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面對老人四種心理“頑疾”,親友晚輩巧作化解

  • 由 二三里資訊延安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13
簡介這種“遷回戰術”雖然不能解決直接矛盾和主要矛盾,但透過分散老人注意力的方式變相幫助老人尋找到除了兒子以外的生活重心,某種程度是在重建老人的晚年生活方式

怎麼才能順老人心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責任感逐漸下降,情感控制能力變弱,宜人性(即讓別人變得愉快的能力)也在下降。老人要是脾氣大了、氣兒不順了、說話老嗆人……都是正常的。這種變化實際上與身體變化相輔相成。作為身邊的親友特別是晚輩,要接受這樣的現實,同時,也要學會應對和化解老人的心理頑疾。

老人:愛逞能

親友:旁敲側擊

很多老人熱心腸、好面子,平時社群裡有啥事找他,代收快遞、除草殺蟲、監督文明衛生習慣……來者不拒。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還不好意思說,生怕被人低看,但總這樣確實對身體有損傷,咋辦?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王大華:面對倔強的老人,我們首先要檢查自己是否低估了老人的能力。相當多的老年人身體和心理的狀態非常好,沒有必要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相反,允許他們施展能力並承認他們的成就,會更好地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其次,要格外照顧老年人的自尊。不要和老人正面衝突,那樣只會讓老人更渴望證實自己的能力給你看。

面對老人四種心理“頑疾”,親友晚輩巧作化解

讓老人有機會提供經驗並得到肯定,“揚長避短”是一種可行方式。“揚長”就是發揮自尊心就可以得到滿足,“避短”就是讓其避免力不能及的事情。同時,再加以適當的勸解,老年人就不會勉強自己做力不能及的事來維護自尊了。即使對有點落伍的老人,兒女也不要對他們的意見表現得不屑一顧,應肯定他們的一些想法。當他們在新事物面前顯得有些侷促時,不要不耐煩,應鼓勵他們嘗試。

老人:難溝通

親友:放棄“抵抗”

一個朋友說她婆婆“每頓只炒一個菜,可是買保健品一次六七千也不心疼”,但凡她要求多炒一個菜,婆婆甚至氣得流淚,說:“我不吃,我吃點鹹菜就行!”

電影《地久天長》編劇阿美:我們沒有經歷老人們所經歷的貧窮饑饉、匱乏,沒有像他們過去那樣,為了吃上一頓飽飯而窮盡所有智慧和體力。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侷限,受困於閱歷、經驗和記憶。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人形成了自我認同,他會忠於那個被認同了的自我,忠於他的記憶和經驗。背叛自我才是最大的難題,這是人之為人的悲劇,然而不也正是人的可貴之處嗎?生活是一個悖論,我們不可能完美解決一切矛盾。我們唯一能做的,也許是尊重這個記憶,而不是無情掃蕩他們的生命經驗,執著地要求他們按我們的意願來生活。

老人:總賭氣

親友:巧借東風

老王受不了退休前後一些前同事的“兩副嘴臉”,賭氣,不再出門了,但拒絕了社交之後,他把火都一股腦撒在老伴和子女身上,家裡誰勸都沒用,咋辦?

心理諮詢師喻進:要解決老人退休後的心理落差,找到過渡良好的前輩提供建議是最穩妥而見效的。早兩年退下來的老同事、老朋友、老領導,最能感同身受,往往能透過現身說法、“以老帶新”的方式讓老人找到“同類”,從而不會讓老人產生被拋棄、被邊緣化和被無視的消極情緒。最好再能由退休“前輩”帶著他們儘快融入新的社交圈,如退休幹部群、老年大學或其它興趣愛好群等,這樣一般可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相近相溶”的化學反應就能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相類相信”的心理效應,從而開啟心結,讓工作和退休後生活實現“無縫銜接”,保有不劣於此前的社交頻度和自身價值感。

面對老人四種心理“頑疾”,親友晚輩巧作化解

老人:偏見深

親友:迂迴戰術

李奶奶以單親媽媽的身份養大了兒子,心裡最牽掛的就是兒子。誰知兒子偏找了個自己看不上的兒媳,從婚前到婚後沒事就挑刺,逢年過節一旦有見面的機會她總能把場面搞得尷尬不愉快,家庭關係非常緊張。

心理諮詢師喻進:打破固有偏見很難,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更可行。不妨給老母親報個老年大學,找老姐妹一同出遊,聯絡當年的老同學組局聚會……生活一下子忙起來,有這麼多活動要組織參與,有這麼多人要交流互動,精力自然不再在兒媳身上挑刺。這種“遷回戰術”雖然不能解決直接矛盾和主要矛盾,但透過分散老人注意力的方式變相幫助老人尋找到除了兒子以外的生活重心,某種程度是在重建老人的晚年生活方式。換一種方式填補老年人心理和情緒落差,也許比強硬解決直接矛盾要更見效。

MN

面對老人四種心理“頑疾”,親友晚輩巧作化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