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當醫護觀察結果在主觀上有誤差時該怎麼辦?

  • 由 護士那些事兒 發表于 綜合
  • 2023-02-01
簡介01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技術水平作為一名在臨床時刻與患者打交道的護理人員,只有在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鋪墊下,具備了敏銳的觀察能力,才會在患者發生病情變化的第一時間及時、客觀、準確的做出判斷,為醫生進一步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為搶救爭

主客觀不一致時怎麼辦

案例

一次晨起交班會上,大家討論起了如何避免醫患糾紛,當談到關於患者的一切記錄,醫護必須要保持一致時,醫生說到,有一次,醫生檢視的患者瞳孔和護士記錄的不一致,醫生觀察到的瞳孔對光反應遲鈍,而護士記錄的確是消失。

醫生說到的那位患者是一位腦出血術後的患者,那天,當班護士對自己的觀察結果和醫生出現了偏差而感到糾結。她相信醫生的專業水平,又不願意輕易否認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臨床經驗,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上述案例中出現的現象在臨床並非個例,就像同一種病,不同的醫生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做出不同的專業判斷,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一樣,有些工作在未違背治療原則的前提下,多少會摻雜些自己的主觀意識在裡面。

當醫護觀察結果在主觀上有誤差時該怎麼辦?

那麼,當這種客觀存在卻又會受主觀意識左右的情況出現時,護士到底該怎麼處理呢?

01

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技術水平

作為一名在臨床時刻與患者打交道的護理人員,只有在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鋪墊下,具備了敏銳的觀察能力,才會在患者發生病情變化的第一時間及時、客觀、準確的做出判斷,為醫生進一步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為搶救爭取最佳的時機,為患者後續能夠最大程度的康復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護理工作更是如此。臨床許多操作指南及護理規範都在隨著臨床需要不斷更新變化著,護士只有不斷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才能適應臨床變化的需要,久而久之,工作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自己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如果護士平時不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遇到問題時連自己都無法堅持自己的判斷,總是人云亦云,那麼,自己永遠沒有進步的空間,在自己專業判斷受到質疑時,甚至連溝通辯解的能力都沒有。

02

做好醫護溝通,達成共識

醫護是臨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醫院需要相互溝通最多的一個群體。當遇到模稜兩可、不容易判斷清楚的特殊問題,或者醫護判斷不一致時,護士一定要與醫生及時溝通,按照標準反覆再三討論,找出依據,最終達成一致。切不可感情用事,我行我素,盲目的堅持自己的判斷,使醫護記錄不一致,為醫患糾紛留下安全隱患。

當醫護觀察結果在主觀上有誤差時該怎麼辦?

03

學會借力

三人行,必有我師。有時候思維的侷限會在另一個人的幫助下順利開啟局面。

當醫護判斷不一致,而且反覆討論也沒有結果時,護士要學會借力,憑藉第三方的判斷,讓問題得到解決。

這個第三方,可以是更高年資的護士,也可以同班次其他有經驗的老師,甚至是護士長。

瞳孔變化會受周圍環境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當自己的判斷與他人有出入時,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仔細想想,自己檢視的時機和方法是否有問題,檢視的結果是否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

如果經過反覆論證,自己的判斷也是其他人所堅持的,那就要與醫生及時溝通,讓各項書面記錄保持一致。當雙方最終達不成一致意見時,要及時上報護士長進行解決。

04

遵循就重不就輕的原則進行記錄

果經過雙方討論,得出的還是模稜兩可、可有可無的結論,那就本著就重不就輕的原則,讓各種記錄留下重的那一面,以引起大家足夠重視。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每一種疾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書本上的模式順利的進行康復。在治癒疾病這條充滿未知的路上,絆腳石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就重不就輕,一是要增加醫護人員對患者的關注度,在病情變化時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二是在病情告知時,降低家屬的期望值,以免家屬對患者病情轉歸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至於當最終轉歸未能達到家屬期望的理想狀態時,家屬一時間因無法接受而產生不滿,為醫患糾紛埋下伏筆。

當醫護觀察結果在主觀上有誤差時該怎麼辦?

05

密切觀察,及時、客觀、準確記錄

護士在工作中,要嚴格按照護理級別要求,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密切觀察病情,一旦發生變化,要立即報告醫生,積極採取措施,併為下一步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護理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