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噓,這場話劇正在練習

  • 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武術
  • 2022-04-13
簡介改十次劇本構思呈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主題這部實驗話劇以“手機”“紙巾”“毛線”“長椅”生活中常見的幾件實物為載體,透過不同的故事,去呈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主題,沒有“湊”情節,沒有“審美疲勞”,輕輕鬆鬆走進觀眾的內心世界

毛線什麼網路詞

噓,這場話劇正在練習

噓,這場話劇正在練習

隨著黑暗中亮起的一束光,12位演員時而站在臺上,時而走到觀眾席。坐在兩側的20位觀眾,近距離觀看話劇,感受“親密無間”的觀演關係。

這就是近日在溫州市文化館群星劇場上演的實驗話劇《這是一個練習》。

改十次劇本構思

呈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主題

這部實驗話劇以“手機”“紙巾”“毛線”“長椅”生活中常見的幾件實物為載體,透過不同的故事,去呈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主題,沒有“湊”情節,沒有“審美疲勞”,輕輕鬆鬆走進觀眾的內心世界。

“看似演員演得很輕鬆,觀眾看得很帶勁,其實我們創作的過程並不輕鬆,甚至面臨‘流產’。”這是該劇的發起人兼導演楊媛媛接受記者採訪,開腔說的第一句。

“為何?難在哪?”記者不禁問道。楊媛媛拿出劇本給記者看,標題《這是一個練習》後面備註:第十稿。

《這是一個練習》源於上海戲劇學院的範益松教授給溫州各縣(市、區)文化館戲劇幹部、溫州市民星劇社社員(溫州市民星劇社成立於2014年6月,招募了我市一批有專業功底,熱愛話劇表演的90後、00後演員,目前成員人數為100多人。)上的一期戲劇表演培訓課,課上他們開始以演“活”物件作為練習,各自即興發揮。沒想到,課程結束後,他們覺得意猶未盡,紛紛有了繼續“練習”下去的念想。於是,溫州市文化館戲劇幹部楊媛媛迅速組建了“練習·創作人員”群,讓大家“認領”了自己要演的“物”,並開啟“激情碰撞”“火花四濺”的集體創作模式,文成縣文化館戲劇幹部金麗娜和來自永嘉縣文化館的戲劇幹部吳雲芳當晚就拿出了她倆一起創編的物件藤椅的劇本。

幾天後,導演楊媛媛拿到了集體創作的第一稿劇本,並召集大家進行第一次坐排。坐排中,執行導演尤舜發現各分劇本都是單一的個體,沒有內在的關聯,於是主動請纓重新寫了一稿。“我們寫的你不滿意,但你寫的我們也看不懂,更不要提接下來如何去演了。”大家看了尤舜寫的劇本,邊搖頭邊唸叨“不懂”兩字,排練也由此陷入了僵局。

出現僵局就需要有人去打破,市文化館的戲劇幹部王增光和演員陳冠宇就是打破僵局的人。他們加入了編劇的隊伍,和尤舜一起重新分析了《手機》《紙巾》《毛線》《長椅》幾個分劇本,同時將演員的想法進行了融合,並活用了諸多關鍵詞與經典臺詞,最終使得幾個分劇本有了巧妙的關聯。

《手機》關鍵詞:進化、抗拒、依賴,經典臺詞:他們在網路上熱烈地表達自己,可當彼此坐在一起,卻又尷尬窒息。他們輕易地出讓了思考的權利……

《紙巾》關鍵詞:宿命、完整、不完整。經典臺詞:我好像,沒有完成被抽取、擦拭、丟棄,我的生命似乎是不完整的。但我,即使是不完整的,我也覺得挺好的!

《毛線》關鍵詞:旅途、錯亂、剪刀。經典臺詞:只有聆聽自己的聲音,才能織出與眾不同的圍巾!

《長椅》關鍵詞:小黃、鐵皮盒。經典臺詞:什麼是短暫?如何界定短暫?短暫指的是時間嗎?

《練習》在這樣的創作基礎上開始了,演員也在“絮絮叨叨”中傾訴了真實的情感,用心講好每一個故事。

“切換”角色“摳”細節

尋找合適的語言表達與細節呈現

劇本基本確定後,參與《這是一個練習》話劇的演員,聚在一起開始自由發揮,有意思的保留下來,不滿意的推倒重來。

他們中有來自溫州市各縣(市、區)文化館的戲劇幹部,有來自溫州市民星劇社的社員。他們在排練時以獨特的方式,打破了單一的舞臺空間,“物”的身份和舞臺空間可以隨時切換。他們一遍遍揣摩“手機”開啟的動作是用手合適還是用腳合適?“毛線”是用多彩的還是用單色的,是用粗的還是細的,包括如何去繞,如何用剪刀去剪的動作?一對老夫妻坐在“長椅”上,老爺爺應給老奶奶帶什麼“下午茶”?在各自“靈感庫”搜尋中,結合平日的體驗,不斷找合適的語言表達與細節呈現。

有人說,此次表演中“葉子”塑造得最美。“參與此次話劇,我‘演’的是一片樹葉。雖然只是一片小小的葉子,但是每一次出現要貫穿於故事中,要讓觀眾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生命的厚重。這對於我來說是極難的一次挑戰,”今年“紅舞鞋”獎獲得者張銘詩談及此次的演出,有著深刻的感受。

為了讓自己展示的肢體語言能帶領觀眾思考人生,讀懂人與物的細微情感變化,她與編導尤舜一次次“對戲”,一次次“摳”舞蹈動作,最終達到了滿意的呈現效果。“‘葉子’的出現,讓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有了留白的時間與空間,沒有快速打斷意猶未盡的感覺。”編劇兼導演王增光評價了張銘詩展現的舞蹈在話劇中的價值與意義。

又有人說,此次表演中演員陳冠宇是最繁忙的。他既要參與編劇的工作,又是角色最多的演員,分別擔任了《毛線》《長椅》裡的主角。在不停地“切換”角色中,他感受到了“趕戲”:“毛線這個道具,演出前幾天才確認,幾個小時候才到貨;文字也是改了又改,最後上臺還即興創作,多加了點‘戲’。”

演員、創作人員、觀眾

不捨得離場,圍成“圈”暢談

當《這是一個練習》落幕時,演員+創作人員16位與20位“挑剔”的觀眾都沒有捨得離場,圍成“圈”暢談。

“這部話劇反映的是人間眾生相,舞臺上呈現的‘暗黑調’也很高階,不足的是與觀眾的互動還不強。”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方汝將一邊讚賞一邊指出不足。

“希望《這是一個練習》能繼續‘練’下去,演下去。這次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主題,以後可換個更值得探討的話題。‘練習’多了溫州原創的話劇也就會越來越火。”一位姓陳的女士緊接著說。

“當這次演出還沒結束時,我就已經感受到了眾人的不捨。回想排練期間經歷的種種,就會明白劇中的那一句臺詞:那些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復一日,會在某天讓你明白堅持的意義。當然,我們會一直期待公演的那一天。”楊媛媛笑著說道。

暢談結束,很多人不約而同地翻開《這是一個練習》的簡介,讀簡介上寫的幾行字:這只是一個練習,原創的劇本,每個人都是這個劇的創作者。我們全情投入這一個個物間裡,我們都是紙巾、毛線、長椅、樹葉、手機……我們在這些純粹卻有厚度的物件上發生著與生命、靈魂有關的故事。

《這是一個練習》帶給觀眾的不是“時間的迴圈”,而是閃耀的人性溫暖,情感上的共鳴。□瀟瑜/文 圖由溫州市文化館提供

編輯: 沈睿|責任編輯:徐瓊峰|監製:黃作敏

【來源:溫州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