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綜合
  • 2022-12-02
簡介”歷史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如同被日光照射般散發著奪目的光彩即便對待最不起眼的文物孫老也要仔細研究一番最為業界稱道的就是“茶神”陸羽像的鑑定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有一件藏品是一個白色的小瓷人看起來不起眼每次出國展出都被標為一般展品保價也很低在鑑定這

馬上一個矛一個反文叫什麼字

“文物研究是科學,

做研究不是為了掙錢,

就是為了做這門學問。”

近日

93歲考古學家孫機

的一段採訪影片

衝上熱搜榜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孫機

文物專家

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員

一輩子都在和文物、古籍打交道

面對有償“鑑寶”

孫老嚴詞拒絕

“我是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委員,

如果國家從海外收回一批文物,

我們要去看看(鑑定真偽),

別的一概不參加。”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孫老還透露

曾拒絕過百萬費用的鑑寶邀請

“只要我陪他們出去轉一圈,

回來就給一百萬,

別說一百萬,

我一分也不要!”

受沈從文影響 師從考古學泰斗宿白

1929年

孫機出生在青島

幼年喪父的他

與母親艱難度日

新中國成立之初

孫機在勞動人民文化宮上班

結識了在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沈從文

沈從文經常到午門給遊客義務講解

孫機也跟著去聽

時間一長兩個人就熟悉起來

於是提出向沈從文拜師學藝

受到沈從文的影響

1955年

孫機考入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

師從中國考古學泰斗宿白

這些機遇伴隨著孫機

開啟了他與文物相伴的半個世紀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中國考古學泰斗宿白

反覆鑑定糾錯 將“格物致知”貫穿始終

孫老先生家中

掛著一幅自撰自書的對聯:

“日麗橙黃橘綠,

雲開鵬舉鷹揚。”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歷史中的每一件文物

都如同被日光照射般

散發著奪目的光彩

即便對待最不起眼的文物

孫老也要仔細研究一番

最為業界稱道的

就是“茶神”陸羽像的鑑定

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有一件藏品

是一個白色的小瓷人

看起來不起眼

每次出國展出都被標為一般展品

保價也很低

在鑑定這件文物時

孫老考察比對了各種資料

反覆研究

認定這個小瓷人

就是當今僅存的“茶神”陸羽像

一下子讓這個小瓷人的身價大漲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鑑定出全國唯一的陸羽像

只不過是孫老文物研究生涯中的

一處閒筆

再來看下面這個文物

大家想必不陌生

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後母戊”青銅方鼎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看到這兒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

我記得我當年的教材上,

它的名字寫的是“司母戊方鼎”

對此,孫老嚴謹地解釋說:

“這個‘後’字,它是反文,就是反著寫的

看起來可以念成‘司’,實際上只能作‘後’講

《說文解字》裡說‘司’是普通職工

你想,一個普通職工

能給她做這麼大一個祭祀的鼎嗎?

一千八百多斤

那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它絕對不是‘司’,一定是‘後’

因為後是有地位、有身份的。”

孫老糾正“一字之差”的故事

還不止於此

這件珍貴的漢代文物

曾經被叫作“金縷玉衣”

透過孫機老先生等人的考證

被更正為“金縷玉柙”(xiá)

“柙”也就是貼身棺材的意思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這種糾正看似微小

但對做了一輩子文物研究的孫老來說

只有把這些東西弄清楚了

研究文物才算沒有白費勁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是中國人的驕傲”

93歲高齡的孫老

仍然堅持每週上一天班

他在各地的講座

總是意氣風發

“一站到底”

很少停下來休息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孫機講課

過去幾十年中

孫機先生從沈從文先生手中

接過了古代服飾與工藝研究

把視野擴充套件到

古代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以無一物無來歷

無一例無出處的嚴謹

透過文字與畫筆

逐漸豐滿還原了

2000多年前古代人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

泥行乘橇、山行乘檋”

的生活邏輯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2020年12月

1000多幅圖例

與2000多種文物結整合冊

最終修訂出版

在出版之前

孫機先生鄭重地

在《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後面

寫上“修定本”三個字

以示不再輕易增刪

孫老說: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是中國人的驕傲

這種信念應該促使

今天的中國人有信心

更好地創造我們自己的新生活。”

一分錢我也不要!93歲考古學家謝絕有償鑑寶

對孫老而言

這一生所打交道的

雖然大多是沒有生命的器物

折射的卻都是

鮮活的歷史和鮮活的人

透過這些歷史的日常

他所擁抱的

是整個宇宙

綜合央視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