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劍川:“一庫兩圖”助力精準脫貧

  • 由 環京津網 發表于 綜合
  • 2021-10-03
簡介劍川縣總結玉華村試點經驗,對標對錶“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標準,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因地制宜,採取“三優五不”(產業發展增收、群眾最迫切和最需要的小型基礎設施、精準扶貧到戶三類專案優選入庫,績效目標不明確、貧困群眾參與面不廣、群眾

什麼是一庫兩單

原標題:劍川:“一庫兩圖”助力精準脫貧

劍川:“一庫兩圖”助力精準脫貧

農閒之際開展竹藤編織增加副業收入

初夏時節,走進劍川縣甸南鎮玉華村,水泥路在半山蜿蜒,漂亮的小樓矗立在核桃林中。“這幾天蘿蔔和蠶豆價格好,上門收購,我家要賣2萬多塊錢,家裡脫貧了,日子越來越好過。”村民宋福亮高興地說。

這是劍川縣脫貧攻堅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劍川縣制訂“一庫兩圖”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即科學編制了縣級脫貧攻堅專案庫1個、鄉鎮脫貧攻堅路線圖8個和村級脫貧攻堅施工圖88個,在全縣範圍內全面實施精準脫貧。

玉華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有貧困戶115戶515人,2019年都達到脫貧標準。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7年的2。55萬元增加到今年初的32。68萬元。在脫貧攻堅程序中,玉華村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透過分析村情貧情、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制訂幫扶措施,積極探索規劃編制脫貧攻堅村級施工圖。“貧困戶的貧困情況、幫扶的專案,村內實施的專案、責任人、完成時限、進度等在施工圖上一目瞭然。施工圖就像中樞指揮系統,讓幫扶更精準、專案更精準、質量和效率更高。”玉華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邢立軍說。

劍川縣總結玉華村試點經驗,對標對錶“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標準,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因地制宜,採取“三優五不”(產業發展增收、群眾最迫切和最需要的小型基礎設施、精準扶貧到戶三類專案優選入庫,績效目標不明確、貧困群眾參與面不廣、群眾不認可不支援、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與精準扶貧關聯度不大的五類專案不納入的標準),嚴格按照分析研究、徵集群眾意見、分類定策、明確責任、上報審批、公告公示、組織實施、效果驗收的“八步法”程式篩選專案,透過“一庫兩圖”建立精準編制實施專案的建、管、用制度,形成縣、鄉、村、戶脫貧攻堅“一盤棋、一本賬”。

全縣共規劃2018—2020年脫貧攻堅專案庫專案5836個,總投資24。47億元,涵蓋產業、就業、易地搬遷、教育、健康、危房改造和村公共服務等12大類別,覆蓋8個鄉鎮89個村(社群)的7760戶31397人的貧困人口。

劍川縣老君山鎮鎮長張忠山介紹:“我們對專案庫進行周排程,一項一項抓落實,專案在哪裡實施,就公示到哪裡,做到專案實施驗收全透明,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我們按照保基本補短板、先急後緩、分步實施的原則,將專案劃分為三級進行分類跟蹤動態管理,縣級專案庫實行月排程、季度總結分析,掛圖作戰、清單管理、按時銷號,對標對錶‘一庫兩圖’一點一滴去抓,一步一個腳印去做。”縣扶貧辦副主任段裔華介紹。

劍川縣專案庫建設被列為全省樣板,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專案的精準實施有力推進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全縣4個貧困鄉鎮和46個貧困村相繼脫貧出列,7334戶30089人穩定退出,貧困發生率從20。18%降至0。86%。

趙春祺/文 蘇金泉/ 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