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秋分」:玉米如珠,粒粒見秋

  •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綜合
  • 2022-11-29
簡介現代人的主食吃得越來越精細,用鮮玉米替代一部分主食,能及時補充因主食精細而流失掉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幫助促消化、防便秘、控體重

玉米成熟怎麼形容

「本文來源:生命時報」

「秋分」:玉米如珠,粒粒見秋

每一種食材都有屬於自己的時節。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以四時為引,在一簞一食中,感知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轉。

2021年,《生命時報》推出系列策劃

“二十四節氣·食光”

,以符合時令的蔬果,在唇齒間感知時間流轉,不負一年好時光。

「秋分」:玉米如珠,粒粒見秋

暑褪秋涼,日夜均長

秋分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晝夜等長。

“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秋分過後,各地氣溫由熱轉涼,陣陣秋風帶來愈加明顯的涼意。

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分之後,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氣溫下降速度明顯加快,可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日平均氣溫整體降低,進入了真正意義的秋天。

採秋菜,熬秋湯

每逢秋分,民間有“採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採回家後,將其和魚片一起熬成湯,名為“秋湯”。

“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碗秋湯不僅秋意濃濃,更包含了人們對豐收的期盼、對家人最樸素的祝願。

玉米穀糧,秋意滿倉

進入秋天,玉米成熟的季節到了。作為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粗糧,玉米蒸、煮、烤樣樣都好吃。

玉米還有“長壽食物”的美譽,營養價值十分豐富,有助調中健脾、利尿消腫,適宜秋季食用。

粗糧中的“佼佼者”

鮮玉米香甜多汁,維C含量是蘋果的4倍,膳食纖維約為精米白麵的六七倍,可謂粗糧中的“佼佼者”。

現代人的主食吃得越來越精細,用鮮玉米替代一部分主食,能及時補充因主食精細而流失掉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幫助促消化、防便秘、控體重。

玉米的精華都在“芽”裡

啃玉米時,有時會殘留淡黃色的玉米胚芽,這其實是玉米的“精華”所在,最好吃乾淨。

胚芽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5%,還有微量元素鋅、硒,以及豐富的維生素E,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冠心病,軟化血管等。

玉米吃多了也會導致血糖升高,一天吃1根即可,減少主食的攝入,避免能量超標。

一根中等大小的鮮玉米(280克左右)就能代替中等大小的饅頭(160克左右)或半碗米飯(110克左右)。

秋分飲食重潤燥

秋分後,氣溫逐漸下降,降水減少。秋燥漸至,飲食上需注意健脾、生津。

養脾健胃

氣候漸涼,脾胃容易生病。有慢性胃炎、脾胃功能差的人群,應特別注意胃部保暖。

另外,平時可在飲食中加入一些有養脾健胃功效的中藥,比如淮山藥、桂皮、黃芪、豆蔻、茯苓、黨參、丁香等。

潤燥補水

多吃些溫潤的食物,可藉助飲食養肺,由內向外潤養肺部。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同時也要注意多喝水。

秋分養生,平字當先

秋分養生,尤其注重一個“平”字,平補平調,平衡身體陰陽變化。

早睡早起

秋分時節,人體的陽氣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為向內收斂,呈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

中醫養生強調“秋冬養陰”的原則。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也是保證人體陰陽平衡的關鍵。

叩齒咽津

中醫認為,涼燥最易損傷肺陰,引起津氣虧虛。秋季鍛鍊重在益肺潤燥,可以練叩齒咽津來潤燥。

具體方法是:清晨睡醒,閉目叩齒36下,然後緩緩將津液嚥下。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到了秋分,一年又走向了秋的深處。山間田野稻香盎然,正是秋天最好的樣子。

百果收倉的季節,願你補足養分,收穫自己的滿足。▲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教授 李乾構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 周春凌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李曉麗

本期編輯:楊萌 美術設計:方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