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為什麼跟風的人那麼多?古人的迴應亮了

  • 由 歷史倉庫 發表于 綜合
  • 2021-07-02
簡介在他的那個時代,很多人跟風說寫詩一定要復古,但是趙翼並不這麼認為

跟風是什麼效應

人的跟風行為不是今天才開始有的,應該說有人的時候就有了。國外甚至有人專門研究這種跟風的行為,如《烏合之眾》就揭示了人們跟風的心理。一個人本來是有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的,但一旦身處一個現實或虛擬的群體時,個人的特徵瞬間消失,變成了一種跟風的行為。中國的古人不會這樣寫一本專著論述這種話題,但中國古人的迴應更有趣,讓人印象更深刻。這個人就是清朝的趙翼。

為什麼跟風的人那麼多?古人的迴應亮了

先說說趙翼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趙翼是清朝的詩人、史學家,他寫的《廿二史札記》是清朝三大史學名著之一。他是宋朝皇室的後裔,34歲那年中進士,一開始本來是定他為狀元的,但是乾隆帝想一想,把狀元的頭銜給了陝西的進士,理由是在清代陝西尚未有狀元。這是乾隆的一種統治平衡術。但這麼一來,趙翼就成了犧牲品。這有點像宋朝的歐陽修不能中選狀元一樣,不是輸於自己的才華,而是敗於考場之外的其他因素。

後來,有人說狀元出材率不高,實際上狀元很多情況下是一種政治選擇,而不是才華選拔。能中進士,實際上就完成了才華選拔,誰是狀元榜眼探花,成了一種利益分配,是一種政治策略。也因此狀元不一定是進士那波人裡面最優秀的。

為什麼跟風的人那麼多?古人的迴應亮了

無論怎麼樣,也可以知道趙翼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極有見解的人。在他的那個時代,很多人跟風說寫詩一定要復古,但是趙翼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哪怕是李白、杜甫的詩歌,好雖然是好,但人人相傳也沒什麼新鮮感了,更何況也極難寫出李杜那樣水準的詩歌了。寫詩何必跟風復古,而是要寫出自己的東西來,他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他也努力實踐,寫了大量創新的詩歌。不過,從現在馬後炮的視角來說,他的詩歌雖說有創新,但更偏議論,缺乏形象。只能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很多人來說,他的詩歌談不上優美了,只能說蠻有道理。就如他對世人跟風的迴應,也是用詩歌去回。趙翼在《論詩絕句》中迴應道:“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他認為那些跟風的人不過是矮人,人云亦云罷了,沒有自己的主見。看不見遠處,看不見戲臺上發生什麼,全是跟風,別人說東就說東,說西也說西。

為什麼跟風的人那麼多?古人的迴應亮了

趙翼如此通俗地迴應跟風,雖然不像歐洲人那樣層層剝離分析,但是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跟風的人之所以多,根源還是在於自己不瞭解周邊發生的事情,因而對事情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對事情稍有些見解的人,也由於自己對事情沒有足夠的認知,因此面對群體的意見時,無法堅定自己的看法,最終選擇了跟風,隨人說短長。

當網際網路打破了時空界限之後,本來網際網路的存在可以進一步打破資訊的壁壘、資訊的不對稱的,理論上能夠破解跟風之症的,但實際情況走向了更一個方向,那就是跟風更加嚴重了。如選擇商品時,往往跟風選擇銷量最高的那家或評論最好的那家,這是一種嚴重的跟風,也形成了所謂的頭部效應,最終迴歸到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馬太效應裡面。

也因此,雖然趙翼看懂了,自己也努力實踐了,但改變不了“隨人說短長”的風氣,矮人看戲終究是主流,畢竟現實中高人太少,前面看戲的好位置更少。這大概就是現實,見風使舵在一時間便成了真理,包裝一下,叫順勢而為,再化妝一下,叫風口的豬。於是,跟風的人更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