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古代遠東戰船發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 由 指文圖書 發表于 綜合
  • 2021-09-05
簡介實際上,中國船隻在許多方面要遠遠領先於歐洲,比如中式帆船很早就採用了水密艙、平衡舵,以及竹條加強過的帆幕(也就是將竹條呈橫向安置在帆幕上,並令其互相平行),這些新技術在很久之後才能在西方船舶上面見到

船為什麼是梯形

古代遠東戰船發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在西方著作中,描述中國甚至整個東亞船隻最常用的一個詞是“junk”,指的是“中國式平底帆船”。為什麼用這個單詞來指代中式帆船呢?可能是源於西方人對“艦”或者“船”中文讀音的英文轉譯,而且很可能源於對四川方言讀音的轉譯。不管如何,從1555年開始,英文便這麼用這一單詞。令人尷尬的是,至少在英語中,“junk”的主要含義是“垃圾”,含有貶義。因此用這個單詞來指代中式帆船在某種程度上還暗含著認為亞洲船隻的技術要低於西方的意味——即便明代航海家曾經遠航並抵達過非洲,都沒能消除甚至削弱這種偏見。實際上,中國船隻在許多方面要遠遠領先於歐洲,比如中式帆船很早就採用了水密艙、平衡舵,以及竹條加強過的帆幕(也就是將竹條呈橫向安置在帆幕上,並令其互相平行),這些新技術在很久之後才能在西方船舶上面見到。

如果某人決定建造一艘中式帆船,那麼至少在起步階段是不會遇到任何難題的。因為很久以前,中式帆船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先民們早已經因地制宜,完成了不同船型的基本設計。對後人而言,進行一些微小的修改以滿足特定需求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更改基本設計。而且,雖然中式帆船根據造船地點的不同,在船型和尺寸上有所變化,但建造的流程幾乎是固定不變的,本文將要介紹的各種中國風帆戰船也是如此。

古代遠東戰船發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上圖)明初大運河上的一艘運載穀物的貨船。參與鄱陽湖水戰的一些戰船就很可能是這樣的

建造中式帆船,最初的操作主要是將平木板(作為船底)並排擺在地上,中間再擺上一條龍骨,再用鍛鐵製作的雙頭鉚釘將它們固定在一起。木板連線在一起,形成一個堅固的整體後,根據船體的長度和所需結構的強度,按照適當的間隔,將橫向隔板(其實就是艙壁)或肋條放置在底板上的適當位置,每個都以相同的方式固定。由於當時還沒有科學工具,造船工匠只能使用木匠的墨斗和繩子,憑藉經驗,精心將船體的側板和腰梁切割成合適的形狀。

切割完成後,將側板放到合適的位置,再使船向一側傾斜,將其釘在隔板上。側板釘完之後,下一道工序是上甲板梁。甲板梁通常由硬木製成,放在所有艙壁的上方,它們的兩端可以塞入最頂層的木甲板中。接下來,還要在已經造好的船體內安裝木製框架。這些框架由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部件組成,再用粗釘子連線起來。按照中國的傳統,船首和船尾的建造方式大致相同。當船體完成時,就開始安裝甲板。最後,還要進行一道至關重要的工序——填補船體縫隙。通常使用石灰和木油的混合物作為填縫劑。這種填縫劑在大約48小時內會硬化變白,可以加固船體並起到防水的效果。

在宋元時期,承擔海運業務的商船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柬埔寨吳哥窟甚至有一幅淺浮雕上出現了中式帆船的形象,據考古研究,這幅浮雕很有可能雕刻於1185年。蒙古人的海軍四處征討的時候,也用類似船隻充當了軍艦。日本現存的、反映元朝東征的畫作中也出現了中式帆船。這表明,蒙古人在1274年和1281年遠征日本的行動中使用過它們。

1275年至1292年間居住在中國的馬可·波羅,記錄了更多關於中式帆船的細節。儘管中式帆船上有很多新奇的裝置,但馬可·波羅最感興趣的還是建有小木屋的甲板、一個運轉良好的方向舵以及四根桅杆。當他看到中國的大型帆船還設有防水隔艙的時候,就更感到興奮了。這些都是在當時的歐洲船隻上見不到的。馬可·波羅寫道:“有了防水隔艙,即便這艘船發生意外,比如撞到暗礁上,或是被尋找食物的鯨魚撞擊,甚至它的某些部分淹沒在水中……水還是不能從一個隔艙流到另一個隔艙,從而確保了船的安全。”

中國還有一種名為“沙船”的帆船,也是可以航海的。馬可·波羅寫道:“因為它們的底部平坦而寬闊,因此可以在淺灘上航行,還可以在沙洲附近停泊。實際上,它們總是在佈滿沙洲的小港灣和避風港中出沒,卻從未擱淺過。”

船槳、風帆、方向舵和錨

許多型別的中國古代船隻(囊括軍用和民用)都有一個重要特徵——使用一種被稱為“櫓”的船槳。古代朝鮮和日本船隻也是如此。“櫓”與傳統的西方船槳完全不同,它並不需要直接伸入水中划水,而是按照一種類似螺旋槳的原理進行操作。“櫓”的下部類似“槳葉”,通常由闊葉硬木製成,槳葉又固定在一根手柄或者說“槳杆”上,再用一條繩子將櫓固定在船上:繩子的一端系在槳杆上,另一端系在甲板上的環形螺栓上。此外,通常還要在靠近櫓平衡點的地方設一個支點。在這支點處再繫上一條繩子,這樣既減輕了操作槳葉的負擔,又能在移動時確保其處於正確的角度。透過拉拽這條繩子可以控制槳葉進入“順槳”狀態。與西方的普遍做法相反,中國船隻從不以增加船槳數量的方式來增強動力,而是派更多的人手去操縱櫓。

一些在海上行駛的中式帆船以風力作為主要動力。中式帆船裝備的特有風帆被稱為“平衡式梯形斜帆”,其中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帆幕位於桅杆之前。雖然船帆的具體設計取決於特定區域的傳統和環境,但基本結構在各地都是一樣的。其最大特徵是將竹條平衡橫向安置在帆幕上,以橫向加強。竹製橫條的兩端固定在從橫析向下懸吊的帆幕緣索上,構成一個升降自如的帆架結構。

古代遠東戰船發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上圖)《武備志》中的沙船。注意這艘戰船的船頭裝有一門小型火炮

帆幕織物用繩索編結在帆架的周邊和每根竹條上,使帆幕極為平整,收到最佳的受風效果。平衡式梯形斜帆的一些特性在戰爭中具有優勢。比如,由於有橫向的加強材料,而且每根橫條的間隔不大,因此對帆幕的強度要求不高,竹葉和其他植物葉子都可以編織成帆幕,不像其他國家那樣,船帆一定要用強度比較高的織物來做;這種帆架結構還可以防止帆幕被撕裂,而且即使帆幕上有一些破洞,也仍舊可以收到良好的受風效果;士兵還可以利用竹條爬上桅杆,躲在桅杆瞭望臺中並將炸彈扔到敵軍戰船的甲板上。

1100年左右,一名觀察者記錄下中式帆船對風力的使用情況:

他們的桅杆呈梯形,非常穩固,船帆在桅杆旁邊高高揚起。帆的一邊靠近桅杆,就好像屋門一樣裝在鉸鏈上。帆是由席子製成的,在海上,它們不僅可以利用來自船尾的風,還可以利用由陸地吹向海面的風……但如果風從船的正前方吹來,他們就暫且拋錨停泊。

中式帆船配有艉柱船舵用於轉向。儘管有些船舵的體積非常大,但其平衡性都很好。中式帆船的船錨看起來非常簡陋,通常僅由一塊石頭穿過一塊木頭製成,但非常有效。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054》

古代遠東戰船發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