立的陶藝品牌“酉物”,正誕生於此。而在石灣陶瓷工業研究所附近,以石灣陶為主材的文創品牌“無非”,也在青年陶藝人何琦琪的手下,茁壯成長。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石灣陶藝人才從陶藝往各領域延伸,不少陶藝人既是傳統的傳承者,也是創新者。與不少陶藝大師所走的路子不同,年輕一代陶藝人以創立陶藝文創“潮牌”的方式,尋找一條與傳統不同的傳承和創新路子。

在中國陶谷內,創意設計從原來的只注重陶藝往產業延伸,創意設計人才從原來的陶藝領域往各領域延伸。這使千年陶都聚集了一大批設計“生力軍”,為產業轉型升級,煥發新活力添了一把薪火。

陶藝與創意設計擦出火花,千年陶都生髮新枝

傳統+現代催生陶藝文創“潮牌”

9月11日,在南國陶源藝術設計創新工場(下稱“創新工場”)二樓,青年陶藝人伍蔚蔚與其他三名合夥人圍坐在一起,統計產品的銷售情況,並討論下一階段的創作思路。

而在該工場的一樓,她們一起創立的陶藝品牌“酉物”,充滿萌趣地向來人展示著新生代的陶藝作品。

2017年,在一次陶藝大賽後的聚會上,伍蔚蔚認識了畢業於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幾名參賽者。在聊天中,她們發現彼此的設計理念和方向等十分相近。在接下來的相處交往過程中,她們發現彼此都想做同一件事——創立屬於自己的陶藝品牌。她們便經常聚在一起,琢磨成立陶藝新品牌的事情,並在2019年,實現了她們的第一個“孩子”“酉物”落地。

今年4月18日,作為佛山首個陶文化主題文創設計孵化器,創新工場在中國陶谷七號倉文化創作集聚區揭牌,“酉物”也正式亮相。

“‘酉物’的所有創作者都是在2017年雞年認識的,雞年就是酉年,雞身上有很多色彩,這與我們陶藝創作的理念不謀而合。”伍蔚蔚如此解釋“酉物”命名的由來。

她表示,希望“酉物”在人們的心中,不僅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品,還能與家居生活融為一體。所以在設計上,她和合夥人利用女性的獨特“筆觸”,設計了一款款以年輕、可愛形象為主的陶藝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可以插上幾朵鮮花,擺放在居室中,變成居家生活中的一部分,點亮家居環境。

作為新生代的陶藝工作者,伍蔚蔚出身於石灣陶藝世家,自小在家人的薰陶下開始陶藝創作,深諳石灣傳統陶藝精髓,她同時又接受了“學院派”的美術教育,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其作品題材更符合年輕一代的審美,讓人耳目一新。

與伍蔚蔚一樣出身於石灣陶藝世家的何琦琪,早於兩年前已率先創立文創品牌“無非”。

氣質笨拙個性張揚的黑陶系列家居擺飾、如潤玉般的翠綠配上金黃點綴的動物擺件、恣意撒墨般呈現的陶盤……在“無非”的世界,潮流像是絕對指標,每一件設計作品,都能讓人聯想到年輕、恣意青春、酷等字眼。

除了在形態和顏色上下功夫,這個陶藝“潮牌”還會像傳統陶藝人一樣,在每一個細節和工藝上,盡善盡美,力求達到設計師想要的設計效果。

“在創作一個日用的杯子時,我們使用了描金工藝,泥坯素燒後,使用高溫釉料在杯子表面進行純手工繪製,經由1300度高溫燒製,再採用含10%真金的釉料手工描金等十多個工序製作完成。”何琦琪說。

而在“小福星”這組年宵作品中,三隻分別代表“福祿壽”的小豬,手執真金製成的壽桃、金元寶還有如意,寓意金玉滿堂、金銀滿屋,正好迎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寄望。

她表示,無論是製作陶藝作品還是日常文創用品,“無非”都會以陶藝人的心態,做好每一個細節,用作品“說話”,從而打動更多的消費者。

生活“無非”藝術,藝術“無非”生活。“藝術的一切都來源於生活,不要覺得藝術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難,藝術的世界同樣值得人們為之付出愛與探索。”她說,為了將藝術更好地融入生活,她和另一名合夥人帶領“無非”一直努力探索不斷開發新的文創產品,希望能夠引發更多的共鳴,讓大眾隨時隨地都可以融入藝術裡,做生活最好的見證者。

陶藝與創意設計擦出火花,千年陶都生髮新枝

設計生力軍讓陶都煥發青春

在石灣,一方面是本土出生成長的陶藝人,既在祖輩身上吸收了傳統陶藝的精髓,又擁有專業學歷、系統的知識結構和更開闊的眼界。另一方面,石灣的土壤也吸引著不同地方、不同領域的設計力量,陸續來到石灣,紮根石灣。

“以前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院派很少願意留在石灣。”這是記者在數年前採訪時,一位陶瓷藝術專業教授的原話,這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石灣陶藝傳承的一個現實。

“景德鎮吸引了不少‘景漂’一族,這就是一個區域的魅力,也是薪火相傳的關鍵。”這位教授說,石灣這片土壤也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聚集,才能不斷煥發新活力。

如今,越來越多廣美的畢業生,以及更多其他美術學院的畢業生,願意來到石灣,紮根石灣,潛心創作。

對於大學生們來說,石灣公仔有其獨特的魅力,並且石灣這片土地擁有創作發展的土壤,對接市場也相對暢順,集聚在這裡自然成為他們畢業後的一個選擇。

青年陶藝人馮子茵2014年從廣美畢業後,就來到石灣,在石灣的廣東省大學生陶藝孵化基地工作。基地裡面設定了工作臺、拉胚機、窯火等裝置,可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工作空間。

數年來,馮子茵在基地一邊創作,一邊積累資源,為以後的“單幹”作準備。如今她已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並可獨自對接市場,為自己的作品廣開銷路。

“我們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要有陽春白雪,還要符合生活所需、群眾所要。”在一次媒體互動會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表示,石灣可以透過吸引外地設計人才,及時掌握最前沿的設計、產業動態,為我所用、融會貫通。

石灣正是按照如此思路發展。石灣的設計“生力軍”並不侷限於陶藝領域,在其他更多的領域,年輕的設計力量都不斷湧現。

自去年9月27日正式揭牌進駐中國陶谷後,佛山市清美工業設計策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成為廣東範圍內首個清美工業設計策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被譽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柳冠中教授,帶領設計研究團隊正式入駐中國陶谷,並以此為平臺加強與佛山企業的合作,為佛山的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清美研究所目前有40多名員工,除了幾名教授,其餘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年輕人。他們追隨行業“大咖”而來,更是為了追逐夢想而來。

2013年在一個工業設計大賽中,揚州姑娘蔣文燕獲得了銅獎,該大賽的評委是柳冠中教授。就是這一次的比賽,讓蔣文燕深刻感受到這位行業“大咖”的學術魅力。碩士畢業後,機緣巧合,她獲得了來佛山清美研究所工作的機會,於是毫不猶豫地背上行囊就來到了佛山。

“業界巨擘彙集於此,不給錢也要來!”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她來到佛山後,一直緊抓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一邊工作,一邊向研究所的“大咖”們學習、取經。

為數不少的年輕人,與蔣文燕一樣,不遠千里來到石灣,來到中國陶谷,追逐夢想。

去年,石灣鎮街道經科局委託專業機構對中國陶谷設計產業及人才狀況進行了詳細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陶谷設計行業總產值達16。87億元,2018年設計行業總產值達18。06億元。中國陶谷設計人才對工作環境滿意佔比達95。68%以上。

而中國陶谷範圍內共有各類文創人才近千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約佔80%,獲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設計人才佔比達80%以上。

年輕的設計生力軍,正透過自身的努力,為石灣的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陶藝與創意設計擦出火花,千年陶都生髮新枝

市場力量支撐設計“跨次元”

近日,“佛山杯”2019佛山國際手工瓷磚設計大賽公佈了初評入圍名單,伍蔚蔚的作品《無礙》入圍。

石灣的設計者們並非無根之浮萍,他們善於跨界融合,善於整合各種資源,他們在探索中,總結出不少獲得產業和市場青睞的路徑,同時也藉助外部力量,規避諸多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中國陶谷擁有眾多設計企業,不少設計企業的老闆和設計師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我們辛苦設計出的產品,第二天就有可能被仿冒”。

創意設計作品很容易被複制、被仿冒,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設計者和設計創意企業的創作熱情。不少設計企業均非常重視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認為這是決定創意設計企業能否走得好、走得遠的重要因素。

一部分市場力量看中了這一“痛點”,先從“最痛處”入手,幫助設計師和設計企業解難題。

創新工場就是其中之一。創新工場負責人何江海表示,工場圍繞陶藝創業者缺場地、缺裝置、缺團隊、缺營銷、缺資金的五大問題,為他們提供全鏈條服務“解痛點”。而產品後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也有工場一路護航。

作為首批入駐創新工場的陶藝人,伍蔚蔚不再需要在酷暑或寒冬下奔波於各作坊間。在工場裡,她只需要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便能安心做設計。繪製平面手稿、做出泥稿、上釉、燒製等一系列工序,在工場內均能“一站式”解決。

透過創新工場二樓一大片的玻璃,設計師便可俯瞰一層的觀光體驗工場,觀察到作品從翻模、修胚、上釉、燒製到包裝等生產的全過程。她甚至不必為營銷“想破頭”,工場會幫她連結資源、市場。

目前她透過創新工場,已為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及阿里體育的電競比賽創作出吉祥物“飛飛”等作品。

據悉,接下來積極連線粵港澳大灣區資源,也是工場的計劃之一。“希望我們能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以‘陶藝+’為主題的文創孵化基地。”何江海表示,工場將以陶文化作為切入點,引進大灣區內更多的陶藝+燈具、陶藝+家居、陶藝+動漫、陶藝+功夫等元素,實現跨界合作。

如此的跨界合作,除了年輕的設計生力軍,事實上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封偉民早就開始了嘗試。

“年輕人都喜歡動漫,如何把陶瓷與動漫結合起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封偉民說,石灣陶藝如何與動漫結合,在工藝上是有不少問題要攻克的。他表示,石灣公仔造型一般比較敦厚,既紮實又平穩,但動漫人物的造型比較飄逸,例如要塑造一個武俠人物,他的整體形象是動態、飄逸的——衣袍被風吹得很高,只用一隻腳踮在水面上,或整個身體懸空……

如今用塑膠等材質很容易體現飄逸的造型。而石灣陶藝的製作,往往要經過20道繁瑣的工序,然後放進1230度高溫的石灣窯中烤制。但在燒製過程中,很多細小的接駁處一旦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開裂,甚至斷開。

數個月前,封偉民的漫畫陶藝作品《霸王崛起》亮相,這是與某遊戲公司合作創作的遊戲形象。這位霸王眼神凌厲、衣袂飄飄,從形象和主題上看,與傳統的石灣公仔相比不同。但細看其身上的釉色和紋路,就能看到石灣公仔的印記。

他透過跨界合作,利用漫畫的形式,為石灣公仔和石灣陶藝,打造了一個“跨次元”的“網紅”。

陶藝與創意設計擦出火花,千年陶都生髮新枝

老石灣成為年輕人發展新沃土

在石灣的中國陶谷,年輕人才和新興產業的碰撞,火花四射。

透過年輕陶藝人和年輕設計師們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一股原生的力量正在石灣勃發生機。

另外,石灣在保留原有產業底蘊的基礎上,透過培育能夠相容傳統並共同發展的新興產業,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聚合、發展,使石灣的傳統產業、傳統手藝煥發新活力,齊齊推動石灣的高質量發展。

在此過程中,各種元素的交織、互動、跨界合作,無疑是給傳統產業插上了一堆騰飛的翅膀,與此同時,還帶動了關聯產業的發展,在區域內形成了一個良性發展的產業閉環。

在中國陶谷範圍內,石灣將原來零散的創意設計產業凝聚成繩,推動多項政策落地,幫助這些企業做大做強。例如2017年,為了扶持中國陶谷內企業發展,石灣專門成立了上千萬元的陶谷創新基金,用於扶持相關企業發展。石灣同時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產業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紮根。

“這使石灣的創意設計從原來的只注重陶藝往產業延伸,人才從原來的陶藝大師往各領域延伸,實現了傳統陶藝和創意設計兩條腿走路,兩方面共同發展的創意設計發展大格局,成為支撐石灣未來發展的強大基石。”石灣鎮街道一名負責人如此說。

而企業服務從單純的政策暖企到細心呵護每一個企業元素,除了為企業、人才提供良好的創作空間、銷售渠道、互動交流平臺,石灣還解企業、人才之所憂,引入市場力量為企業、人才的創業解痛點、紓難點,甚至為廣大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援,讓創意設計真正成為推動智造的重要力量。

每一項,都支撐著石灣的總體發展,讓石灣成為年輕人發展的沃土。

編輯| T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