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焦樹德老先生:30味常見中藥的

  • 由 木木在養生 發表于 武術
  • 2022-09-22
簡介防風祛風解表,治全身疼痛效果比荊芥好,荊芥祛風解表發汗作用比防風強,常荊芥、防風同用

驢面板上有癬怎麼診治

30味常見中藥,焦樹德老先生精煉的畢生經驗之談,醫者患者均可參考。

1。麻黃

生麻黃髮汗解表效力大;炙麻黃髮汗力小,而平喘止咳效好。

麻黃可用於上半身水腫明顯的頭面四肢水腫,或急性水腫兼表證,如越婢加術湯(麻黃生石膏蒼朮甘草生薑大棗)加減治腎炎水腫;麻黃配熟地、白芥子、當歸散陰疽,消徵結,如陽和湯(麻黃白芥子熟地鹿角霜炮姜肉桂甘草)消散陰沮,痰核、流注結塊,故有“麻黃得熟地通絡而不發表,熟地得麻黃則補血而不膩膈”;麻黃配乾薑祛除深入肌腠中風寒之邪,治風寒痺症肢體疼痛。

注意:肺虛作喘、外感風熱、單鼓脹、癰、癤等均不用。

2。桂枝

溫經、祛風寒、活血通絡、助心陽、溫化水飲。配茯苓、豬苓、澤瀉、白朮、紫蘇、桑白皮、炙草治療水飲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腫;配瓜蔞、薤白、紅花、五靈脂治療心陽不振致的胸痺,常用於治療心功不全、心絞痛、心梗等。

桂枝有橫通肢節的特點,引諸藥橫行至肩、臂、手指,故為上肢病的引經藥。桂枝配薑黃,可治肩臂痛,治風寒痺症肩臂疼痛。

注意:陰血虛乏、素出血、身無寒邪、陽氣內盛者不用桂枝。

3。荊芥

風熱、風寒表證均可應用;配防風、當歸、川芎、蘇梗治產後受風;兼能清血分伏熱,理血止血。荊芥適用散全身風邪;荊芥穗適於散頭部風邪;荊芥炭適於止血,治產後失血過多和血暈症。荊芥去血中之風,故風病、血病、產後病常用;荊芥善治皮裡膜外及血脈之風邪,防風善治骨肉之風邪。荊芥穗引藥入腦,治腦血管病常加此藥。

注意:用荊芥期間禁食魚蟹、河豚、驢肉等。

4。防風

祛風解表,治全身疼痛效果比荊芥好,荊芥祛風解表發汗作用比防風強,常荊芥、防風同用。防風有明顯的祛風解痙作用,治療肝風內動、風痰上擾、破傷風等常於全蠍同用,增強祛風解痙作用;防風能入肝經氣分,用於肝鬱傷脾致腹痛、腹瀉的治療,如痛瀉藥方(陳皮白朮防風白芍);治療腸風便血,配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另外防風有殺附子毒、增強黃芪作用。

5。紫蘇

解表散寒用紫蘇葉(後下),行氣寬中用紫蘇梗;和胃止嘔用紫蘇(葉、梗同用),降氣消痰用紫蘇子。蘇梗還有理氣安胎作用;蘇葉芳香闢穢,祛暑化溼,解魚蟹毒。

6。羌活

治風寒表證,對身冷無汗、頭痛明顯顯效,尤對夾溼邪的感冒特效;近年常配獨活、桂枝、赤芍、紅花、威靈仙、防風、附子、知母、薏仁、松節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風溼熱、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羌活偏於祛上半身的風溼,善治脊、項、頭、背部的疼痛;獨活偏於祛下半身的風溼,善治腰、腿、足、脛的疼痛;羌活善祛散頭項背部風寒,桂枝善祛散肩臂手指風寒。

羌活常用治療上半身疼痛侯後頭部疼痛的引經藥,有治療“督脈為病,脊強而厥”特點,常用治脊柱病。

7。獨活

治風溼性關節炎偏於虛寒性者配伍桑寄生、川斷、補骨脂、威靈仙、牛膝、紅花、澤蘭、附片等,尤其對腰腿痛效好;獨活配細辛治少陰頭痛;獨活配牛膝、木瓜、蒼朮、地龍、五加皮、川斷治兩腿風溼痛,軟弱、行走困難。獨活外用於風溼痛、骨節痛,燻洗常與桂枝、透骨草、烏頭、當歸、紅花、防風、生艾葉同用。

注意:血虛頭痛、腎虛腰痛、陰津不足不宜用。

8。白芷

五大功效:散風、除溼、通竅、排膿、止痛。

善治各種頭痛,尤其前頭痛或眉稜骨痛,還治牙痛、胃痛、瘡瘍痛;白芷與細辛均治牙痛,細辛偏於治齒髓痛或夜間痛,白芷偏於治齒齦連面頰部疼,血虛有熱或陰虛火旺忌用,癰疽已潰宜少用,以免耗傷氣血。

9。藁本

善治頭頂痛,為治頭頂部疾病的引經藥,也治風寒侵入腰部而致腰脊冷痛。

羌活善治後頭疼,散太陽經風寒;白芷善治前頭痛、眉稜骨疼,散陽明經風寒;川芎善治兩側頭痛,搜少陽經風邪。

10。細辛

細辛有升浮之性,可用於頭面部諸風百疾。主要特點是竄透開滯的功效,開胸中滯氣,通肺竅,疏通關節,而治療咳逆上氣,寒痰喘嗽,眼風流淚,鼻塞不聞香臭,風寒痺痛等。

細辛可入肝、心、腎、肺四經。蠶沙也能通凝滯,偏於祛風溼滯於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細心主要搜風溼寒邪滯於肝腎而致的筋骨疼痛,對經久不愈疼痛常效果好。

獨活善搜腎經氣分伏風;細辛善搜肝腎血分風寒。

11。辛夷

治鼻病的要藥,治風寒感冒鼻塞配荊防、細辛、蒼耳子;治鼻炎配白芷、細辛、蒼耳子、菊花、雙花、川芎。蒼耳子也治鼻病,偏散頭部風溼,兼治風頭痛,辛夷偏散上焦風寒,開宣肺竅。細辛也辛通走竄,可通全身之氣,偏於入心腎兩經;白芷也芳香通竅,主要散頭面風寒治前頭痛、鼻塞。

注意:陰虛火旺忌用本品。

12。蒼耳子

祛風溼、通竅、散結功能,治面板病如各種癬、癢疹、麻風等。

另秋季採鮮蒼耳子,連莖葉切碎,水煮取汁熬膏,攤於布上,貼於肚臍及囟門,治療小兒疳積,肚大黃瘦,兩目少神,消化不良等,也可用膏貼瘰癧、癤瘡腫毒。

13。香薷

解表祛暑化溼,利水消腫。扁豆健脾化溼而消暑;荷葉升達清氣而消暑,香薷散風利溼濁而祛暑。

冬季傷寒表證用麻黃,夏季傷暑表證用香薷。

14。生薑

解表發汗,發散風寒,可用單味生薑切碎加紅糖煮湯治療風寒感冒。

生薑配半夏和胃止嘔,解半夏、南星毒;生薑汁可化痰止嘔治風痰口禁不語,風痰阻絡半身不遂配竹瀝汁。

生薑發散風寒、止嘔;乾薑溫中祛寒、溫肺化飲;炮姜溫經止血;煨姜治胃寒腹痛,和中止嘔,比干姜而不燥,比生薑而不散;生薑皮行水氣,消浮腫。

15。薄荷

為辛涼解表藥,常用治風熱感冒,頭暈頭痛,咽喉腫痛。具有發散風熱、清肝明目、還能消食下氣,消脹、除霍亂吐瀉作用。

薄荷、桑葉都常用疏風清熱,桑葉偏於涼血清熱,疏風明目;薄荷偏入氣分,富有辛涼解散作用。

注意:久病、大病之後,禁用薄荷,以免汗出不止。

16。菊花

疏風散熱,用於風溫初起治風熱感冒。

也是眼科常用藥,主治肝經風熱、目赤腫痛,兩目昏花,見風流淚,目生雲翳,常配黃芩、密蒙花、青箱子、草決明、木賊草、桑葉、蟬蛻等;菊花、薄荷均散風熱、清頭目,但薄荷偏於發散,辛涼發汗力量大於菊花;菊花偏於清肝熱,祛肝風,有兼養肝明目作用,菊花可常用,薄荷不能久用。

野菊花有清熱解毒治療疔瘡腫毒作用。

17。牛蒡子

辛苦性涼,散風除熱,宣肺透疹,清熱解毒,常用治療咽喉疼痛,與山豆根、玄參、桔梗、甘草、黃芩等同用;也可配銀花、連翹、苦參、歸尾、赤芍治療瘡瘍腫毒,促進癰結消散。

牛蒡子還有“利腰膝凝滯之氣”作用,配川斷、牛膝、用於腰膝氣滯串走疼痛。

18。蔓荊子

散風清熱,涼肝明目,治頭痛,最大的特點是能散頭部風熱而治頭痛,尤其對發於頭部兩側近太陽穴處頭痛,常與荊防、菊花、白蒺藜同用。

單用蔓荊子泡酒可治慢性頭痛;配養血祛風藥如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羌活、防風可治頭風頭痛。藁本治風寒頭痛,白芷治風溼頭痛,蔓荊子治風熱頭痛。蔓荊子偏於肝風上擾致眩暈頭痛,蔓荊子偏於風熱上攻之頭沉昏悶頭痛。

注意:對血虛而致頭痛、目痛忌用。

19。浮萍

辛涼發汗藥,輕浮升散,用於風熱表證,本品疏風散熱,善達肌表,常用治熱邪鬱於肌表而致麻疹不透者,與牛蒡子、蟬蛻、薄荷、葛根同用;也可治風熱癮疹(蕁麻疹等),還有宣肺利水、消水腫作用,用於全身水腫而兼發熱者,如急性腎炎水腫。

注意:體虛自汗者忌用。

20。蟬蛻

四大功能:發散風熱、透發麻疹、祛風解痙、退翳明目。

適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對兼有喑啞,咽痛者效好,配射干、胖大海、桔梗,適於小兒麻疹發熱疹出不透者,用蟬蛻散熱透疹,防熱毒內陷,配牛蒡子、銀花、薄荷、蘆根、葛根等。配防風、荊芥、浮萍、白鮮皮、赤芍治療風疹;用於破傷風,對高熱驚厥、顏面神經麻痺有祛風止抽、緩解痙攣作用,常與全蠍、鉤藤、蜈蚣、殭蠶同用。

適於風熱攻目之目赤目昏,目生雲翳之症;還可以治小兒夜啼,常在和胃、清熱、消食藥中加蟬蛻1。5-6克,往往收效。蟬蛻散風熱、退翳、透疹、祛風解痙;蛇蛻有小毒,善除風邪,亦善退翳膜,多用治面板疥癬、瘙癢與面板病。

注意:虛證及孕婦及無風熱者不用。

焦樹德老先生:30味常見中藥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