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拳拳精粹】三才樁能和低樁一起站嗎?形意拳的功法程式是怎樣的?

  • 由 韋太極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10
簡介二、混元樁②:預備動作同圖1,十指向下、向後自然合攏變為勾手,意守丹田,意想將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兩胯,再向上通過後背到兩肩,行至兩肘,由兩手到十指發出(圖2)

三才樁能和低樁一起站嗎

形意拳分三大支派:山西、河北、河南。各形意支派在上百年的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各自的風格和體系,筆者現把河北形意大家朱國福傳授的練功樁法程式公佈於世。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朱國福乃筆者師爺,敝人恩師王樹田先生(已85歲高齡)乃朱師爺門下高足,是成都體院教授,專攻形意,川中習形意者大都出於其門。此樁練法是朱師爺傳於王師的築基功。

朱國福與形意拳樁功

形意拳的功法分為三部:一是樁功,二是行功,三是靜功。樁功是形意拳的第一部功法,透過樁功修煉“武心”,並可體驗力的產生和執行。練習此功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身體自然放鬆,思想入靜,沉肩墜肘;

2。頭頂項領,下頦內收,舌頂上顎,目視前方;

3。自然呼吸,面部放鬆,提肛塌胯。

一、混元樁①: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略內扣;兩臂慢慢上抬至與肩高,十指向上,掌心向前,五指自然分開,虎口張圓,兩肘下垂;兩腿微曲,足跟稍提起。兩眼平視前方,意守丹田,要有“武心”之威。“武心”起於兩足,發於四肢,意思是以意念將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兩胯,再向上通過後背到兩肩,行至兩肘,由兩手到十指。這時的感覺是:腳心發熱。然後從腳順兩腿往上到兩肩,慢慢行至小臂,發脹發熱,好像一股熱氣從兩手十指發出(圖1)。

二、混元樁②:預備動作同圖1,十指向下、向後自然合攏變為勾手,意守丹田,意想將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兩胯,再向上通過後背到兩肩,行至兩肘,由兩手到十指發出(圖2)。

三、圓抱樁:自然站立,成左丁字步。左腳向前邁一步(大約一腳長),呈虛步,兩腿稍曲,重心在兩腿之間略偏後。同時,兩手臂由身體兩側向上抬起,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掌心相對,五指自然分開,虎口要圓,停於胸前,呈抱球狀,兩肘不能抬起,兩眼平視前方。意守丹田,意想將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兩胯,再向上通過後背到兩肩,行至兩肘,經兩手到十指發出(圖3)。此為左式,右式與此動作相反。

四、臥龍樁:自然站立,成左丁字步,左腳向上邁一大步,全腳掌落地,重心在兩腳間。左手從腹前由掌變拳,外旋向前鑽出,拳心向上;右手停於腹前,拳心向下,兩腿略曲,兩膝內扣,兩眼平視前方。意守丹田,意想將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兩胯,再向上經後背到兩肩,由兩肘到兩手心發出(圖4)。此為左式,右式與此動作相反。

五、困龍樁:自然站立,成左丁字步,左腳向前邁一大步,順腳尖方向弓出(呈弓步)。同時,將身體前撲,右腿蹬直,塌腰。左手半握拳,拳心向上,收至左胯側;右手半握拳向前劃出,回小臂,將拳收至右耳根部。右肘前頂,頭左轉並前頂,目視左後方。意守丹田,意想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至兩胯,再向上經後背、兩肩,由兩肘到兩手心發出(圖5)。右式與此動作相反。

六、盤龍樁:自然站立,成左丁字步,左腳向前邁一步(約一腳半),腳尖外撇呈橫步,右膝放在左膝後,身體下坐並慢慢左轉。右手前按,掌緣向前,虎口向後;左手向左胯後按出,掌緣向後,虎口向前探出。兩眼順右手方向平視前方。意守丹田,意想兩足下之力沿兩腿後部上行至兩胯,再向上經後背、兩肩,由兩肘到兩手心發出(圖6)。右式與此動作相反。

七、三才式(即三體式):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頭要端正,兩腳跟靠攏,腳尖外展成90度,目視前方。右腳不動,左腳以腳跟為軸向右扭轉45度,同時身體右轉,兩腿慢慢向下彎曲,成半蹲姿勢,體重偏於右腿。左前臂經體前向上提起,左手停於胸前,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右前臂也隨之向上提起,右手蓋在左手背上(右手食指對準左手中指),兩肘微曲,目視前方。身體方向不變,左腳前進一步,兩腳跟前後相對,相距約兩腳半長,兩腿屈膝。掌心向前下方,五指分開,掌心內含,高與胸齊,右手後撤落於腹前,拇指跟節緊靠肚臍,手腕下塌,目視左掌食指尖。意守丹田,意想將丹田所產生的熱氣,經小腹下到兩腿再至湧泉;呼氣時,沿兩腿後部上行兩胯,再向上經後背到兩肩,由兩手到十指發出(圖7)。右式與此動作相反。在站三才樁時,應注意兩腿的重心分配:前腿四分力,後腿六分力。

練以上樁功,可根據個人體力來決定站樁的時間長短。每練完一個樁功,可適當地來回走動,以放鬆肌肉。經過一段時期的練習,就可以進行行功鍛鍊。行功包括五行拳、十二形和其它派生出來的拳路。透過各種拳路的演練,將修煉的“武火”發出去,既可健身,又有技擊功能。

這就是我師爺傳下的樁功大要細則。朱國福先生的功夫在當時的武林界有口皆碑,恐怕在他那個時代無有出其右者。但是,他卻得益於這一系統樁功打下的根基。望習者珍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