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國醫大師方和謙:立法用藥應重視這“六字訣”

  •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07
簡介我們一起看方老的詳解——方老臨證治病重視保胃氣,存津液,並常告誡我們人以胃氣為本

胃氣衰敗髒氣將絕是什麼意思

國醫大師方和謙:立法用藥應重視這“六字訣”

▲方和謙 國醫大師

胃為水穀之海,後天之本,在中醫學看來,保胃氣、存津液,應當予以重視。首屆國醫大師方和謙認為,中醫治病的原理,是以脾胃為本。百病皆可因脾胃虛而生。若脾胃受損,則使百藥難以施用,五臟六腑難以榮養,而諸病叢生。方老在立法用藥方面,尤其重視

“保胃氣,存津液”

。我們一起看方老的詳解——

方老臨證治病重視保胃氣,存津液,並常告誡我們人以胃氣為本。方老說:胃這個臟器像個袋子,主腐熟消化,司新陳代謝。所消化之物由胃入腸,故胃氣以下行為順,脾氣以上升為順。脾升則水谷之精得以輸布,胃降則水谷之糟粕得以下行。脾胃的升降,維持著人體氣機升降出入運動,故脾胃合稱“後天之本”。

《內經》有“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及“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記載。《傷寒論》中“凡病,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論述也體現了人以正氣為本。邪正交爭,只要正氣不敗,就可以扭轉病情。

“人病脈不病曰生”,從脈學體系來說,也是很重視胃氣的,其表現在“緩脈”上。“緩”為脈象和緩均勻,是正氣不敗之象(脈弦緩、脈浮緩)。“人有根本,脈有元氣,故云不死”(《難經·十四難》);“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診脈要重視緩脈,重視尺脈。透過三部九候可判斷預後,識別真元時,脈學理論也值得借鑑。實際上是證有定型,脈無定體,隨人而異。

國醫大師方和謙:立法用藥應重視這“六字訣”

脈無定體

脈浮者病在表,可用麻黃、桂枝解表。如張仲景所說發汗用麻黃湯;脈浮弱者,外證未解,可發汗,宜用桂枝湯;發汗後脈沉遲,桂枝新加湯;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人的素質不同,又脈無定體,故感冒病證不都是浮脈,但均需解表藥,並因人而宜。辨證立法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靈活又機智。

辨證

有是證用是方,有是法用是藥。辨證需準確,稍有差錯,就藥不對證,使病人受損。

《傷寒論》全書共397條。著名傷寒大家陳慎吾曾指出:《傷寒論》397條,也可作397個病人看待,也可作為一個病人看待。由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衰竭。由表及裡,病情演變後為“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病好了,是有元氣。“凡病,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仲景此條提示了“扶正”的重要意義。《傷寒論》書中沒有任何一條提示“保胃氣”,但提示“若亡津液,必自愈”。胃者水穀之海,後天之本,要注意保胃氣,存津液。同為表證,實人病表發其汗,虛人病表建其中,扶正祛邪,即立方本意。

方老認為中醫治病的原理,是以脾胃為本。百病皆可以因脾胃虛而生。脾胃受損,則使百藥難以施用,五臟六腑難以榮養,而諸病叢生。因此,方老治病用藥極為重視“保胃氣,存津液”。提出“治傷寒注意存津,治溫病重在養陰”,“大病體虛,要重在培中”的觀點。不但視養陰保津為治療外感熱病的重要原則,同時在治療內傷雜病時也極為重視養陰存津,保胃氣。指出“保胃氣,存津液”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治療大法。俗語說:“大病必固脾胃。”不管是什麼病,只要食慾好,就能延長壽命;沒有食慾,就意味著衰弱,胃氣已敗,胃氣已竭,後天之本就不能繼續,故治病的原理也就是“治胃氣為本。”治病方法是“五味入胃,各歸所喜”,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以藥之一氣之偏,治人之一氣之偏。保胃氣,存津液,調節陰陽是一切治療的大法。

方老臨診先辨“胃氣”之有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如患者食慾良好,二便正常,脈象從容緩和有力,是有胃氣的表現,即或有病,也抵抗力強,預後良好。若患者厭食、食少、久洩、面黃、消瘦、久病出現呃逆頻頻,脈見無根等,均是胃氣衰敗的表現,預後差。其次方老選方用藥注意時時處處顧護胃氣。

對體壯者,以祛邪為主,祛邪既是保護胃氣,邪氣去,胃氣即可通暢。胃氣虛弱,則宜補養,後天滋生有源,中氣得復,疾病才有轉機。不管五臟中何髒虛,都不忘以胃氣為本。如中氣虛弱者,常用參、芪、術、草、棗之味以補之,佐以神曲、陳皮使之補而不滯;中焦虛寒,老年人體肥,運化不足者,乾薑溫之,佐以山藥、玉竹、石斛以防剛燥之性傷胃;溼盛者以薏苡仁、茯苓、蒼朮以燥之;中脘氣滯者,以佛手、香櫞、陳皮理氣不傷陰;胃陰虛有熱者,以沙參、石斛、知母清之;熱去而胃燥者以玄參、麥冬、玉竹潤之。

國醫大師方和謙:立法用藥應重視這“六字訣”

總之,方老“保胃氣”用藥原則可歸納為:

①用藥量宜少,藥味不宜過多。

②苦寒敗胃、腥膩重濁之品儘量不用,很少應用黃芩、黃連、龍膽草、夏枯草等藥,或是以酒芩代黃芩,以減少其苦寒之性。

③口感不好、難以下嚥的藥物儘量不選,如白殭蠶雖然能開音、祛風,但也因其味苦而棄用。

④對於危重病、疑難病患者,從調理脾胃著手,使中氣得復,邪氣自去。

⑤在補益劑中加入陳皮、木香等靈動之品,防其滋膩礙胃。

⑥每每於方劑之中加入炒谷芽、生稻芽、焦神曲等以助運化。

⑦初診或急症,可每日1劑,一日三服或四服;對於複診病勢已緩或慢性病,應視具體情況,服3劑停1天或服2劑停1天或隔日1劑,目的在於“緩緩胃氣”,把藥物對胃氣的影響降到最低。■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