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容貌第三·《冰鑑》闡述體貌、儀容、面紋,簡明扼要,點到為止

  • 由 夷吾愚 發表于 綜合
  • 2023-01-02
簡介3cm,三尺等於1米

圓什麼什麼木的成語

傳統相學不僅看面部五官的形態和相互關係,也注重人的整體形象,包括軀體、四肢等。其他相書經常會論及手紋走向、體痣分佈甚至腳的形態等,《冰鑑》涉及較少,即使議論體形、面紋也要言不煩,沒有展開,可能說明作者並願意不過分強調面相的決定作用。

正文: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胸腹手足,實按五方;耳目口鼻,全通四氣。相顧相稱則福生;如背如湊,則林林總總,不足論也。

譯文:人的身高七尺最合乎預期,面相陰陽調和才有討論的價值。胸膛、腹部、雙手、雙腳,實質上都合於五行方位之數;雙耳、雙眼、口和鼻與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相通。這些部位如果形態、姿勢、形狀、大小相互呼應、配合勻稱,就是福相;如果相互背離或相互擁擠,所有那樣的相貌都不值得研究。

解說:作者所說的“容”意為姿容,包括軀幹、四肢、腹背,還有行動坐臥、言談舉止、喜怒哀樂等,指人的整體形象。

文中提到“七尺”,不知作者所用哪個時代的標準。據現有資料,不同朝代“一尺”長度是有所變化的。

商代:一尺約合今16。95cm;周代到漢代:一尺約合今23。5cm;三國:一尺約合今24。2cm;南朝:一尺約為25。8cm;北朝:一尺約為30。9cm;隋代:一尺約為29。6cm;唐代:一尺約為30。7cm;宋元:一尺約為31。68cm;明清木工的一尺約合今31。1cm。現代的一尺約為33。3cm,三尺等於1米。

容貌第三·《冰鑑》闡述體貌、儀容、面紋,簡明扼要,點到為止

給他看看相

正文:容貴整,整非整齊之謂。短不豕蹲,長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鵲寒,所謂整也。

譯文:好的姿容都符合“整”的意義,這裡所說的“整”並不是一定尺度之下的整齊劃一。身材矮小但不是像蹲著的豬,身材長大不像單薄聳立的茅草,體態肥胖但不能像貪吃的狗熊,身體削瘦不能像寒磣的鳥雀,這就可以稱為“整”了。

解說:一些地方方言形容一個人容貌漂亮經常用“板正”這個詞,就是相貌齊整。《冰鑑》作者沒有強調所謂“標準美男子”,不排斥生活中的常見的“不美”體態,是比較科學的態度。

《神相全編》“面三停”把臉部分為三部分,稱為“三停”,對應天地人“三才”:面之三停者,自發際下至眉間為上停,自眉間下至鼻為中停,自準下人中至頦為下停。夫三停者以象三才也,上停象天,中停象人,下停象地。故上停長而豐隆、方而廣闊者主貴也;中停隆而直、峻而靜者,主壽也;下停平而滿、端而厚者,主富也。

若上停尖狹缺陷者,主多刑厄之災,妨克父母,卑賤之相也;中停短促褊塌者,主不仁不義、智識短少、不得兄弟妻子之力,有主中年破損也;下停長而狹尖薄者,主無田宅,生貧苦老而艱辛也。三停皆稱,乃為上相之人矣。

在傳統相術中,還有六府、五嶽、四瀆等說法,豐富而複雜。《冰鑑》只是點到為止,它的主旨大概以相為詞,提點文人多練“內功”。

容貌第三·《冰鑑》闡述體貌、儀容、面紋,簡明扼要,點到為止

體型示意

正文:背宜圓厚,腹宜突坦,手宜溫軟,曲若彎弓,足宜豐滿,下宜藏蛋,所謂整也。

譯文:背部最好渾圓厚實,腹部應當飽滿平坦,手掌最好溫暖柔軟,掌心自然弧曲、形如彎弓,腳應當豐實圓潤、腳底拱起、可以放只雞蛋,這就是“整”的意思。

正文:五短多貴,兩大不揚。負重高官,鼠行好利。此為定格。

譯文:五短身材多貴人,手腳都大命不好。走路像揹負重物一樣穩的人可以做高官,像老鼠一樣行走的人貪財好利。這都是確定的命數。

解說:“五短”,指兩手、兩腳和軀幹。有說頭、面、身、手、足,不妥。“兩大”,指手和腳。有說兩腿長,不妥。“負重”,指走路穩重,不輕佻、不跳蕩。“鼠行”,指步子急促細碎、突然變線,以趨利避害。

正文:他如手長於身,身過於體,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羅紋滿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

譯文:其他的姿容,比如,手臂長過上身,軀幹長過下體,如果再有一副好骨骼,一定是封侯之相;面板細膩、若有螺紋,胸部平實,胸骨不露不陷,如果再有一副雅緻神態,不是能做宰相就是頭名狀元。

解說:“拜相”,指做掌管朝政的高官。明清不設宰相,明朝的首輔、次輔即相當於宰相,清朝的軍機大臣也是。

容貌第三·《冰鑑》闡述體貌、儀容、面紋,簡明扼要,點到為止

體形示意

正文:相貌家有清、奇、古、秀之別,總之須看科名星、陰騭紋為主。科名星,十三歲至三十九歲隨時而見;陰騭紋,十九歲至四十六隨時而見。二者全,大物也,得一亦貴。

譯文:相術家們對於比較好的面相還講究清麗、奇拙、古樸、秀美的分別,但是不管怎樣,總體而言,還得看“科名星”和“陰騭紋”這兩個重要特徵。“科名星”,人在13到39歲的時候,隨時可以看到;“陰騭紋”,19到46歲時經常出現。如果這兩個標誌都有,無疑將成為重要人物,有一個也會一生顯貴。

解說:本段第一句,劉君祖的版本作“清奇古怪”,不妥。古人看相講究“古”而不“怪”,不會古怪並行。

古人所在意的就是功名、富貴、壽命、傳宗接代等,不但願意自己高官厚䘵、長命百歲,也希望福子孫昌盛、福澤綿長。

13到39歲是人的青壯年時期,也是正常科考的年齡段,所以把“科名星”放在這一時期講究。

“陰騭”,就是陰德,傳統迷信的說法,一輩子行善,會在下一輩子得到福報;這一輩子的富貴是上輩子所積陰德的報答;前半生行善,下半生會有福報。古人平均壽命較短,19到46歲差不多到了人生的後半場,前半生所作所為應該有報應了。

古代相書關於“相”的說法很多,大略有《麻衣相法》的“觀人八相”:“威相、厚相、清相、古相、孤相、惡相、薄相、俗相”等;《神相全編》卷一的“觀人十法”:“一取威儀,二看敦重及精神,三取清濁,四看頭圓頂額高,五看五嶽及三停,六取五官及六府,七取腰圓背厚胸坦腹墜,八取手足,九取聲音與心田,十觀形局與五行。”

《神相全編》卷五還有“相分七字法”:“一曰清,漢高祖隆準龍顏,唐太宗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李珏月庭珠是也;二曰古,老子身如喬木,孔子面如蒙淇,閎夭面無見膚是也;三曰秀,張良美如婦人,陳平潔如冠玉是也;四曰怪,唐盧杞鬼貌青色,龍唇豹首,趙方眼望地觀天,鬼谷子露齒結喉是也;五曰端,皋陶色如削瓜,李白形自秀曜,張飛環眼虎鬚是也;六曰異,堯眉八彩,舜目重瞳,大禹參漏,文王四乳,倉頡四目,李喬龜息是也;七曰嫩,顏淵山庭日角,岑文夷眉過目,肉不稱骨是也。”

這一段話把傳說的人物、想象中的相貌強歸入類,實在無法讓人信服。倒是林則徐《十無益》歌可以參考:“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不孝父母,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作事乖張,聰明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時運不通,妄求無益;妄取人財,佈施無益;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容貌第三·《冰鑑》闡述體貌、儀容、面紋,簡明扼要,點到為止

可能會把陰騭星除掉了

正文:科名星見於印堂眉彩,時隱時見,或為鋼針,或為小丸,常有光氣,酒後及發怒時易見。陰騭紋見於眼角,陰雨便見,如三叉樣,假寐時最易見。

譯文:“科名星”出現在印堂眉間,時隱時現,有時像鋼針,有時像小球,出現時常伴有毫光,酒後或者發怒的時候容易出現。“陰騭紋”多出現在眼尾處,一般陰雨天氣就會出現,形狀三股分叉,閉目養神時最容易出現。

解說:“科名星”於今而言也許沒有什麼意義,現在的高考跟科考幾乎毫無關係,雖然本科錄取率依然不高,但是高職高專等入學門路也不少,似乎不必看什麼科名星。公務員考試近似科舉考試,不知道有沒有人考前看過相。為什麼這個標誌會在酒後或者發怒時出現呢?也許是酒後放鬆易見真容,而“官老爺”發怒上應天星吧。

“陰騭紋”一說在眼下淚囊處,又叫臥蠶。

正文:得科名星早登,得陰騭紋遲發。二者全無,前程莫問。陰騭紋見於喉間,又主子貴。雜路不在此格。

譯文:有“科名星”的人會少年登科,有“陰騭紋”的人後半生髮達。如果這兩個都沒有,命運不會多好,不需要看相算命詢問前程。如果“陰騭紋”出現在喉部,標誌著兒子命相貴重。如果出現在別處,不能用這一命理解釋。

正文:目者面之淵,不深則不清。鼻者面之山,不高則不靈。口闊而方,祿千鍾。齒多而圓,不家食。眼角入鬢,必掌刑名。頂見於面,終身錢穀。此貴徵也。舌脫無官,橘面不顯。文人不傷左眼,鷹隼動便食人,此賤徵也。

譯文:眼睛好比臉上兩潭深水,如果不夠深則難顯清澈。鼻子就像立於面部的一峰山嶺,不挺拔高直則顯不出聰慧機敏。嘴形寬闊而方正,可享高官厚祿。牙齒細密渾圓,多是在外地發展的面相。眼睛細長、斜插入鬢,應該是執掌司法的人才。禿頂之人,大概一輩管錢糧、當會計,這些都貴相的標誌。口吃的人當不了官,麵皮粗糙者難以出人頭地。文人傷了左眼文氣不順,嘴巴外突的人說話難聽、出口傷人,這些都是低賤的相貌。

容貌第三·《冰鑑》闡述體貌、儀容、面紋,簡明扼要,點到為止

帥哥一枚

解說:眼睛大而深邃的人,看上去精神、神氣。俗語“嘴大吃四方”的觀念,在民間根深蒂固。

“齒多而圓”是說牙齒細小密集、排列呈圓弧狀,《詩經·衛風》所謂“齒如匏犀”、龔自珍 《 己亥雜詩 》所謂“齒如編貝”是也。

“頂見於面”:劉君祖版本作“項見如面”(解為脖子突出、像面一樣),不取。

“文人不傷左眼”的依據似乎來自《玉匣記》,手頭沒有此書,容後查證。

“鷹隼”句應指口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說越王的嘴像鳥嘴,那是什麼樣子?

至於口吃的人不能當官,恐怕是偏見,歷史上口齒不利而當大官的人多的是,最有名的就是“期期艾艾”成語涉及的兩位:周昌和鄧艾。

《史記》記載:劉邦要廢太子,御史大夫周昌堅決反對:“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這裡的“期”大約是語氣詞,或者是修飾副詞,表示“極為”“絕不”的意思。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每次跟人說話需要自稱“艾”時,常常說成“艾艾”。晉文王司馬昭開玩笑說:“卿雲艾艾,定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雖然有些口吃,反應相當敏捷,自比孔子,也是沒誰了。

《神相全編·人身通論》:“額廣耳珠,頭圓足厚,瑩然美貌,光輝寬舒、豐厚,形氣類相隨,皆是五行分定,豐衣足食兩相宜。智慧者,眉清目秀,聲價少年,知肘龍並虎臂。山根明朗,地閣豐肥,更鼻垂懸膽,項有餘皮,賦性高,名磊落。面方背厚,宛如龜,真個好安全。五嶽壽數介齊眉。”也是論五官諸器官的,可以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