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 由 鬱書親子書房 發表于 綜合
  • 2021-08-02
簡介《稻草人》中有一篇童話《眼淚》,創作於1922年3月19日,故事說有一個人要尋找一樣丟失很久的東西,他各處都找遍了,有個快活人也幫他找,怎麼也找不到

稻草人是誰寫的

“語文”這個名詞和科目最初的提出者是葉聖陶先生,他也是第一個開始創作兒童文學的中國作家。

魯迅在《〈表〉譯者的話》中說:“葉紹鈞先生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的。”葉紹鈞就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葉聖陶的原名,他以聖陶為筆名創作了很多作品,被譽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

而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葉聖陶是拓荒者,他是中國兒童文學的第一人。《稻草人》是中國的第一部童話故事集,時間最早,但令人驚訝的是,它的高度竟也是最高,即便今天讀來,仍然感受到穿越時空的智慧和感動。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稻草人》於1922年6月7日寫畢,並不是葉聖陶創作的第一篇童話,在藝術上更趨於成熟,深受大家喜愛。1923年,商務印書館集結出版葉聖陶刊載於鄭振鐸主編的《兒童世界》週刊的數篇童話,即以“稻草人”為書名。

近百年來,葉聖陶的童話以浪漫豐富的想象和對現實的深切關懷,慰藉著一代代中國孩子的心。2020年4月,《稻草人》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是今天小學生們的課外必讀書。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富有同情心,卻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故事

我們先說說《稻草人》這一篇。稻草人是鄉間的農人為了保護農田造出來立在田裡的,他是什麼樣子的呢?

作者寫道:“他的骨架子是竹園裡的細竹枝,他的肌肉、面板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能算拿,不過用線拴住扇柄,掛在手上罷了。”

葉聖陶的文字非常精到,極富美感和韻律,這一小段描寫將稻草人的形象刻畫出來,又富有生趣。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稻草人是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其實說是觀察者、見證人更加準確,故事用稻草人的眼,發現了現世人間的一幕幕悲劇。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失去了丈夫和兒子的老婦人,她長年累月費力耕種,才還清親人的喪葬費,接著又鬧洪水,她的眼睛哭壞了,今年就盼著莊稼能有個收成。稻草人同情她,希望她能笑一笑,盡心守護她的莊稼。可是他發現了會毀壞莊稼的小飛蛾,又無法告訴老婦人。

在夜裡,稻草人還看到一個漁婦給生病的兒子捕魚,好給他熬粥喝,可是他的兒子咳嗽著要喝水又沒有人照顧,漁婦又累又心焦。

漁婦終於捕到了幾條鯽魚,扔在木桶裡。稻草人聽到鯽魚的求救聲,它眼看就要死了,在用力向上跳,想逃出去。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稻草人很為鯽魚難過,但他一動不能動,沒法幫它,他也很為難,要是漁婦失去了魚,就沒法給病孩子做粥了。

稻草人正在難過,又看見一個女人站在河邊,跳河尋死,她的丈夫賭輸了錢,要把她賣掉。稻草人想要救她,可也是無能為力,他悲痛得昏了過去。

第二天老婦人來到田裡,發現她的莊稼都毀了,放聲大哭,人們勸她,發現稻草人倒在田地間。

《稻草人》創作的年代,中國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危機局面,軍閥割據,列強環伺,欲吞併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更是悲慘。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商務印書館《稻草人》初版封面

葉聖陶1919年加入北京大學“新潮社”,開始用白話文進行文學創作。1921年,他與周作人、茅盾、鄭振鐸等人成立“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文學,認為文學應該關注社會現實。

在此背景下,葉聖陶將他的現實主義追求也實踐在童話的創作中,同時結合浪漫的幻想,營造了一個既富美感,又滿懷現實關懷的童話世界。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年輕的葉聖陶

同情的眼淚是人們丟失的最珍貴的東西

葉聖陶的童話背後是一個複雜的人類社會,這個社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人性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貧窮、不平等、歧視、虛榮、貪婪、暴力,這樣的詞可以一直羅列下去,而且似乎人類社會只要存在,這些問題就永久存在,而並非一時一地的問題。童話為什麼要寫這些?為什麼要讓天真的孩子讀這樣的故事?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說:“人生是最美麗的童話。”但安徒生卻也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悽美的人間悲劇。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葉聖陶的童話創作受到過安徒生的影響,但他的故事卻是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大地上的天真的悲歌。這些悲歌來自人們的現實生活,孤苦的老農婦、辛苦的漁婦、走投無路的女人、小鯽魚,他們都是窮人、弱者。在這些童話中,作者對弱者寄予了極大的同情,對強權者進行了尖銳的諷刺和批判。

《稻草人》中有一篇童話《眼淚》,創作於1922年3月19日,故事說有一個人要尋找一樣丟失很久的東西,他各處都找遍了,有個快活人也幫他找,怎麼也找不到。後來他發現自己要找的是眼淚,可是眼淚的種類太多了,又都不是他要找的那種眼淚。最後,這個人遇到一個孩子,這孩子為被人殺死的雞流淚,這正是這個人要找的眼淚——同情的眼淚。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這個故事沒有《稻草人》有名,但我覺得這尋找同情的眼淚的人很有作者的影子。這個人手捧著珍珠一般的眼淚,想:

“許多人丟失的東西,現在讓我給找著了。把這同情的眼淚送還給他們是我的責任。”

這彷彿就是作者的宣言,也是這些美麗的童話要帶給我們的最核心的東西,《眼淚》對於理解《稻草人》的整個思想,理解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樣的童話很有幫助。

同情是一種極其寶貴的品質,它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讓我們看到這世間的不美好。稻草人是眾多富有同情心又無力改變現狀的人的代表,他同樣弱小。但當更多的人找回了同情的眼淚,這其中總會有能力強的人,他便能夠去改變這世間的不美好。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鄭振鐸在給《稻草人》寫的序裡說:“把成人的悲哀顯示給兒童,可以說是應該的。他們需要知道人間社會的現狀,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識一樣,我們不必也不能有意地加以防阻。”

魔鏡中未來美麗而生趣盎然的田野

在《稻草人》中有一篇故事《克宜的經歷》,講一個農家孩子克宜要去城市生活了,因為鄰人告訴他們城市的生活比鄉村更快樂。克宜和田間他朝夕相處的各種自然生靈告別,在路上他救了一隻蜻蜓,蜻蜓送給他一個可以照見事物未來情形的魔鏡作為報答。

在城市裡,克宜在店鋪當學徒,在醫院裡做練習生,在戲院裡當職員,他拿出魔鏡照周圍人,都看見了可怕的景象:這些人“瘦得只剩皮包著的骨頭,臉上全沒血色,灰白到足以驚怕”,“他們的腿和腳都有點異樣,又細,又小,正像雞的腿腳”。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在城市裡有鐘錶、電燈、電車,但克宜找不到有香氣的泥土、飛鳴的鳥兒、帶著花香的風。以前他醒來眼前總是特別明亮的,但現在的清晨卻是黯淡的。

醫院裡的人發出病痛的哀號,戲院裡的人努力向旁人展示自己的高雅和閒適,在克宜的魔鏡裡他們的未來都一樣的可怕。

克宜奔回了他的家鄉,晨風、陽光、鳥兒、田間種的各種東西都熱情地歡迎著克宜,他拿出魔鏡,照出將來美麗而富有生趣的田野。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在葉聖陶的童話中,對鄉土自然的熱情讚頌和對城市文明的擔憂經常出現。對城市生活的描述雖然隔著久遠的時間,但卻和我們當下的生活感受能夠相通。那些戲院裡虛偽的城市人不是還處處出現在今天的生活裡嗎?

今天的城市文明走得更加遙遠了,人們的未來究竟怎樣呢?克宜魔鏡中未來的田野實現了嗎?一百年後的今天,克宜的經歷還在給我們啟示,或許要跟隨他的腳步奔回家鄉。

“一條小溪是各種可愛東西的家”,讓人著迷的美麗世界

“一條小溪是各種可愛東西的家。小紅花站在那裡,只是微笑,有時做很好看的舞蹈。綠草上滴了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人眼睛。溪面鋪著萍葉,矗起些桂黃的萍花,彷彿熱帶地方的睡蓮——可以說是小人國裡的睡蓮。小魚兒成群來往,針一般的微細,獨有兩顆眼珠大而發光。”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這是葉聖陶的第一篇童話《小白船》的開篇,這是多麼精細美妙的描述啊,我們一下就被帶入一個色彩繽紛、生趣盎然,又極富童心的世界。

藝術上的美感是葉聖陶童話的重要追求,作者不愧為語言藝術家,他的描寫細膩生動,童話的語言又十分淺明,正適合兒童閱讀。

做過小學教師的葉聖陶對兒童的心理和語言也是熟悉的,描寫兒童的口吻和個性也十分貼切。

“春風來了,細細的柳絲上,不知從什麼地方送來些嫩黃色。定睛看去,又說不定是嫩黃色,卻有些綠的意思。他們的腰好軟呀!輕風將他們的下稍一順地托起,姿勢齊整而好看。默默之間,又一齊垂下了,彷彿小女郎梳齊的頭髮。”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初春時剛發芽的柳枝的顏色和姿態,不知道還有沒有比這段描寫更別緻生動的了。這樣的文字在故事中隨處可見,整個閱讀過程充滿著美的享受。

“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淨化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這是茅盾對葉聖陶童話的評價。

葉聖陶的童話沒有離奇驚人的情節,但卻因美,因同情,因對現實人生的深切關照,而產生令人品性昇華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一切偉大作品都共同具有的,中國兒童文學的肇始之作便具備了這樣的高度,真要讓人歎服。

葉聖陶《稻草人》:中國兒童文學第一書,語文學科第一人

安徒生的童話固然也好,但畢竟是翻譯文學,經過了不同語言間的轉換,其中必會流失語言文字的味道,而

上世紀初本土作家的文學創作實踐努力,奠定了典雅的現代白話文的美感基礎,是中文母語學習最豐富的語言材料。

無論從語言學習還是從對本國曆史社會文化的瞭解,都讓我們不能忽視我們自己的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