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 由 謝醫生講養生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06
簡介一日三餐民俗由來長期的遊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形成了食無定時、一次性食量較大的習慣,這對於按常規形式生活的人來說是無法適應的

在日語中晝食的意思是早飯嗎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一日三餐民俗由來

長期的遊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形成了食無定時、一次性食量較大的習慣,這對於按常規形式生活的人來說是無法適應的。如今,定居的生活方式也逐漸改變了牧民們的飲食習俗。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在漢代以前,中國是兩餐制:第一餐叫“朝食”(也叫“饔”),大體在上午九時左右進行,故這個時刻也叫“食時”。第二餐叫“飠甫食”(也叫“飧”),大約在下午四時前後進行,故這個時刻也叫“飠甫(晡)時”。

東周時期,貴族中間開始出現每日吃三餐的情況,莊子《逍遙遊》中就有“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的話。但平民在很長的歷史程序中仍是兩餐,陳直在《漢書新證》中有“漢代統治階級日三食,一般人民日兩食”的論證。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三餐制”,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基本進餐形式,並被認為是與人的生理狀態比較適應的方式。

合理三餐有益健康

“三餐制”的形成,使人體逐漸形成了進食方式上的條件反射,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生理功能。在每餐前,以胃為中心的消化系統都在這種反射的指導下作好了接受和消化食物的準備。這個過程像計算機程式一樣精確,胃、膽、胰、腸等器官把適量的消化液投放到要消化的食物中去,使機體得到足夠的營養。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如果飢飽無時、食量不定,這些器官既沒有準備好適量的消化液,又沒有適合接受這種變化了的量的容器,在被動的情況下勉強接受這種現實,疾病自然就要發生了。常見的病有急性胃擴張、胃及十二指腸穿孔、細菌性腹膜炎、腹瀉、痢疾、急性胰腺炎、膽囊炎等,嚴重的也會危及生命。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除參與消化、吸收的這些器官直接受到損傷外,飢飽無常還會累及心、腦等重要器官,使這些器官相對缺氧、缺血,造成人少氣無力、睏倦嗜睡、無精打采,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或導致糖尿病、膽石症、心臟病等疾患的發生。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國內有研究說,經常飽食是造成骨質疏鬆和短命的直接原因。年輕時長期飽食的人,年老時發生骨質疏鬆的機會明顯增加。而年輕時就注意節制飲食、一日三餐有規律的人,老年之後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含量增加不明顯,攝取的鈣就容易沉著於骨骼之中,患骨質疏鬆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美國科學家對老鼠進行的一項實驗研究表明,衰老和功能退化是高熱量飲食起作用的結果,而攝取低熱量飲食的老鼠更富於朝氣和活力,其壽命要比進食高熱量飲食的長50%。結論是“吃不飽更長壽”,這對人類也有啟示。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以“三餐制”為主要進餐形式,是在漢之後逐漸形成的。起初,早餐稱“寒具”,就是隨便吃點小食品,也稱為“點心”,包含“象徵性吃一點東西”的意思。至今,我國一些地區還把早飯稱為“早點”、“過早”,仍保留著古時的遺風。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中午飯是正餐,所以才稱“中飯”、“晝食”。晚飯比中午飯簡單些,因為飯後就要睡覺,不需要體力上的消耗,也就不需要過多補充食物了。

餐飲無度有害健康

蒙古族牧民“膳無定時,有即食;或以事冗,數日不食,亦無飢色;而久餓一飽,竟可兼數人之量”的飲食習慣,是長期遊牧生活造成的,他們的機體也逐漸建立起了適應,但對常人來說肯定是危害很大的。隨著牧民定居生活方式的逐漸形成,這種飲食習慣也在發生著變化,牧民的生存質量會在這種變化中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有國外專家提出,21世紀的飲食趨勢是一日五餐或隨想隨吃,這種形式更適應高強度、高效率從事腦、體力勞動者的身體需要,減少高消耗帶來的飢餓感、疲勞感,使人的生活更加輕鬆愉快。按照這種模式,機體對蛋白質的消化率將由現在的75%提高到85%,人體的新陳代謝需要建立起一種新的平衡機制。

一日三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不過,這畢竟還是一種設想,人體生理和社會實際能不能接受它,還是一個問號。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還是堅持一日三餐、科學進食好。

內容來源 溫長路 民俗風情話養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