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覺得自己沒帶好孩子,總是內疚怎麼辦?

  • 由 幸福山學堂 發表于 武術
  • 2022-04-07
簡介這位媽媽的問題背後的內在看法是,我把孩子帶好的標準就是孩子學習要好,能給孩子好的建議,能影響孩子,帶孩子玩的時候有新意

女孩為什麼怕光腳

在各種育兒理論的轟炸下,媽媽們常常感到內疚,總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麗霞曾在一個講座裡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覺得自己沒帶好孩子,總是內疚怎麼辦?

疑問:

總覺得自己沒把孩子帶好,總是有內疚感怎麼辦?

這位媽媽提的問題是經常覺得自己沒把孩子帶好,主要是指孩子學習不好,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好的建議,影響不了孩子,陪伴孩子玩時沒有什麼新意,總是有內疚感,怎麼辦?

第一,想想情緒來自哪裡?內在看法還是外部事件?

我們先看看情緒來自哪裡?它是由外部事件和我們的內在看法共同引起的。

我們先來看看孩子

學習不好

沒有好的建議

影響不了孩子

沒有什麼新意

這些,我們認為是真實發生的外部事件,還是我們對外部事件的評價?

可以說這位媽媽講的這些事情,既包括了外部發生的事件,也包括了這位媽媽自己的評價,比如說孩子學習不好,那是不是孩子的考分也許沒有達到某一個標準,或者說沒有達到媽媽的期望。無論是某一個標準還是媽媽的期望,都是我們的內在看法。

那外部事件是什麼呢?外部事件就是孩子的實際考分,這是一個外部事件。再比如說沒有好的建議,那麼沒有好的建議,這件事情是什麼呢?就是可能孩子是需要我們給到一些建議,但是我們的建議可能沒有起到協助孩子解決問題的作用。

所以,這位媽媽對自己產生了一個評價——我沒有好的建議去幫助孩子,這個評價是不是也是一個內在看法?

第3個就是影響不了孩子,那這個影響不了孩子,我們聽上去就知道是比較籠統的,我們不知道具體發生的事件,這是媽媽對自己的一個看法。

第 4 點就是沒有什麼陪孩子玩的時候沒有什麼新意,那麼陪孩子玩沒有什麼新意,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外在事件,還是一個內在看法?仍然是一個內在看法。

由此可見啊,引起這位媽媽內疚的情緒體驗的,是這位媽媽的內在看法。總是有這種感覺,怎麼辦呢?我們已經明白這種感覺是由我們的內在看法引起的,所以我們要檢視我們自己的內在看法。內在看法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它們是我們內在看法的來源之一。除了經驗以外,還有非常多的來源,讓我們形成我們自己的內在看法。

說一個我自己的經歷。有一天我聽一位老師講課,這位老師講的也是家庭教育的內容。我上這個課是什麼感受?就是著急,憤怒,聽不下去的感覺。為什麼?因為這位老師一直在課程中營造著父母的焦慮,她在不斷

講父母做的如何如何不對,然後孩子就變成了怎樣怎樣。孩子的什麼行為是由於父母做了什麼引起的等等。

覺得自己沒帶好孩子,總是內疚怎麼辦?

我對這些內容實在太熟悉,非常反感營造父母焦慮的講課方式。現在有太多的媒體,包括所謂的一些心理專家,都在營造著父母的焦慮感,內疚感,我們不知不覺受到這些媒體的影響,讓自己更加焦慮。

這位媽媽的問題,實際上就受到了這些媒體的影響。這位媽媽的問題背後的內在看法是,我把孩子帶好的標準就是孩子學習要好,能給孩子好的建議,能影響孩子,帶孩子玩的時候有新意。因為達不到這些專家給的標準,所以覺得內疚,認為自己沒把孩子帶好。或許,這位媽媽還在心中譴責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檢視完內在看法的來源,我們要做什麼呢?

第二,若是內在看法引發的情緒,檢視我們的看法是否合理?

我們要看看這些內在看法是否合理。比如說,孩子要學習好,這當然是我們的一個期望,但是如果要孩子學習好才能證明我是一個好媽媽,才能證明我把孩子帶好的話,我們是不是把孩子當作我們完成目標的一個

**

工具

**

?這樣的標準是否合理呢?如果不合理,我們要摒棄這些看法。

第三,擴充我們的知識。

然後,我們要擴充我們的知識,例如讀書。我能立刻覺察出專家在營造焦慮感,是因為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學習當然是我們擴充我們的知識儲備一個重要的方法。還是拿學習成績這件事來看,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我們就會知道,影響學習的因素是非常非常多的。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就評價父母做得不夠好,是非常不科學不客觀的。所以,

**

育兒先育己

**

。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越廣越深刻,我們就越能在保持開放的同時鑑別資訊,避免焦慮和內疚。再比如說,沒有好的建議,影響不了孩子,跟孩子玩的時候沒有什麼新意,是不是仍然可以從學習中汲取營養?當我們的知識儲備更豐盈,可能我們給到孩子建議,就會更有效一些,可能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就會更大一些,可能我們也會變得更有創意一些。

小結一下,當我們感到內疚時,我們要尋找一下這個內疚的來源是什麼?在這個問題中,是否受到了我們自身內在看法的影響?那麼我們要如何改變內在看法呢?一是檢視其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我們就要摒棄掉。二是學習,擴充我們自己的知識儲備。

第四,如何應對外部事件?

至於外部事件引起的情緒困擾,我們可以想辦法改變外部事件,比如改變他人、改變環境,改變自己。每一個改變,都不容易。具體的還要看具體情形是怎樣。

所以,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我知道媽媽們很想知道如何讓孩子學習好一些,以後,我們再專門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