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思無邪——詩詞哪有那麼重要

  • 由 論語研習社 發表于 武術
  • 2022-08-18
簡介當然,這些知識放在知識極度匱乏、是個人就是文盲的孔子時代,還是很了不起的,孔子說學了詩最起碼還能認識好多花草魚蟲的名字嘛(這個最起碼的要求要比那些以炫耀為目的而學詩的人要高階多了)

笄可以組什麼詞語

思無邪——詩詞哪有那麼重要

圖片來源於網路

子曰: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註釋

思,思想,想法。邪,

跑偏,走邪路

白話文

】孔子說:

詩歌

三百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不要

走上邪路

講解

本章講的是孔子對待自己所編纂的詩集的態度。孔子教導弟子們要學詩,他說

“小子何莫學夫詩”?“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不知道該怎麼樣

發好言

,並且親自操刀編輯了被後世稱為經的《詩經》。

於是,後世的儒家學者們普遍的重視對詩的學習,甚至在唐宋時期政府還一度把作詩當成了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各種詩詞類的比賽、電視節目也是長盛不衰,

“國學家”們更是紛紛講學詩的好處,似乎詩詞就是國學中的國學,只要學好了就啥都不怕了。

其實,大可不必,詩詞的作用哪有那麼神奇?雖然孔子一直提倡詩的重要性,但我們也完全用不著就因此過高的估計詩詞的作用,因為孔子當時所說的詩和後世的唐詩宋詞完全是兩碼事。春秋之前的詩,類似於後世的文化典籍,也就是文字資料,特別類似於後世的

人文百科

,其主要的作用在於做好通識教育

。只不過現如今叫做

人文百科

書而在當時叫做詩而已。孔子告誡弟子們要學詩,其實是告誡弟子們要學好

人文,學好各種通識知識

為了方便弟子們學習(按照西周的禮制,孔子的很多學生是沒有閱讀國家典藏的資格的),孔子就從自己所閱讀到的尤其是透過各種途徑學到的所有詩中,選擇摘錄了三百多篇,作為日常教學的文字。所以說《詩經》只不過是一本教材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政治意義,更不代表當時有價值的詩只有三百零五篇。就像在當今這個時代,各種各樣的文字浩如煙海,而我們選進每個學段每個學期的教材中的文章,也就幾十篇而已,難道我們就能夠以此來斷定當今有價值的文字只有這麼多嗎?扯淡!

詩三百作為孔校長親自編纂的校本教材,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本通用教材,以至於被用了兩千多年還經久不衰。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孔師父的編輯功力實在是太深厚了,他創造了一個世界教材出版史上的奇蹟。不過,孔子對自己所編輯的這本教材並沒有更高的期許,他說,這本教材其實也沒什麼啦,假如用一句話來概括,無非就是讓人不要

跑偏

罷了。

《論語》中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詩只不過是

“文”的一種,地位和格調並一定比其他的教材內容更高階。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學詩無非是學習過程的開始,只是為了獲得情感滿足和知識滿足而已,而不在於做事水平的提升。子曰: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可見這本教材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開蒙,旨在傳授給弟子們當時共識範疇內的人文知識和精神,用當代的詞彙來說就是為了完成通識教育而已。

如果要把事情做好則要學習禮,如果還想更進一步,則要認認真真的學習樂。

詩三百就是這樣一種處在求知鏈最底層的文化資料,和後世流行的《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差不多,讀來朗朗上口卻作用有限,只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蠻不錯的教材。當然,這些知識放在知識極度匱乏、是個人就是文盲的孔子時代,還是很了不起的,孔子說學了詩最起碼還能認識好多花草魚蟲的名字嘛

(這個最起碼的要求要比那些以炫耀為目的而學詩的人要高階多了)

。漢代的東方朔就是這樣博學的一個人,他認識別人都不認識的一種小蟲怪哉,看來就是得益於詩三百。

《詩經》這本書假如放在今天,應該算得上是一部及其難得的研究先秦史的著作。只是除了專業人士和個人愛好者外,普通人實在沒有逐句精研的必要。既然這樣,那麼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詩呢?本文認為,對於普通人來說,背誦幾百上千篇的唐詩宋詞,實在沒有啥實際的用處,就像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

“茴”字有四種寫法一樣,只能作為炫耀的談資,很難應用到實際的做事中去。何況言情詩讀的多了,不但陶冶不了情操,修不了身,進不了德,還容易病化人的情感和意志,難道你真的相信林黛玉能夠做出什麼對人對世界有用的事業嗎?多愁善感是生活無憂的

才子佳人

們無聊時矯情的玩意兒,對於庶民而言毫無利惠,對於做事毫無用處。當然,對於愛好者以及能夠靠詩開悟的人

而言

,研究的再細緻再深入也是有必要的。所以,學詩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的跟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