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儲能電池,為啥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 由 松果財經 發表于 武術
  • 2022-10-04
簡介但,礙於磷酸鐵鋰電池的高成本,一些新玩家(不乏非上市公司)透過鈉離子、釩電池作為新的視窗去分食儲能這塊大蛋糕

為什麼會有看香的人

2021年,動力電池在產業、資本層面均受青睞,今年,其光芒逐漸轉移到其“近親”儲能電池賽道。

與動力電池掛鉤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由政策驅動步入市場驅動,漸入佳境,當下處於1-N的發展階段;相比之下,而儲能行業處於0-1階段,雖顯青澀,但後勁大。

儲能電池,為啥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據GGII資料,2021年國內儲能電池出貨量48GWh,同比增長2。6倍;預計2022年國內儲能電池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保守估計年出貨量有望突破90GWh,同比增長88%。

集邦諮詢近日發文稱,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勢態,未來三年年均增長率超過50%。

其實,儲能技術早就有了,不是個稀罕物,只是隨著“雙碳計劃”、“碳達峰”的推進,電力資源的調節需要一個工具,這時候儲能電池閃亮登場。

儲能會一直火下去嗎?哪些細分賽道值得關注?內藏哪些掘進機遇?

我們先來看看其在新能源產業鏈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01 產業鏈中的位置

儲能誕生之初的使命就是為了調節電力資源,“削峰填谷”,緩解電力壓力。儲能在產業鏈中的位置是怎樣的?上游是原材料,中游是儲能系統,下游是用電側。

儲能系統,主要包括電芯、能量管理系統、 電池管理系統、 雙向逆變器、系統整合等,其中,電芯作用是儲備與釋放電能,成本佔67%,電池管理系統作用是監測、評估、保護、均衡電池等。

儲能電池,為啥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從競爭格局來看,當前,儲能系統主要有兩類參與者:

一是,電池製造廠商,以寧德時代、LG化學、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派能科技、鵬輝能源等為代表;

二是,儲能變流器廠商,陽光電源、固德威等為代表。

可以看出,

電池是儲能系統的靈魂,不可替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02 新技術湧現,如雨後春筍

儲能電池內部的分水嶺也在不斷演變。

鋰離子電池(三元鋰電與磷酸鐵鋰)起初在儲能電池被寄予厚望,然而三元鋰電由於安全性較差被政策抹殺。

2022年6月,國家能源局釋出《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徵求意見稿)》,明確將三元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從中大型電化學儲能方案中剔除,理由很簡單,就是這兩玩意太危險,老出事故。

建造大型的化學電池儲電站,考慮的首要因素變成了安全,能量密度以及成本都是都是次要因素。

另外,磷酸鐵鋰雖然效能尚可,但受制於“鋰”金屬的卡脖子與高價,在成本方面不佔優勢,比如,上游的碳酸鋰在9月中旬再破50萬元/噸,勢必抬高磷酸鐵鋰的成本。

追求價效比是資本的天性,電池玩家們早在就佈局磷酸鐵鋰電池的替代物了。

很快,鈉離子電池、釩電池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鈉離子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區別之處在於正極採用了鈉的化合物,目前其正極材料主要分為普魯士白、聚陰離子、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

釩電池,其全稱為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與鋅基液流電池、鐵鉻液流電池等同屬於液流電池的種類之一。

與鈉離子電池的區別,釩電池目前最大的用武之地是儲能領域,暫不涉及動力電池。

這兩種新電池在“熱管理”方面是強項,而儲能系統安全隱患往往是出自電池的“熱管理”環節,因此,憑藉“熱管理”的優勢,釩電池、鈉離子電池開始在儲能賽道嶄露頭角。

儲能電池,為啥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03 新老玩家相逢

儲能電池的老玩家是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代表的,比如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億緯鋰能等。

由於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有相近之處,這些老玩家轉身很快。

但,礙於磷酸鐵鋰電池的高成本,一些新玩家(不乏非上市公司)透過鈉離子、釩電池作為新的視窗去分食儲能這塊大蛋糕。

目前佈局鈉離子電池的企業,如下所示:

寧德時代,算是鈉離子電池的先行者,2021年釋出的第二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將突破200Wh/kg,第一代為160Wh/kg,預計2023年實現商業化,獨特之處在於,不光是用於儲能賽道,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還可與鋰離子電池混搭使用,用於動力電池搭載到電動汽車上。

中科海鈉,與三峽能源攜手合建全球首條鈉離子電池生產線,該公司的背後有華為站臺,華為是其第三大股東,持股13。33%,另有華陽股份及華陽集團共同持股15。53%。

欣旺達,儲備了鈉離子電池補鈉的方法、擁有鈉離子電池發明專利技術,公司已開展研發長壽命、高能量密度、高迴圈效能、新型量產工藝、低製造成本的鈉離子電池技術,將盡快實現公司鈉離子電池的大規模生產及應用。

鵬輝能源,公司的鈉離子電池使用磷酸鹽類鈉正極和硬碳體系負極,目前在測試階段,大概年底進入批次生產。近日,公司的儲能電芯GSP71173204F-280Ah獲得 UL9540A國際認證,為拓展海外市場奠定基礎。

派能科技,2021年開發出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產品並完成小試。

聖陽股份,處於樣品測試階段,還在研究複合材料在鈉離子電池中的應用,未形成鈉離子電池產品成品。

另外,山東章鼓、中國長城、新築股份、百合花等透過投資參與鈉離子電池的佈局。

佈局釩電池的則相對較少,典型的案例有以下兩家:

釩鈦股份,公司原名為攀鋼釩鈦,為體現跨界的決心,後更名為釩鈦股份,主營業務由釩製品、鈦製品和電力三大模組構成,釩製品佔據公司業績的核心,已掌握鈉化提釩、鈣化提釩等核心技術,憑藉4。26萬噸/年的釩製品產能,市佔率居全球第一。

山東海化,近期擬與液流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資設立山東液流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山東海化認繳出資1050萬元,佔其總股本的35%。

這家液流儲能公司有釩電池技術背景,有第三代液流電池技術和釩電解液、鐵鉻電解液技術以及相應的迭代研發能力,目前已有成熟的液流儲能電堆和電解液產品對外銷售。

目前儲能賽道的明旋律是擴產,各大玩家均在緊鑼密鼓搶佔市場;暗旋律是依然還在尋找更具價效比的技術。

從鋰到鈉,再到釩,在資本眼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儲能電池,為啥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技術層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