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谷歌“產品倫理師”:技術是如何綁架人們內心的?

  • 由 36氪 發表于 武術
  • 2022-02-28
簡介我們不妨設想一下這樣的未來:在我們進行所有操作的時候,手機介面都會顯示“麻煩指數”,告訴你完成該操作會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從而讓使用者自主選擇,而不會白白浪費時間

酒吧魔術手怎麼玩的

編者按:手機依賴症現在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會得手機依賴症?難道真的是我們的自制力不強嗎?你有沒有想過,有的時候問題也許出在那些設計App的人身上?本文作者曾經是魔術師,現在是谷歌一名產品“哲學家”、“倫理師”,專門研究科技在道德層面的正確使用。他在文中抨擊了各大社交媒體和科技公司過度榨取使用者時間精力的“不道德行為”。

我是一名研究科技如何利用人類心理弱點的專家。因此,我近三年一直在谷歌擔任設計倫理研究員,我的關切所在就是設計出能讓人們的思想免遭挾持的產品。

當我們在使用一項科技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樂觀地去關注它對我們所做的貢獻。但是,我接下來想要告訴你的,恰恰與之相反。

科技是怎樣利用我們的弱點的?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讓一個人明白自己被騙比騙人還難。

我之前當魔術師的時候,學會了如何利用別人的心理弱點。魔術師在忽悠人的時候,突破口通常是觀眾視線的盲點、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邊邊角角、各種弱點以及侷限性。只要掌握了這一點,魔術手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影響觀眾。一旦你知道了觀眾的這個神奇“按鈕”,玩弄觀眾就好比彈鋼琴那麼簡單。

產品設計師就好比“玩弄”使用者的魔術手。他們會玩弄你的心理弱點,搶奪你的注意力,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騙術一:讓你誤以為“掌控了選單,就掌控了選擇。”

西方文化的基礎是建立在個體的自主選擇和自由之上的。我們成千上萬的使用者都會捍衛我們做出“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點:在這些選擇的上游,是選單。而這些選單是我們一開始就不能去選擇的。

魔術手的行騙手段恰恰如此。他們會制定選單,讓觀眾陷入幻覺、誤以為自己能夠做出自由選擇。殊不知無論觀眾怎麼選,最終的贏家都是魔術師自己。

當一份選單拿上來供我們選擇的時候,我們很少會問這樣的問題:

“選單上有什麼?”

“為什麼我有這些選項,而沒有其他選項?”

“設計選單的人,他們的意圖是什麼?”

“這些選擇能夠滿足我最初的需要嗎?還算說,這些選擇僅僅只是用來迷惑我的?”(比如超市上琳琅滿目、堆積如山的牙膏)

谷歌“產品倫理師”:技術是如何綁架人們內心的?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星期二晚上,你和一群朋友在外面一邊逛一邊聊天,正想著換一個地方接著聊。你打開了Yelp(美食推薦App)搜尋附近的餐飲場所,看到一堆酒吧可供你選擇。於是你們這群人開始各自掏出手機,盯著螢幕仔細對比,想要找出那家酒吧最好。你們看了很多酒吧的圖片,比較了各自不同款式的雞尾酒。這個時候,這份選單還依然與你們這群人的想法相關嗎?

這些酒吧其實不失為好的選擇,但問題是,Yelp在一開始就制定好了選單,把你們最初的問題從“我們要到哪裡接著聊天”偷換成了“哪家酒吧的圖片看起來不錯、有好看的雞尾酒?”

谷歌“產品倫理師”:技術是如何綁架人們內心的?

更嚴重的問題是,你們這群人已經陷入了幻覺,認為Yelp上的選單就是你們的全部選擇。你們只顧盯著手機,卻完全忽視了手機以外的世界:街對面的公園裡有一正在演奏的樂隊、街道的另外一邊有流行藝術展覽館,供應小吃和咖啡。這些明明都是不錯的選擇,卻沒有出現在Yelp的選單裡。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科技無孔不入:資訊、大小事件、要去的地方、交友、約會、求職……問題是,科技在這些領域當中給我們提供的選擇越多,我們就會越信賴手機,認為手機是我們解決一切大小事情的最佳工具。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所謂“最佳”的工具並不代表著它能讓我們擁有最多的選擇。但是,當我們盲目相信手機上的App時,我們就容易忽略這兩者的差別,不管幹什麼都完全依賴於手機:

“今晚誰有空出來玩?”——我們傾向於找那些最近在手機上聊天的一小撮朋友

“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我們傾向於開啟手機的新聞推送

“那位單身帥哥/美女可以跟我約會?”——我們傾向於在手機上刷Tinder(交友軟體),而不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聚會當中去結識朋友

‘我必須回覆這封郵件。’——我們傾向於機械的點選“回覆”按鈕,而不是真誠地與人溝通交流

由於受手機App的影響,我們每天早上醒來開啟手機看到一堆通知,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些都是我們昨天錯過的事情”。

科技透過制定我們可以從中選擇的選單,挾持了我們認知選擇的方式,並把我們原來的選擇頭換成一些新的選擇。但是,如果我們越仔細觀察這些選擇,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他們並不符合我們的真實需要。

騙術二:把老虎機塞進萬千使用者的口袋裡

那些熱門App成功的秘訣,就是把自己變成老虎機。

老虎機在美國的利潤比棒球、電影和主題公園的總和還多!老虎機讓人上癮的訣竅就是“間歇性隨機獎勵”。

我們平均每天看手機150次。為什麼?這150次都是我們有意為之的選擇嗎?不是的,我們之所以頻繁看手機,也是因為這種“間歇性隨機獎勵”。技術人員在涉及App的時候,為了讓使用者上癮,會把使用者的每一個行為都與一個隨機獎勵相連線。手機App就像老虎機,當你拉動它的“手柄”時,你可能會得到一次匹配、一次抽獎機會,也可能什麼也得不到。當獎勵不確定性達到最大程度,使用者的上癮程度也提升到最大了。

掏出手機時,我們在玩“老虎機”,看看有什麼通知。

更新郵件時,我們在玩“老虎機”,看看有什麼新郵件。

用手指耍手機瀏覽Instagram時,我們在玩“老虎機”,看看接下來會有什麼圖片。

在Tinder上向左劃、向右劃時,我們在玩“老虎機”,看看是否配對成功

但其實,不管App還是老虎機,他們的出現純屬偶然。並沒有什麼惡毒的企業會故意把你的郵箱設定成老虎機一樣使人上癮的工具:就算數億人都檢視郵箱,而裡面空空如也,那麼也沒有人會贏利。蘋果和谷歌的產品設計師的初衷也不是把手機做成老虎機。

但是,科技公司卻有義務改善設計,讓手機的各種推送更加可預測,從而減小這些“間歇性隨機獎勵”給使用者帶來的影響。比如,他們可以鼓勵使用者規定自己在特定時間檢視手機,讓新訊息的推送只在他們檢視手機這段時候出現。

騙術三:利用你“害怕錯過重大事件”的弱點

各種手機App會讓我們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錯過什麼大事件,都會感到心神不寧。如果我們使用者成功被“洗腦”,認為這個App推送的訊息不可錯過,那麼就很難去取關或是解除安裝該頻道——因為我們生怕錯過什麼。這時候,App就贏了。

因此,我們才會訂閱一大堆根本沒空看的公眾號、(萬一錯過了什麼重大事件怎麼辦?)、加一堆從未說過話的好友(萬一漏掉了他們的重要訊息怎麼辦?)、在交友軟體上瘋狂地新增好友(萬一錯過了哪個帥哥美女怎麼辦?)、不停使用社交媒體(萬一漏掉了什麼重大新聞跟不上好朋友的進度怎麼辦?)

谷歌“產品倫理師”:技術是如何綁架人們內心的?

但只要我們仔細分析這種擔憂,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杞人憂天,因為我們的精力實在有限,不管怎麼樣都錯過許多所謂的“重大事件”。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不妨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取關那些多餘的公眾號,就會發現我們擔憂的事情實則並不會發生——那些我們都不看的東西,又怎麼會稱得上“錯過”呢?

騙術四:社會讚許

沒有人可以抵禦社會讚許的誘惑。我們都需要來自他人的肯定、歸屬感或是被人感激。這些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動力。但問題是,現在我們得到的社會讚許幾乎都來自各種手機App。

臉書有一項功能,可以識別照片人臉,給相應的使用者打標籤。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一群人出去合照,你給朋友打了標籤,朋友會收到通知,被詢問是否也要給你打回標籤,禮尚往來。

但是,當你看到朋友也給你打了標籤的時候,你誤會了。你以為他們是有意而為之,但其實他們基本上只是無意識地回覆了臉書系統的通知而已:“您是否要為該好友打標籤?”。漸漸地,我們的認同感會越發來自這種社交媒體:比如一個好友隨意的贊或轉發。

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這種虛假的社會認同的免疫力是不一樣的。其中,青少年是最脆弱的一個群體,很容易認為社交網站上的互動就是他們所有認同感的來源。因此,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一旦產品設計師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騙術五:禮尚往來

你幫了我一個忙,我就欠了你一個人情。

你說“謝謝”,我就必須說“不客氣”。

你給我發了郵件,我不回覆就是沒禮貌。

你關注了我,我回關那就是沒禮貌。(青少年尤其在意這點)

這種禮尚往來的心理與社會讚許的效應相類似,都是科技公司早就盯準了的我們的軟肋。

其中,領英在這方面是最“壞”的一個社交軟體。領英希望人們儘可能地創造禮尚往來的義務,因為每一次使用者的回覆、對他人技能的認可,都必須要在領英的頁面上才能完成。在領英,當你收到好友申請,你以為別人是主動新增你的,於是不由得認為對方對你感興趣。

但是,事實證明你想多了,那只是領英系統的自動推送而已。對方主需要點一個鍵,就會發送許多好友申請。這就是領英的一大盈利方式:創造成千上百個禮尚往來的需求。

科技巨頭們正是利用我們這一弱點,不斷地用各種訊息推送來干擾我們的日常生活,從中獲利。在未來,他們應該有義務儘量減少這種推送,還應該成立相關的獨立機構對他們進行監控,防止他們濫用使用者的心理弱點。

騙術六:自動推送、自動播放的無底洞

手機App從來沒有停止過向我們輸送資訊,儘管有時我們根本就不想看。

康奈爾大學的學者 Brian Wansink 在一次實驗中把一個人的碗換成了“無底碗”,喝湯的時候,這個碗會自動盛滿,看起來就像永遠喝不完。後來,他發現用了這個碗以後,人們攝入的卡路里比平時多了73%。

谷歌“產品倫理師”:技術是如何綁架人們內心的?

臉書、Youtube和Netflix也運用了這個竅門:一個影片播放完以後倒數幾秒,會自動播放下一個影片,使用者根本沒有機會自己選擇是否要播放。這些網站可能會宣稱“這麼做只是為了讓使用者更方便地看影片”,但其實他們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獲取更多使用者的停留時間,這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騙術七:強行打擾使用者

科技公司們知道,如果一個通知是強項推送到使用者眼前,他們就會更有可能去處理這一項通知。

因此,像Messenger(臉書的聊天程式)等的聊天軟體都善於強項打擾使用者:好友給你傳送一條訊息,當你看到以後,聊天介面會自動顯示“已讀”,因此好友已經知道你“已讀”該訊息,這時你就會迫於壓力而選擇儘快回覆。

騙術八:捆綁式設計

手機App恨不得你瀏覽所有資訊之前都必須先登陸他們的頁面。比如:當你想瀏覽臉書今晚的事件的時候,你必須要先登陸臉書內部系統的新聞推送才能進行檢視。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應該制定網路“權利法案”,規範設計標準,讓使用者在瀏覽資訊的時候不需要登陸各種繁雜的賬號。

騙術九:讓你的選擇變得麻煩

設計手機App的人會極大地簡化他們想讓你進行的操作,同時又會讓那些他們不想你進行的操作變得極其麻煩。比如,《紐約時報》的退訂流程非常麻煩。使用者無法簡單地點選“退訂”按鈕。《紐約時報》會給你傳送一條郵件,你必須要在指定的時間撥打郵件上的指定電話號碼才能完成退訂。

谷歌“產品倫理師”:技術是如何綁架人們內心的?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這樣的未來:在我們進行所有操作的時候,手機介面都會顯示“麻煩指數”,告訴你完成該操作會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從而讓使用者自主選擇,而不會白白浪費時間。

騙術十:埋伏在使用者的盲點背後

使用者無法預判一次簡單的點選會帶來什麼後果,於是這一點也被科技公司利用了。許多App會“誘惑”使用者點選一次,然後再讓使用者點選一次,從而沒完沒了地搶佔使用者時間。

比如,旅遊推薦平臺TripAdvisor邀請使用者打分的時候,會先讓使用者點選“你給幾星?”,隨之而來的便是一份長達三頁的調查問卷。

原文連結: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