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太平天國之秦日綱:一個典型無產者的政治生涯

  • 由 古長安歷史 發表于 綜合
  • 2021-06-24
簡介在金田起義中,貴縣山頭從人數上講,應該僅次於桂平山頭,石達開、秦日綱和洪秀全的表親賜谷王家,都拉起了頗具規模的隊伍,王家因為受蕭朝貴排擠,在天京事變前始終處於邊緣地位,石達開憑藉家族部眾的實力和個人軍政才能脫穎而出,成為最早的五王之一,而貢

守險不守陴什麼意思

秦日綱在太平天國早期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天王洪秀全以下,除去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這5個通天人物,就得排到他秦日綱。當時有個住在天京城的文人寫了篇《金陵紀事》,最後是13首七律,其中第9首開頭兩句就是“六賊稱王概御鑾,姓秦丞相首天官”,可見其地位之不一般。

太平天國之秦日綱:一個典型無產者的政治生涯

但這樣一個不一般的人物,卻長期受到研究界的忽視甚至漠視,關於他事蹟的考據、論文數量極少,且一度被牟安世所撰《太平天國》貶為“反革命分子”,視作天京事變元兇之一。由於他是石達開點名要處死的人物,又是洪秀全始終未“落實政策、恢復名譽”的人,甚至被李秀成在臨死前寫作“並無什麼才情”,可謂幾方面都不討好,因此被人冷落,也是情理中的事。可秦日綱畢竟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應該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

太平天國首義的8個人中,最富的是排名最末的胡以晄,而最窮的怕就是排名倒數第二的秦日綱了。楊秀清據說身世很慘,沒爹沒媽,可未必沒錢;蕭朝貴的確是沒錢,可他討了個不錯的老婆,從此日子好過很多。惟獨秦日綱,在加入上帝會前似乎一直時運不濟,是個道地的無產者。

太平天國之秦日綱:一個典型無產者的政治生涯

他是貴縣人,具體是哪個村哪個鎮的,如今已無法考證,但許多記載都說,他是北山銀礦的工人。北山銀礦是廣西著名大礦,但清代長期被封禁,直到鴉片戰爭戰敗,清廷因大批賠款而嚴重缺銀,才不得不再次開放,地方誌記載,北山銀礦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貴縣縣令王濟下令重開的,但由於礦工經常串聯,和天地會各堂口來往密切,曾多次遣散重召,秦日綱就曾經慘遭遣散,並因此當了一陣子鄉勇。

馮雲山是1844年開始組織拜上帝會的,秦日綱是什麼時候加入的,並無確切記載,考慮到馮雲山早期招募的會眾許多是知識分子,非知識分子又多半是桂平縣人,身為貴縣礦工或鄉勇的秦日綱,似乎不會加入得太早。

太平天國之秦日綱:一個典型無產者的政治生涯

現存的《天兄聖旨》是從戊申(1848)年九月開始紀錄的,但秦日綱的名字直到庚戌(1850)年六月才出現,六月二十日,蕭朝貴假借天兄名義“超升”了一大批骨幹,其中就有秦日綱的名字;這年八月,貴縣白沙村林鳳祥和當地“土人”團練因耕牛發生衝突,秦日綱率眾助戰,大破團練,將耕牛奪回。此役秦日綱等據說以十多人追擊土人數千家,土人閉門不敢出,雖然明顯誇張,但從遠在廣東花縣的洪仁幹都很快知道這個故事不難看出,此役大漲了拜上帝會計程車氣,為金田起義開了個漂亮的頭。

這一仗後,原本在上帝會中名不見經傳的廣東揭陽遊民林鳳祥成了骨幹,而原本勉強排入骨幹行列的秦日綱,自然成了骨幹中的骨幹。礦工和農民不同,他們組織性強,能吃苦,又因為沒有土地、房產,不怕抄家、遷徙,秦日綱在礦工中有不低的威望,又當過鄉勇,有一定組織能力和軍事經驗,很快就拉起了千把人的隊伍。在金田起義中,貴縣山頭從人數上講,應該僅次於桂平山頭,石達開、秦日綱和洪秀全的表親賜谷王家,都拉起了頗具規模的隊伍,王家因為受蕭朝貴排擠,在天京事變前始終處於邊緣地位,石達開憑藉家族部眾的實力和個人軍政才能脫穎而出,成為最早的五王之一,而貢獻了千餘名精壯士卒,又為太平天國18年軍事征戰史開了個好頭的秦日綱,則同樣獲得了不菲的回報。

太平天國之秦日綱:一個典型無產者的政治生涯

他在金田時期的職銜不明,《賊情彙纂》說他是“洪秀全麾下健兒”,估計是御林侍衛一類角色,職位不算高,卻是“天子近臣”,機會多多;到了永安,洪秀全封立百官,辛開元年(1851年)十月二十五日他封了五個王爵,大約在同日或稍後,封了一大批丞相以下高官,其中職位最高的,就是被封為天官正丞相的秦日綱了,按照楊秀清的話,就是“官居極品”。

雖然太平天國編制丞相有24名之多,但在永安卻只有秦日綱和春官正丞相胡以晄兩名,且不論有多少丞相,天官正丞相地位都不一般,被稱為“朝官領袖”,印章用銀包木(其它23個丞相都只能用木頭),由此可見,此時的秦日綱,地位可謂顯赫之至。不僅地位高,任務也重。

太平天國之秦日綱:一個典型無產者的政治生涯

在永安,太平天國控制的地盤很小,除了州城,就只有城外東平裡一個裡、70多個村,總共400平方華里的面積,他們採用的守城戰術,是“守險不守陴”,將主力集中在城外幾個戰略要地,即城南的水竇,城北的龍眼潭,和靠近城垣的莫家村-長壽圩等,其中兵力最多的就是水竇,能戰之士數千,加上家屬老弱,總人數近萬人。之所以如此厚集兵力,是因為水竇當面是清軍兵力最多的烏蘭泰部,總兵力超過1萬(都是戰鬥兵),且有清軍最精良的重炮裝備(烏蘭泰本人是用炮能手),而守水竇的主將正是秦日綱。

在長達6個半月的永安攻防戰中,水竇要塞頂住了烏蘭泰的猛攻,始終未曾失守。秦日綱克服了火力差距懸殊(太平軍因為缺乏火藥和炮子,後期不但很少開炮助戰,即使開炮也只能發射石子、銅錢等)、外援不濟等,“赤身赴敵,有進無退”,以血肉之軀,牢牢捍衛了永安的南大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