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比亞迪缺什麼?智慧化

  • 由 金融界 發表于 武術
  • 2022-09-17
簡介推薦關注智慧電車領域的“新三化”:智慧化:德賽西威、經緯恆潤、中科創達、華陽集團、復旦微電、安路科技、長光華芯、韋爾股份、兆易創新、北京君正、富瀚微、國芯科技、小米集團、芯原股份、伯特利、移遠通訊、舜宇光學電動化:斯達半導、士蘭微、聞泰科技

北方byd什麼意思

本文來自方正證券研究所2022年5月30日釋出的報告《比亞迪缺什麼?電動化龍頭的國產化和智慧化未來》。

比亞迪的對標是誰?

從電動車

視角看,比亞迪對標的是

特斯拉

從消費電子

視角看,比亞迪對標的是

富士康

從電池

視角看,比亞迪對標的是

LG電池

從半導體

視角看,比亞迪對標的是

英飛凌

比亞迪看似龐雜的業務背後,到底是怎麼樣的邏輯?

很明顯,比亞迪的業務佈局都圍繞著

電動化

這個核心,涵蓋了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

整車製造 + 電池製造 + 電控晶片製造 + 電機

看似“什麼都做”的比亞迪,

到底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智慧手機

比亞迪其實對標的是在

智慧手機領域硬體IDM一體化的

三星

我們將智慧手機分為三類廠商:

1、三星電子:硬體垂直一體化

2、蘋果:軟體垂直一體化

3、華米OV:生態橫向一體化

1)三星:半導體硬體全鏈路一體化:三星電子的DRAM、NAND、OLED顯示均是全球第一,攝像頭晶片全球第二、7/5/3nm晶圓代工全球第二

並且三星自建代工廠、電池廠、運營商裝置及晶片,實現了

真正的硬體IDM

。但是三星的作業系統及其內容生態來自於谷歌主導的Android。

2)蘋果:軟體OS+AP晶片一體化,雖然半導體部件大多來自於三星,但是蘋果建立了從iOS到MacOS,作業系統到系統級的編譯環境。

甚至到APP Store、音樂影片娛樂等全鏈條軟體-內容生態,這是蘋果最強的護城河,但是蘋果的代工來自於富士康,晶片製造來自於三星和臺積電。

華米OV:方案整合但生態一體化

,華米OV的硬體都來自於三星、臺積電等,OS都來自於谷歌,但小米開創了

橫向軟硬體協同

IOT生態的全新模式。

基於以上分析,那

比亞迪還缺什麼?

比亞迪缺一套智慧電車時代的"作業系統",

但是這個“作業系統”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軟體,

而是一套集成了

演算法OS + 算力 + 通訊基礎設施

的智慧化套件。類似於三星手機搭載的Android + ARM的SoC + 高通的BP。

由此得出兩個結論:

一、比亞迪缺“智慧化”

比亞迪在智慧化的佈局有三條路:

1、參考特斯拉,完全自研

演算法作業系統 + 算力晶片 + AI演算法訓練,但很明顯,走三星硬體IDM路線的比亞迪,智慧化並不是強項,外部合作應是最優選擇。

2、外購英偉達ORIN

等外部智慧化解決方案,英偉達作為智慧電車時代的MTK,提供了類似於Turnkey解決方案,將佔據智慧駕駛時代相當份額。

3、與華為智慧駕駛合作

:整合華為,這是與比亞迪合作互補短板的最佳解決方案。

華為HI作為

智慧座艙+智慧駕駛+智慧互聯

的全球龍頭,已經與多家車廠合作量產車型,實現其HUAWEI INSIDE,被整合,從而賦能國產電動車的智慧化,提供了三大解決方案:

1)華為完善且適配座艙場景的鴻蒙HarmonyOS智慧座艙HOS

2)華為全球領先的高階ADS無人駕駛平臺MDC+AOS作業系統

3)華為的智慧車控VOS+車雲協同+4D鐳射雷達+八爪魚自動駕駛平臺

但是除了智慧化還不夠,還缺一個底層的支撐:國產化。

二、電動智慧化的背後,是國產化。

我們的智慧電車研究框架的三個層次:

1、智慧化,

這是前臺,無人駕駛是智慧電車的最終形態。

2、電動化,

這是中臺,比亞迪是電動化的垂直一體化龍頭。

3、國產化,

這是後臺。

支撐了電動化和智慧化的根技術

在中美新格局下,無論是電動化晶片(IGBT、MOSFET、MCU、PMIC、碳化矽),還是智慧化晶片(SoC、DRAM/NAND、射頻、CPU、CPU、FPGA)都受制於由

美系裝置控制的晶圓廠。

強如海思的fabless也因為失去代工權而隕落,晶圓廠的國產化是目前智慧/電動化的命門,國產

半導體裝置/材料

是實現國產晶圓廠的基礎。再高的大廈也需要國產化的地基。

推薦關注智慧電車領域的“新三化”:

智慧化:

德賽西威、經緯恆潤、中科創達、華陽集團、復旦微電、安路科技、長光華芯、韋爾股份、兆易創新、北京君正、富瀚微、國芯科技、小米集團、芯原股份、伯特利、移遠通訊、舜宇光學

電動化:

斯達半導、士蘭微、聞泰科技、時代電氣、比亞迪半導體、東微半導、華虹半導體、中穎電子、雅創電子、納芯微、揚傑科技、宏微科技、思瑞浦、華潤微、新潔能、三安光電、山東天嶽

國產化:

北方華創、拓荊科技、華海清科、盛美上海、中微公司、芯源微、芯碁微裝、精測電子、立昂微、滬矽產業、中環股份、雅克科技、鼎龍股份、華峰測控、萬業企業、華懋科技、江化微、江豐、有研新材、晶瑞、安集科技

風險提示:

國產化進度不達預期

電動車銷量不達預期

智慧化普及不達預期

半導體缺芯或超預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