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搬遷之地變發展新“故鄉”

  • 由 農民日報 發表于 綜合
  • 2023-01-05
簡介近年來,紅寺堡區聚焦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三件事,不斷探索完善移民搬遷扶持政策,聚力產業鏈式發展、注重移民就業增收、全面提升社會融入效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紅寺堡區郵政編碼是多少

吳忠市紅寺堡區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

,先後搬遷安置寧夏南部山區八縣

156個鄉鎮412個村貧困群眾23。5萬人,屬全國最大的易地搬遷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

近年來,

紅寺堡區聚焦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三件事,

不斷探索完善移民搬遷扶持政策,聚力產業鏈式發展、

注重移民就業增收、全面提升社會融入效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家鄉美了,收入高了,搬遷之地變成了得以發展的

“故鄉”,為20多萬移民群眾帶去福祉。

精準調結構 培育產業鏈

坐落在羅山腳下的新莊集鄉紅川村曾是遠近聞名的後進村,發展遲、產業薄弱,村民為了謀生大部分成了外出務工者。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搬遷之地變發展新“故鄉”

“底子薄的現實,讓我們沒有機會走彎路,只能將每個村的優勢發揮到最大,讓其產生效益。”新莊集鄉鄉長周仁科說,“我們的幹部對轄區村莊進行地毯式走訪,聽取農民心聲,再結合每個村的特點,精準地開展產業結構調整。”

紅川村透過黨建引領、包村抓戶,發展特色高效節水產業,提升“造血”功能,大力推進千畝枸杞、千畝小番茄、千畝蘿蔔、千畝西瓜、千畝小麥、千頭肉牛等特色產業發展。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合作招商,盤活村集體經濟,把4000畝枸杞園流轉給了中寧縣歸園田居家庭農場,使土地產生新的效益。

紅寺堡區堅持把特色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採取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方式,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機制,推進鄉村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距紅川村不遠的白墩村,寧夏沙地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帥看中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適合種植西瓜,承包了3640畝地。“我們帶著農民幹、領著農民賺,培養當地農民成為種瓜能手,讓村民帶著技術參與到西瓜種植上來,企業和老百姓共同發展。”

紅寺堡區充分發揮企業的龍頭作用,透過訂單收購、股份合作、返租倒包、務工投勞等方式,讓農民緊緊吸附增收在產業鏈上。白墩村村民馬梅花對公司務工收入非常滿意:“摘一天瓜,工資100多元,等到月底西瓜摘完,大概還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呢!”

農民變股民 就業增收有保障

中煙“飛地”肉牛養殖園區位於紅寺堡區紅寺堡鎮,這裡空氣流動性好,牛兒清淨自在,是塊養牛的福地。肉牛存欄5000頭左右,屬於弘德村集體經濟。園區走標準化養殖路子,統一技術、統一飼料、統一防疫,單頭牛日均增重1。5公斤以上,養出了高品質肉牛。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搬遷之地變發展新“故鄉”

目前園區共帶動870戶股養牛,他們分屬於20多個合作社,僅2020年,養殖園區就收入1100萬元。2021年6月8日,園區一次分紅760萬元,都落實到了個人,村民成為最大受益者。

弘德村村民王奮斌入股12萬元,其中10萬元是貸款,上次分紅他分得43224元。入股養牛不用親力親為,把他和老伴解放了。他們在家門口的工業園區上班,兩口子一個月能掙五六千元。

眼看著在中煙“飛地”肉牛養殖園區養牛有賺頭,不少鄉親紛紛“加盟”,遍及弘德、上源等十幾個村,既有個人也有村集體。

產業興,促就業。紅寺堡區從土地改革入手,積極引導農民以土地託管、畜禽託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折價入股合作社和龍頭企業,讓資源變股權、農民變股民。目前,累計流轉土地6萬多畝,每年為6萬人提供土地流轉收入2610萬元。

老百姓的就業增收路,折射出紅寺堡區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枸杞、黃花菜和葡萄是紅寺堡區特色產業,採收期有近10萬群眾季節性務工創收,人均日收入160元至200元,更多群眾變成產業工人。為鼓勵更多農村勞動力就近務工,紅寺堡人社局專門制定務工獎補政策,確保群眾持續增收致富。

創新治理模式 促進移民社會融入

作為全國最大的易地搬遷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紅寺堡區匯聚著

23萬移民,他們來自寧南八縣(區)以及周邊五省區,涉及156個鄉鎮412個行政村14個民族,這給鄉村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紅寺堡區不斷探索深化村民自治實踐,規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全面推行“55124”村級治理模式。前兩個“5”即“五步工作法”和“五聯記錄本”相對應的五聯記錄表,所謂“5步工作法”就是提出議案、民主議定、公佈告知、組織實施、監督管理;“1是1張議事清單”;“2是鄉村2級監督”;“4”就是鄉鎮、縣區、地市、自治區四級聯動督查。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搬遷之地變發展新“故鄉”

紅寺堡區區長楊文福介紹:“做實做好這項工作,關鍵在於取信於民,取信於民關鍵在於選好群眾‘代言人’。紅寺堡區綜合考慮村組巷道佈局、姓氏家族等因素,按照每5到15戶推選1名代表的標準由農戶自行推薦,並將代表的照片、聯絡電話等資訊在村組張榜公示。”

在尊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紅寺堡區在代表評選時明確“三不推五優先”的原則,即長期外出務工、違法違規、誠信缺失的堅決不推,優先推選辦事公道、仗義執言、群眾威望高、熱心村級事務和致富能人。

“代表是我們自己選的,肯定放心”“有疑問,去村裡一查記錄就明白了”“上面不時有人來檢查呢”“每逢村上有糧食直補、農村低保、徵地補償等和我們群眾關係密切的決策事項,都會在我們這和學校、村部等群眾去得多的地方公示”……對於“55124”治理模式,村民普遍認可。

“這個治理模式還能近距離將大夥兒凝聚在一起,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透過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村上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讓鄉親們心裡有本賬,也能辦事情辦得更公道。”大河村黨支部書記伏聚鵬感嘆,“55124”村級治理模式把鄉親們擰成了一股繩。

目前,該模式已在紅寺堡區64個行政村實現全覆蓋推廣,進一步推進移民社會融入程序,讓移民當家作主,充分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中來,形成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國鳳

監製:梁冰清

編輯:杜娟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搬遷之地變發展新“故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