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 由 白山專欄 發表于 武術
  • 2022-04-04
簡介暈輪效應往往產生於自己對某個人的瞭解還不深入,也就是還處於感、知覺的階段,因而容易受感覺的表面性、區域性性和知覺的選擇性的影響,從而對於某人的認識僅僅專注於一些外在特徵上

如何安全地弄暈一個人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絡在一起的,但是隻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社群營銷諮詢【 白磚家】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的全部,有且只有以下三種方法

要想看清一個人,就要扯下他的光圈。——愛德華·桑戴克

【理論解析】

暈輪效應又叫光環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他的心理和行為品質。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即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因為某個人突出的特徵而隨意和給對方下結論。比如我們看到對方身上有一個突出的優點,我們就會被這個優點所迷惑,認定對方是一個完美的人,身上幾乎沒有缺點;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同樣,如果我們看到對方身上有一個明顯的缺點,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以為對方身上沒有任何優點,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壞人。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認為熟悉的人大吃一驚:原來他是一個這樣的人,我以前怎麼就不知道呢?其實並不是你不知道,只是你僅僅看到了他最為突出的一面,並沒有看到他的全部。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所以,在真正瞭解了這個人之後,你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這就好比我們站在一盞燈的前面去看燈後面的東西,我們只能看到燈光,卻看不到燈光後面的東西。因為我們的眼光被燈光給擋住了,甚至眩暈了。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在人際交往,一旦陷入“暈輪效應”,將會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兩個不便之處:

(1)難以真正瞭解對方,以偏概全。

(2)難以客觀、公正地評價對方。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因此,在人際交往過程當中,我們要懂得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價,全面地去了解對方,這樣才能真正正確地解讀對方,給自己一個全新的認識。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操作務實】

19世紀俄羅斯偉大的詩人普希金從七八歲就開始寫詩,一生寫下了大量的不朽詩篇,被尊為“俄羅斯文學之父”。遺憾的是,這位富有天才的詩星,僅僅活了38歲。而他的死,是與他的愛情悲劇聯絡在一起的。而之所以出現愛情悲劇,就是因為普希金陷入了愛情的“暈輪效應”而不能自拔。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普希金的愛人娜坦麗,出身貴族,善於交際,外貌漂亮出眾,有“莫斯科第一美人”之稱。他倆喜結良緣,真可謂“郎才女貌”。許多人為他有一個天仙般的美麗妻子而羨慕不已。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然而,不幸也就在這裡。因為,普希金之所以娶娜坦麗為妻,愛的是她的漂亮的外貌;而娜坦麗之所以願意嫁給普希金,是因為他有金錢和聲譽。至於他們之間的思想、志向、道德、情操,那簡直是天壤之別。普希金致力於俄羅斯文學事業,娜坦麗卻一味追求著跳舞、交際、陶醉於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而對普希金孜孜以求的文學事業卻絲毫不感興趣,不管也不問。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著耳朵說:“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臺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也正是這一點,讓普希金在面對愛情的時候,被娜坦麗的美麗所迷惑,最終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和分寸,併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運用要點】

在普希金的心目中,漂亮的女人就一定是賢惠的、有著非凡智慧和高貴品格的,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這其實就是“暈輪效應”的影響。無論是在為人處事還是人際交往中,一旦受到這種效應的影響,便會產生一系列的阻礙。那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如何做才能不被“暈輪效應”所影響,才能瞭解到別人的全部呢?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1。去除遮掩性,抓住對方的本質。

有時我們抓住的對方的個別特徵並不反映對方的本質,可我們卻仍習慣予以個別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體,勢必牽強附會地誤推出其他特徵。隨意抓住某個或好或壞的特徵就斷言這個人或是完美無形,或是一無是處,都犯了片面性的錯誤。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比如我們常見的,青年戀愛中的“一見鍾情”就是由於物件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往往對思想、情操、性格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處都視而不見,覺得物件是“帶有光環的天仙”,樣樣都盡如人意。同樣,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對一個人印象欠佳而忽視其優點的事,舉不勝舉。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2。去除表面性,對對方進行深入瞭解。

暈輪效應往往產生於自己對某個人的瞭解還不深入,也就是還處於感、知覺的階段,因而容易受感覺的表面性、區域性性和知覺的選擇性的影響,從而對於某人的認識僅僅專注於一些外在特徵上。有些個性品質或外貌特徵之間並無內在聯絡,可我們卻容易把它們聯絡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就必有另一特徵,也會以外在形式掩蓋內部實質。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滿面,未必面善心慈。簡單把這些不同品質聯絡起來,得出的整體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3。去除彌散性,公正客觀地看待一個人。

對一個人的整體態度,還會連帶影響到跟這個人的具體特徵有關的事物上。成語中的“愛屋及烏”、“厭惡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暈輪效應彌散的體現。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韓非子·說難篇》中講過一個故事。衛靈公非常寵幸弄臣彌子瑕。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病了,他得知後就連夜偷乘衛靈公的車子趕回家去。按照衛國的法律,偷乘國君的車子是要處以刖刑(把腳砍掉)的。但衛靈公卻誇獎彌子瑕孝順母親。又有一次,彌子瑕與衛靈公同遊桃園,他摘了個桃子吃,覺得很甜,就把咬過的桃子獻給衛靈公嘗,衛靈公又誇他愛君之心。後來,彌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寵幸了。衛靈公由不喜愛他的外貌而不喜愛他的其他品質丁,甚至以前被他誇獎過的兩件事,現在也成了彌子瑕的“欺君之罪”。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暈輪效應:想了解別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生活智慧】

為了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很多人學會了“偽裝術”,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包裹起來,而將虛無的一面表現出來,或者將自己一個特點無限放大,以至於遮蔽了自己的其他特點。要想看清這些人的本質,瞭解到他們的全部,就要善於撥去這些無限放大的暈輪,看到背後的真實的一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