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 由 陳榮攝影 發表于 綜合
  • 2021-10-28
簡介當時沒有太多的遊戲,孩子們到後山玩家長還是有點不放心,所以學校還是子弟們的樂園,起碼同學們可以在這裡扎堆

籃球計分員的工作是什麼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眼下孩子們正在過著暑假,沒完沒了的興趣班可能使許多孩子沒有了假期的休閒和快樂。大家知道30年前工廠子弟學校孩子們怎樣度過暑假嗎?請跟著我的鏡頭回到昔日那美好的歲月。這是30年前山西永濟市鐵路工廠子弟們的故事。該廠地處中條山下,當時為戰備選址在這裡稱作三線工廠。1969年建廠後一直沒有游泳池,子弟們只能跑到飛機場等地游泳。1987年工廠建成了游泳池,每張門票是兩角錢。圖為1988年子弟們在游泳池。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工廠幼兒園的孩子們暑假時,如果沒有祖輩的老人看了,還可以放到幼兒園裡,不過大部分孩子都有老人看。工廠是很集中的小天地,大部分人家兩代人都在廠裡。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裡,幼兒園由於有廠內各單位支援,每次過“六一”各單位好像都要獻禮,所以在當時是屬於條件好的。來了參觀的客人,大都要領著到幼兒園轉上一圈,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和設施往往得到客人們的交口稱讚。圖為1985年幼兒園的小朋友為客人表演。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子弟小學要組織豐富多彩的夏令營,有舞蹈、武術、美術、攝影、球類、棋類等專案,指導老師除了本校的之外,還專門從廠裡聘請一些有專業特長的職工參與。當時,廠內各單位是一盤棋,各單位領導大都很支援有關下一代的工作( 自己的後代很可能就在學校裡),所以抽個人很方便,也不需給多少勞務費,因為職工本身就有工資,所以興趣班收費就是象徵性的。工廠有了活動,子弟們擔負起重要的演出任務。圖為1985年的武術表演。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工廠暑期有廠內籃球聯賽,各單位幾乎都有球隊,女籃稍微少一些,但主要車間都有。每天一下班,籃球場上就喧囂了起來,比賽膠著狀態時的喊聲、掌聲和NBA賽場有一拼,子弟們當然是啦啦隊的重要成員。大山底下也沒有多少地方玩,不到這裡湊熱鬧還能到哪?那時籃球計分只能如此,孩子們踴躍充當翻分員的角色。大家看到這個“生活”隊可能有點困惑。當時的工廠有生活服務公司,專門為職工提供生活保障。圖為1985年翻分的子弟。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幼兒園要經常組織一些團體操之類的表演,每個孩子都有表演的機會。我60年代上幼兒班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待遇。當時老師要選擇一些有舞蹈天賦、家庭條件較好穿著整潔的孩子參與。這兩個條件我都不具備,所以只有在旁邊眼巴巴看的份。到了二年級後,敬愛的老師才給了我機會。從此,一直到離開學校之前我都有表演的機會,我覺得這對我的成長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圖為1985年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表演,她們的頭飾是老師做的。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工廠剛建時是先生產後生活,生活配套設施是逐漸完善起來的。建廠15年後的1974年工廠才有了禮堂,但不建是不建,一建就是當時在運城地區也屬於高規格的禮堂。從此職工、家屬看電影再也不用露天,演出也不用在土臺子上湊合,子弟們演出自然要在這裡亮相了。暑假興趣班的表演類節目往往要到這裡彙報演出,每個孩子可能至少要帶來六七個粉絲。最初登上這個舞臺的許多子弟現在可能登上了更大的舞臺。圖為1986年子弟們演出。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放假之後,子弟學校每天來的學生有的比上學還積極。當時沒有太多的遊戲,孩子們到後山玩家長還是有點不放心,所以學校還是子弟們的樂園,起碼同學們可以在這裡扎堆。學校裡的乒乓球檯是孩子們的重要娛樂鍛鍊設施,這種臺子可能屬於工廠的特色,連網子都是金屬的,估計這種臺子的造價不比木質的低。這種臺子不怕雨淋,不會變形,不至於失竊,給多少子弟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憶。圖為1989年的校園,這些小樹都長成參天大樹了吧?

70後80後工廠子弟暑假生活,一個孩子當了翻分員

夏天容易出現雷暴雨,當時大家對天氣預報不是太重視,似乎有時在區域性也有不準確的時候。當地流傳一個笑話:廣播員預報時,要掀開門簾朝天上看一看。遇到突然下雨,子弟們興高采烈,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為家長送雨傘。一群提著傘的子弟全神貫注地盯著下班的人流,生怕失之交臂。90年代之後,隨著自動傘的普及和降價,職工們在單位裡大都有備用傘,子弟們再也沒有這種增進親人感情的機會了。圖為90年代初的廠門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