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當下百強房企CEO的7個決策點

  • 由 潘永堂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22
簡介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專案本身和巨頭差不多,價效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什麼虎不成反類犬

【老潘說】今天老潘聊聊

房企“對標學習”

這個事。

有個段子——所謂成功,

普通成功靠個人努力,巨大成功靠強大敵人,頂級的成功,眼裡沒有敵人只有朋友

,且始終能博採眾人之長融於一體,學習反思力極強,最終帶領企業越做越大。

鉅變時代,善於學習很重要,個人如此,組織更如此!

房地產是超喜歡對標學習的一個行業,

早年萬科物業學SONY、後來客戶細分學帕爾迪、公司治理學香港匯豐,到如今奮鬥者學華為……萬科一路成長都在對標。

反過來,在房企過去20年市場化征途中,“標杆房企學習”是一種浪潮,中小房企一度出現——學習萬科好榜樣,學習中海好榜樣,到學習龍湖、碧桂園、旭輝,乃至當下學習中梁、新力等快速成長的房企,應該說,

這種學習的積極性是值得點讚的。

但今天老潘強調的是——成長型房企,

沒有結合自身、內化自己、破解自己發展關鍵問題的“對標”學習可能是一種損耗,甚至學虎不成反類犬,害了自己。

中小房企如何學習標杆房企,老潘也強調三點;

第一、要懂標杆,讀透標杆。

從學習角度而言,一切房企的優秀模組都可以學習,

但學習一定要學透,不能光看標杆的模式、打法,更要看標杆房企優秀打法背後的階段、前提、初心、看當時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

,即在什麼背景、前提、問題下的針對性打法,而不是學表面、搬來制度流程機制文件,簡單抄襲移植,這樣大半都見效不佳。一句話,學標杆,首先要對標杆做法做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二、要做自我匹配性的診斷,抓本質。

大道是相通的,但

房企階段不同、能力不同,平臺不同,打法也會不同

別人好的打法,

可能是“你之蜜糖,彼之砒霜”

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也可能會殺死你

比如在三四線,2019年房企都在撤離,但碧桂園卻始終堅守三四線,因為碧桂園的三四線依舊有“肉”吃,但你學碧桂園堅守三四線,可能湯都喝不到,所以,人貴有自知之明很重要,房企更是如此。

其三、更務實、更適宜性的學習落地和迭代。

不是標杆牛就學標杆,而是帶著企業自身發展的關鍵棘手問題去找標杆,找到標杆後,還要

結合

自己身材量體裁衣的學習、選擇性修剪的學習。

鞋子是否合腳?

腳是知道的。

而後過程中評估覆盤非常關鍵,邊實踐邊修訂邊評價效果。

的確,標杆學習,過去行情好、機會多,風口強,大家戰略都是“快跑”策略,打法其實大部分都趨同,所以彼時,房企對標學習,的確是一種相對靠譜的快速成長捷徑。

比如彼時的高週轉玩法的全行業普及,比如越來越多黑馬房企加槓桿的規模衝刺。

但最近2年,不同房企在地產新週期下,對行業認知、個人能力與發展階段、既有資源平臺都逐步開始“分化”,在這種背景下,

簡單的標杆複製可能效果不佳,他人蜜糖,可能成你之砒霜。

尤其是這些年百強房企湧現出一些“標杆式做法”、“超級IP式”做法和一些比較流行的戰略模組,這些做法對房企做大做強和路徑很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否合適你?是否依然適合當下調控樓市?是否需要量體裁衣……這需要你重新審視和判斷,對此,明源君總結了當下房企做大做強,可能面臨的7個關鍵戰略的判斷,老潘特別分享。

作者:王恆嘉

決策1:中小房企,

是否也要高度標準化?

為啥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專案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

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

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房企只有十幾個專案,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

這些專案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

房企規模突破200億,專案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

,總部領導想

關注

到每一個專案,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專案,讓他們各自為戰。

作出這個選擇有一個大前提——

即專案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總部對其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

但等到專案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透過標準,抓大放小、掌控關鍵事項。

區域、專案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的好處是更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專案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專案很難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最終,

雖然標準化的專案只有75分,但加上規模、成本、品牌等因素

,其價效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專案本身和巨頭差不多,價效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專案的房企來說,每個專案都是企業的戰略!

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專案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專案。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決策2:

成長風險兼顧,槓桿到底加還是減?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

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

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

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

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

30

強、50強、百強。

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專案也能賺錢。

那麼透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真的不

建議

再加財務槓桿了。

(這是現金為王的時代),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決策3:

還能

把產業、商業當“拿地幌子”嗎?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秘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

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

政府

的選擇。

地方

政府

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

政府

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

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

比如上海有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決策4:

到底該不該繼續選擇三四線?

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之所以複雜,可能在於2個方面:

1、你所討論的三四線,和別人所說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2、別人在一二線、三四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明源君要明確的是,因為“因城施策”,一二線、三四線的政策性週期輪動,已經結束了。

最近2年,之所以大家對“一二線”、“三四線”的感覺天差地別,選擇大相徑庭,就是因為各自所說的,其實不是一回事。

這裡面至少有3個區別:

差別1:專案地塊位於三四線,和專案客群位於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一二線限購、限價,周邊三四線卻不限。

如果能夠把周邊三四線的房子,賣給一二線的顧客,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在幾家標杆房企內部,地塊除了按所在區域分之外,還有另一種分類:目標客群。

一家房企在三四線的地塊可能佔70%,但目標客群三四線的地塊只有40%。

也就是說,有

30

%的專案,雖然地在三四線,卻是要賣給一二線的客戶的。

2、經濟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浙江、江蘇等地,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到了2、3萬以上,而且近幾年有快速上升的過程,這和一些均價只有幾千的三四線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品牌房企在三四線的第一次收割,和非品牌房企的跟進,不是一回事

在均價6000的城市,品牌房企第一次進入,做500套2萬每平的豪宅,可能秒光。

可非品牌房企如果跟進,卻可能賣不出去。

一方面是品牌不夠,另一方面高階客戶已經被收割殆盡,幾年以後才能成長起來。

4、別人在三四線、一二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某巨頭當年重兵三四線,主要是怕在一二線和其他巨頭正面競爭,規模衝不上去,又看到三四線還有政策紅利,才下沉的。

而等到自身實力具備,目前就又重兵一二線了。

所以,這家巨頭佈局的戰略轉變,是以自己為主的,而不是以政策為主的。

決策5:

住宅溢價,配套該不該多做?

住宅配套帶來房價高溢價的案例很多!

阿那亞的配套業態豐富,包括酒吧、馬場、水上運動中心,酒店、各種商鋪、圖書館、禮堂、小醫院、食堂等等。曾有開發商老闆來阿那亞參觀,偷偷問

馬寅“這麼多配套,得賣多少房子才能拿回來啊?”

馬寅無語,因為阿那亞的大量配套就是要長期自持賺錢的。

住宅小區做多少配套,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2個:

1、 配套本身能否帶來溢價;

2、 配套日後的運營,到底能賺錢,還是需要補貼?

前期,因為有社群和配套,

阿那亞的房子賣到周邊房價的3倍,仍然被瘋搶。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

2018年阿那亞整個社群服務方面的收入大概是4.5億,2019年預計可以做到6到8億。

六期、七期全部建完以後,整個阿那亞未來的服務產值,應該做到10到15億之間,

到時候可能就有3千萬到5千萬的利潤,就真正轉型成服務業了。

同樣名動天下的烏鎮雅園,也是在最初規劃設計中,就有大量配套的。而這些配套,同樣給專案帶來了溢價和銷售的速度。

作為賣房的幌子,和未來打算靠運營賺錢,這是2種完全不同的想法。

你是否有投入,有多大的投入,客戶是能感覺到的。

決策6:

輕資產也不錯,但你有能力沒?

輕資產比較代表性的模式,是小股操盤、代建,等等。

有房企老總表示,他覺得輕資產很虧。

比如,一個專案,有10億利潤,如果100%股份就有10億,20%股份卻只能得到2億。

明源君認為,他說的也有道理,但是覺得“虧”有3個前提:

1、你的融資能力大於開發能力

,所有開發能力範圍內的專案,都可以100%自行投資。

2、即使加了槓桿,

你的融資成本仍相對較低,不至於消耗太多可能的利潤。

3、你佈局廣泛,有絕佳的抗風險能力,無懼區域調控。

可是,這3點,對於很多房企來說,並不成立。

如果融資能力不夠,或者槓桿加得太高,財務成本太高,那麼,所佔股份越多,付出的財務成本越多,不一定能賺錢。

而如果規模還不夠,佈局範圍比較窄,一旦遇到區域調控,現金流很容易出問題。

對於小股操盤者而言,則有三重身份可以獲得回報:

❶股權投資者,比如一個專案投25%,就有對應的回報;

❷募集基金時作為GP獲得管理費;

❸作為操盤手獲得專案管理費、技術服務費、超額回報獎勵等。

這三者加起來,實際並不少。

所以,到底是輕資產還是重資產,核心是看:

你家房企,到底是金融能力強於開發能力,還是開發能力強於金融能力。

如果開發能力強於金融能力,輕資產是加“合作槓桿”的最佳模式。

決策7:

到底該不該做多元化?

房企多元化,也是個老話題。

到底能不能做,已經有答案,目前很多房企多元化已經成功了。

現在的核心是:你家房企該不該做多元化。

多元化無非2個方向:

1、在地產生態鏈上,向上下游出發做產品、服務,利用原有的地產平臺,孵化上下游業務。

2、另起爐灶,做另外的行業,地產本體只提供資金、人員支援。

其中,第一條路,走通的關鍵,可能在於原房企是否有一定的規模,孵化相關業務的平臺夠不夠大。現在已經上市的幾家物業巨頭,可以說,都是孵化成功的。

至於第二條路,確實很難,因為最終的盈利模式,就是你所進入行業的盈利模式,你是和該行業原有的巨頭互相競爭。

而你可以利用的,只有原房企的資金、人員的專案管理能力、空間的改造能力。但這條路一旦走通,前途無限。

復星的多元化是公認成功的,復星董事長郭廣昌日前在2019中期業績釋出會上說: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很難的,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非常難的!

如果容易的事情,回報也是低的,沒必要我們去做。

END

專注地產30強之變

地產總裁內參

努力為地產總裁提供“建設性、啟發性”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