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 由 趣觀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11
簡介▲清代科舉皇榜(複製品)​南宋時期,朝廷明確規定進士考試共分五甲,如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考中的那一榜共錄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謝枋得為二甲第一,其餘為三甲、四甲、五甲

試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是什麼意思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在之前的文章中,子淵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唐代對科舉制所進行的全方位改革,今天咱們再來談談宋朝對於科舉制度所進行的創新與完善。雖然宋朝對於科舉制度的改造不如唐代那樣具有顛覆性,但宋朝同樣是科舉制度承前啟後的重要朝代,也是科舉制臻於成熟的朝代。甚至可以說,自宋朝創新完善科舉之後,直至清末正式下詔廢除科舉為止,科舉制在中國基本沒有任何本質改變。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唐代科舉場景繪畫

一、宋朝科舉怎麼考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順應趙普等人請求黃袍加身,於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北宋。在這一年,各地尚未統一,國家也處於半戰爭狀態,然而趙匡胤對於開科取士卻沒有絲毫懈怠,在百忙之中舉行了大宋王朝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總共錄取進士19人。關於進士人數,其實也有講究,自唐末五代以來,每科進士人數一般都控制在二三十人上下,大宋王朝的首次科舉又要為今後做出表率,因此本著寧缺毋濫的精神反覆挑選,最終選出了這19名佼佼者。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趙匡胤下詔再次舉行考試,這次進士更少,只錄取了11人。此後數年每榜進士大約都在十人左右,乾德四年(966年)最少僅錄取了六人,這在千餘年的科舉史上都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陳橋驛兵變舊址

趙匡胤為宋朝定下了善待文人的祖制,要求“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為籠絡文人士子,趙匡胤在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給主持科舉的禮部下詔,命其組織人手整理近十年及後周乃至後漢等國的舉子檔案,並統計歷經15次考試全部終場還未考中計程車子有多少人。禮部經過仔細核查,列出了以司馬浦為首共計106人的名字,趙匡胤體諒這些屢試未中計程車子著實不易,便下聖旨統統賜予進士出身。自宋朝起,此類進士就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恩科進士”,即皇帝開恩特賜的進士。趙匡胤這次“恩科”規模龐大,然而又不無道理——畢竟國家百廢待興,急需人才。由此不難發現其治國理政手段之高超靈活。此後歷屆“恩科”的規模有限,只涉及到極少數人,對科舉整體無礙。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宋太祖趙匡胤坐像

除去“恩科”這一特例,宋朝前期的常規性科考基本承襲了唐朝和五代做法,依舊是常科與制科兩大系統。“常科”即常設之科,除去最令人熟知的進士科外,還有諸科,如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明經、明法、明字等。各地舉子都是每年秋季參加鄉試,中鄉舉者於冬末匯聚到京城汴梁,等到次年開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國家級統一考試——會試。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古代貢院模型

二、宋朝科舉考什麼

所謂“九經”科,考的是唐朝所定下來的九部儒家經典;“五經”科則對應西漢時確定的五部儒家經典;“開元禮”科指的是唐朝政府組織修纂的一部大型禮書,可用作實用“禮學”的專科考試;“三史”科指《史記》、兩漢史書《漢書》與《後漢書》以及《三國志》,可以理解為史科的專科考試;“三禮”科是指十三經中的《周禮》、《儀禮》和《禮記》,即對禮學理論的專科考試;“三傳”科則是“春秋三傳”,即《左傳》、《公羊傳》和《榖梁傳》,是對經部史書的專門考試;“明經”與唐朝時類似,考察的全部經書,即傳統經學訓詁類的考試;“明法”科是法學知識專門考試;“明字”科則是字學素養考試。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榖梁傳》書影

自唐代以來,舉子和士人最看重的還是“進士”與“明經”兩科,兩科之中又以進士科為。原因其實非常簡單,中進士者日後仕途順暢樂觀,往往能夠高居宰輔重臣,明經及第的前途則顯得坎坷,能夠成為朝部高官的寥若晨星。至於其餘各小科,從名字上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過是主政官手下的刀筆文吏,很難進入權力核心。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宋仁宗趙禎畫像(區域性)

至於第二類“制科”,則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小範圍考試,此類考試可以追溯到漢朝的射策,唐代得以發展普遍,至宋朝時逐漸形成一些“常科”性質的制科,即經常重複考試的制科題目。比如宋太祖所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閒吏理達於教化”三科;宋仁宗所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通墳典明於教化”、“才識兼茂明於體用”、“詳明吏理可使從政”、“識洞韜略運籌帷幄”、“軍謀宏遠材任邊寄”等六科,這些都是自唐朝承襲而來。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今人仿建的宋朝皇宮

制科考試範圍雖然狹窄,但應試資格卻放得極為寬鬆。無論是在任官員還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相重臣舉薦參加相關考試,那些已經考中進士的人也可參加制科考試。北宋名臣富弼本想參加進士科考試,以進士身份步入仕途,不料赴考當年岳父晏殊擔任主考,為避嫌只能選擇參加當年的制科考試;蘇軾、蘇轍兩兄弟,本來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就考中進士,卻嫌名次不夠靠前,於是又參加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的制科考試,入第三等。據宋人郎曄考證,大文豪蘇軾考的應該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蘇軾雕像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科考題量眾多,完全不是隻答一張卷子就能考取功名的。以進士科為例,需要“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詩、賦、論三項,另外的“帖”全稱為“帖經”,即默寫經典中的段落;“墨義”即筆答經義,一般規定為十條。默寫經書叫“帖”是因為這類考試是將經典原文的前、後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間的某一兩句或某一兩行,讓舉子們把前、後文默寫補齊。除去“帖經”、“墨義”以外,還要回答“時務策”三條,此三項屬於附加專案,作用不大,但到明經科則顯得至關重要,幾乎是該科考試的全部內容,而這也是進士歷來看不起明經及第的緣由——明經考試靠死記硬背就能取得不錯成績,完全不像進士科那樣需要超凡文筆與才能。因為考題量大,不論是鄉試還是會試,舉子們都要在考場內“閉關”專心三四天,才能將所有內容盡數答完。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科舉考場復原

三、宋朝科舉創新完善之處

宋朝統治者完善了此前科舉的種種弊端,也確立了最佳的考試內容。與唐朝相比,宋朝科舉有許多創新變革之處,這些改變中,最值得肯定的當是以下四點:

第一,確定糊名制度。即將考生所填寫的姓名、籍貫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資料資訊全部密封,主考官與閱卷官進行評改時無法得知每張卷子為誰所做。宋初,請託、投獻風氣依舊,直至宋真宗時才開始採用糊名制度。當時有許多名臣儒生對此表示反對,最著名的就是范仲淹、蘇頌等人,他們認為糊名過於冒險,害怕平時聲名狼藉之人依此取得上佳的考試成績,從而步入仕途。這種擔憂不無道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實踐的證明,糊名制度最大程度保證了科舉的公平性。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宋英宗趙曙畫像(區域性)

第二,確立考試時間。唐朝科舉每年一考,國家為此需要動用龐大的財力、物力與人力。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定科舉為三年一大比,這個規定直到科舉廢除都沒有做過任何改變,古籍所載“大比之年”往往指代就是這年禮部舉辦的“春闈”會試以及之後的殿試了。 透過降低考試頻率,國家能夠省下大量人力及物力。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歐陽修雕像

第三,轉變文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歐陽修知貢舉,主持當年科舉,他向來厭惡無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於是在此次考試中他將延續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論之成理的“古文”。善於議論古今成敗之理的蘇軾、蘇轍兩兄弟,就是在此次科舉中佔了大便宜,順利脫穎而出,歐陽修也因此成為宋朝古文運動的“旗手”。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宋代官員審案場景繪畫

第四,轉變考試內容和科目。王安石變法措施中,對於科舉內容與科目進行了大量更改,“古之取士俱本於學,請興建學校以復古。其明經、諸科欲行廢黜,取明經人數增進士額。”意思是明經、明法等繁雜科目盡數廢除,只留進士一科,今後考試也只考經義,不必再考詩、賦。王安石給出的理由是,一個人從小寫詩作賦熟知音韻,對聖人之言卻知之甚少,在為官治世時勢必會缺少治國理民經驗。雖然明經等科最終並未廢除,但後世科舉不再考詩、賦而專考經義卻是由此開始的。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拗相公”王安石雕像

四、宋代科舉甲科與乙科的區別

唐朝科舉最初並無甲、乙兩科區別,從唐高祖武德年間到唐玄宗開元初年,所有進士都被稱為“乙科”,唐玄宗後來為彰顯文德才下詔設立甲科。終唐一代,“甲科”也只是進士科中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的代稱。宋朝前期的進士考試,甲科、乙科還都只是指代進士而言,而且甲科出身也不一定會優於乙科,如名臣張詠,乃是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進士乙科”,歐陽修之子歐陽棐、大文豪蘇軾中的也都是乙科。到北宋後期,甲、乙科就成了進士分檔的概念,即甲科為一檔,乙科為二檔,甚至還有第三檔的“丙科”。

承前啟後與漸臻成熟:試論宋代科舉改革完善及創新轉變

▲清代科舉皇榜(複製品)

​南宋時期,朝廷明確規定進士考試共分五甲,如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考中的那一榜共錄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謝枋得為二甲第一,其餘為三甲、四甲、五甲。《宋史·謝枋得傳》記載,“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除撫州司戶參軍,即棄去。”即謝氏本想登一甲高第,結果僅“中乙科”,內心不服,乾脆放棄功名。由此可見,南宋的“二甲”與“乙科”是等同概念,也是從這開始,官方沒有所謂的“乙科”叫法,只是民間還將二檔進士稱作“乙科”罷了。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又出現甲、乙科之稱,這次很容易區別:凡經過殿試的正規進士都是甲科,未經殿試的舉人都是乙科,殿試甲科又分為一甲、二甲、三甲。

參考資料:

《中國科舉史》《中國科舉史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