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 由 易家說說 發表于 綜合
  • 2023-01-17
簡介所以,對安德烈·紀德而言,在自傳性小說的創作中,融入自己的經歷和思想,並不是為了“藝術家”的虛名,而是為了呼籲人類釋放天性、衝破道德的束縛、用忠於內心的肺腑之言,為全人類換取重生的機會

麵包為什麼指的是人類

安德烈·紀德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實現,在他的作品中,不僅處處影射著他的人生,還處處寄託著他對生活的思索。

縱觀安德烈·紀德的一生,前半生壓抑、失敗,後半生矛盾、困惑。他具有強烈的悲觀主義傾向,而這些悲觀的情緒滲透進小說人物中後,也讓這些人物披上了一層濃重的悲劇色彩。

《窄門》這部小說就是這樣。無論是故事整體的基調,還是人物的情感走向,都以一個“悲”字貫徹到底。

生活與創作相互影響,既是安德烈·紀德獨特的生存方式,也是自傳性敘事在探索自我方面,值得研究的地方。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安德烈·紀德

本文將圍繞安德烈·紀德自傳性寫作的意圖,從原生家庭、自戀情結、文學思潮三個方面,分享本週的閱讀感悟。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我們都想有個幸福的童年,可大多數人卻被不幸的原生家庭拉扯一生。

對安德烈·紀德來說,他的青春一片黑暗,從未感受過快樂。直到1895年母親去世,安德烈·紀德才擺脫掉束縛和壓抑,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青春。

而這一切的黑暗和束縛,都源於安德烈·紀德的母親朱麗葉·魯昂。朱麗葉的孃家是名門望族,家底厚實的同時,條條框框的規矩也很多。

安德烈·紀德曾在自傳裡敘述道:“我常常聽見父母一塊爭論,應該給幼兒的頭腦提供什麼食糧。母親始終持這樣的意見:孩子應該順從,而不需要明白為什麼。她甚至把我這樣的孩子比作希伯來民族,必須先繩之以法,而後方能寬恕。”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人生來嚮往自由,擁有獨立的人格。在壓抑的束縛中,安德烈·紀德只能不斷剋制自己真實的慾望,因為他知道自己尚且年幼,無法選擇,且不具備反抗的能力。可這樣下去的結果,就在心理學上,與母親形成了一種“失望性情感隔離”。

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隔離機制,因為得不到母親的理解和支援,也不想再與母親進行情感上的溝通。所以變得敏感、自卑,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而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小說結合的“自傳性寫作”,就是一種渴望得到理解的情感抒發。正如“傳記詩學”的創立者楊正潤所說:“自傳者寫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證明身份,希望得到讀者的承認,或者說服讀者接受。”

安德烈·紀德說:“人當童年,心靈應該完全透明,充滿情愛,純潔無瑕。可是,記憶中我童年時代的心靈卻陰暗、醜惡、憂鬱。”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母親去世後,即便他為了抹去童年的黑暗,不斷去尋求自由和快樂。可深入骨髓的“宗教信仰”,卻讓他陷入了新的困惑與焦慮之中。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安德烈·紀德的母親是一個崇尚道德的基督教徒,她和《窄門》中的阿莉莎一樣堅守“禁慾思想”。在母親的影響下,安德烈·紀德雖然抗拒,卻也被動地接受了上帝。

那段時間,《聖經》成了安德烈·紀德的宗教啟蒙老師。為了隨時可以學習《聖經》,安德烈·紀德口袋裡總是揣著一本,在電車上也好、在學校時也罷,即便會被別人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也會滿臉通紅地向上帝祈禱。

為了體驗《聖經》中講到的“苦行”,達到“快樂”的境地,安德烈·紀德更是讓自己睡在地板上,或鑽進冰冷的水中背誦《聖經》。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聖經》對安德烈·紀德影響很大,它像天使一般曾給安德烈·紀德帶來過快樂、也像魔鬼一般讓安德烈·紀德掉入過煩惱與焦慮匯聚的深淵。

從關注人性的角度上說,安德烈·紀德的確批判《聖經》對人類天性的束縛;但是從思想指引的角度來看,《聖經》又是撥動安德烈·紀德靈魂的和絃。

比如,這部小說的書名“窄門”一詞就出自於《路加福音》。書中認為,通往地獄的門是寬大的,而通往天國的門則是窄小的。為了能獲得永生,人類只能剋制情慾。

阿莉莎的“窄門情結”就是如此,所以她才會不斷地剋制自己,拒絕接受傑羅姆。然而,這樣的犧牲真的值得嗎?當阿莉莎推開所有人,獨自在療養院鬱鬱而終時,她終於掙扎著發出絕望的呼喊:“我真的心甘情願做出犧牲嗎?”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而這樣的“呼喊”,也同樣是安德烈·紀德內心的呼喊。所以他才會透過小說,試圖去尋找答案。亦如人物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以及在慾望與信仰之間的掙扎。安德烈·紀德的作用就是“使人不斷地思考。”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我思故我在,人類的確需要思考。正如蘇格拉底的著名設問:“我是什麼?”雖然原生家庭的影響,讓安德烈·紀德想要本能地逃離,卻也給了安德烈·紀德探索自我的動力。

安德烈·紀德曾在日記中寫道:“跟那喀索斯一樣,我俯向自己的影子,那時我寫下的句子多少都有點自戀。”

“那喀索斯”是古希臘神話中,河神與水澤女神的兒子。因為迷戀水中自己俊美的倒影,而不吃不喝到憔悴而死。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這種自我欣賞的“自戀情結”,在弗洛伊德看來,是“每個人,都有的原始自戀傾向。”而對從小受“禁慾思想”影響的安德烈·紀德來說,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則給了他思想自由、解放的啟發。

所以,“那喀索斯”更像是一面鏡子,讓安德烈·紀德想要認識自己、弄清自己思想上的躁動與不安。而寫作於他而言,就是那個現實生活中的“那喀索斯”,亦是那面可以關照自己的“鏡子”。

亦如《窄門》中,阿莉莎與傑羅姆“愛而不得”的剋制與拉扯,和現實生活中安德烈·紀德與妻子瑪德萊娜無法實現的“愛與欲”一樣。

雖然迎娶瑪德萊娜,是一種違背母親意願、衝破束縛的自由之舉,但安德烈·紀德的“自由”卻並不徹底,以至於無法在瑪德萊娜身上找到“愛與欲”的平衡。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所以,對安德烈·紀德而言,在自傳性小說的創作中,融入自己的經歷和思想,並不是為了“藝術家”的虛名,而是為了呼籲人類釋放天性、衝破道德的束縛、用忠於內心的肺腑之言,為全人類換取重生的機會。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法國的“自傳文學”起源於盧梭的《懺悔錄》,從19世紀到20世紀,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文學創作的作家不勝列舉。“自傳文學”的興起,為安德烈·紀德的自傳性寫作提供了先天的“厚土”、哲學家們的觀念與思想,則成了安德烈·紀德的“養分”。

其中,叔本華的哲學學說,對安德烈·紀德最初的創作影響頗深。叔本華強調“意志和表象的相互作用”,認為“世界運轉的根本原因在於人的想象和慾望”。

所以,他不提倡“禁慾”,反而建議大家達到“無慾無為”的境界,從而實現自救。可這樣的境界實現起來並不容易,也無法讓安德烈·紀德獲得真正的解脫。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尼采

恰逢這時,他與尼采相遇了。

尼采作為存在主義的代表,否定道德,認為“上帝的存在否定了人的意義”。所以,他提出了“永恆輪迴”和“超人”的概念,認為“人應該活在當下,成為強者,把握生活,做自己的上帝。”

安德烈·紀德深受啟發,不僅在體驗生活中解放了自我,還透過對人物的塑造,將違背道德和捍衛道德後結局的猜想,呈現在讀者面前,引發大家思考。

除了叔本華與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安德烈·紀德的影響也很深。他是一個對上帝持懷疑態度的人,一方面強調自由,一方面又覺得過度的自由,可能會引起恐慌。

以此為啟發,安德烈·紀德在文學創作中,也不忘探索“人與上帝”、“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係。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基於此,安德烈·紀德的自傳性小說,才會集趣味性與哲理性於一身,動人心絃。

好了,《窄門》這本書的解讀到這裡就結束了。

作者用短短12萬字的篇幅,結合極端的“宗教信仰”對人類的束縛,娓娓道來了傑羅姆與阿莉莎令人窒息的愛情故事。

究竟會不會有一種愛情,即便毫無希望,也會讓人一輩子將它深藏在心中?究竟有沒有一種信仰,即便感受到了壓迫,也還是會逼迫自己束縛真實的慾望?

讀完《窄門》,你將獲得真正的釋懷。屆時你會發現,當你不再束縛自己,人生從此廣闊而自由。喜歡這本書的小夥伴,可以再去讀一讀原著小說。

下週我們將和大家共讀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茨威格對故事中的女性總是充滿了愛和同情,充滿了寬容和理解。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這是一本扣人心絃的小說,講述了一個貴婦與賭徒之間發生的故事。這二十四小時,是她駛出人生軌道的二十四小時,充滿了困惑、迷茫、激動、慾望、掙扎、羞恥······在娓娓道來中,她終於釋然。

這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是一場理性與激情的搏鬥,令她一生難以忘懷。

書名中的二十四小時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二十四小時如何改變了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敬請期待明天的共讀。

《窄門》⑦: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他的內心而創作

【精裝典藏版】紀德文集人間+暢銷書

¥

21。5

淘寶

購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