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沒有超薄護翼,古人女子“不舒服”的那幾天怎麼辦

  • 由 大獅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04
簡介民國十七年,這家公司的衛生巾在街頭和報紙刊登廣告,胡適還在自己的雜誌《知識》上大讚西方“上等經布”的好處,並寫了一篇“女子例假布之研討”的文章

騎馬布是什麼東西

說起來,這事兒有十幾年了,一次隨朋友到薊縣山區旅遊。一個朋友不慎滑倒,頭被撞破,在一時找不到止血布的情況下,一名女生毫不猶豫地掏出一包衛生巾,撕破包裝一把拍在傷者的頭上,立時血就被堵住了。令我等鬚眉男兒不由得挑大拇指讚歎小小衛生巾之大用處,橫豎皆可用,實在妙不可言。

問題來了,古代女性沒有這種既輕便又方便的護理產品,她們“不舒服”的那幾天該怎麼辦呢?

沒有超薄護翼,古人女子“不舒服”的那幾天怎麼辦

古人很斯文的,將“大姨媽”稱之為“月事”,這個名字自然且和諧,本來就是一月來一次的事兒。 但由於古人對於生理知識的匱乏,因此對於“大姨媽”有所偏見,甚至將其跟“血光之災”相聯絡。

在原始部落時代,女性若來了“月事”,便會被隔離在部落之外,以避免給部落帶來厄運。著名的醫師李時珍,曾在名作《本草綱目》中警告男性同胞,女子之月事所產生的汙血,會損傷男子之陽氣,告誡男子需謹慎要遠離,不要沾到碰到。

沒有超薄護翼,古人女子“不舒服”的那幾天怎麼辦

事實上,李時珍的這番話並不靠譜,沒見過有哪位男性同胞因為沾染了這玩意兒而走黴運的。當然,信則有,不信則無,全憑個人來判斷。

既然阻擋不住每月都來,那就想方設法讓自己儘量不要太邋遢,弄得到處都是固然不雅。於是古人憑藉其智慧,發成出一種技術含量不高但比較實用的“黑科技”,那就是——“月事布”,也可以稱為“月事帶”或“騎馬布”。

沒有超薄護翼,古人女子“不舒服”的那幾天怎麼辦

由於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加之封建禮教的各類影響,月事布並不會進行公開銷售,而多為母女相傳。我小時候住過大雜院,院裡有個大嬸大大咧咧,多次將自己的“騎馬布”(我們這裡的稱呼)掛在門口晾曬。當時我還小,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有個經常逗我的老頭一說,我才知道用處。其實那時候都已經是90年代初期了,已經有了衛生巾,她還用這種老物件兒,也真夠老土的。有一次,有個同住大雜院的小子發壞,從玻璃廠拿了些玻璃纖維偷偷放在她晾曬的那塊布上。那位大嫂為此罵了好幾天,走路都不能好好走了。

沒有超薄護翼,古人女子“不舒服”的那幾天怎麼辦

月事布各有特色,一家一樣,有些十分講究,繡上各類圖案,也算一件藝術品吧,只是不能登大雅之堂。儘管各有特色,但形狀構造大同小異,將一塊乾淨的棉布做成十公分寬的長條形狀,中間部位兩側加寬,類似於衛生巾的防側漏護翼。兩頭各有一條細長的繩子,用於系在身上之用。正中間有個小口袋,可以充填一些類如草木灰之類的物品,起到吸水、殺菌、除溼之效用。

用完一次,只需將裡面的草木灰換掉,帶子洗乾淨晾乾後,重新充填即可。當然,除了草木灰之外,還有許多可用之物,比如棉花、紙張,有些富裕的人家會用棉布等物。

沒有超薄護翼,古人女子“不舒服”的那幾天怎麼辦

清末之時,洋人帶來了衛生棉,美國金佰利克拉克公司在1920年,首次在天津開設了衛生棉廠,生產出最早的衛生巾。民國十七年,這家公司的衛生巾在街頭和報紙刊登廣告,胡適還在自己的雜誌《知識》上大讚西方“上等經布”的好處,並寫了一篇“女子例假布之研討”的文章。大力提倡月事用西洋經布,便溺用西洋衛生紙。但無論胡適等人再怎麼叫好,那也只是富人的日用品,窮人實在沒這麼講究。真正普及衛生巾,也只是近二十年的事。

好了,陋文一篇,就此打住,這篇文章權當科普文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