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 由 邑人電影院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19
簡介看起來快要成功的酒精計劃隨著四人對酒依賴成癮,藉口歡慶般放縱失控,致爛醉如泥倒地不省人事而宣告失敗

疏狂對什麼

本文作者:嬰月

這部電影絕對與丹麥人息息相關,影片中丹麥國歌及丹麥人人都會唱的安徒生詩歌《我出生在丹麥》出現頻率極高。

影片結尾出現“獻給艾達”,艾達是導演19歲的女兒,本來安排在《酒精計劃》中飾演馬丁的女兒。遺憾且萬分惋惜,艾達在電影開拍前意外身亡。於是導演為了女兒堅持拍完《酒精計劃》,並決定將電影改得更積極向上。

以下寫我的淺顯情緒向的觀影感受:

我會多次提到“活力”一詞,想將“憂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送給馬丁同湯米以及所有的“馬丁們”、“湯米們”。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人生得意衰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黃子華曾編劇過一部港片《人生得意衰盡歡》,“衰”是“須”的粵語諧音)

失意造就詞人,在中國詩詞中,“酒”亦是常見之物,偏向於小酌怡情,難得糊塗。所以,我們應是對“酒文化”絲毫不陌生。

奇異而新穎的是本片丟擲的四人秘密實驗,源於“一位挪威哲學家和精神醫生芬·斯卡德路德認為喝酒才是明智之舉,他宣稱人天生血液中缺少0。05%的酒精含量。當你血液酒精濃度在0。05%時,你會感到更放鬆更鎮定,更具有樂律感,更開放,而且會更勇敢。”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喝點酒,測測含酒精量,幾分清醒幾分醉自己選擇。依循0。05%-0。1%-爛醉如泥不省人事的規律與自我調節進行著無人知曉的“借酒精助力職業與生活到達最佳狀態”的研究。

起初振奮四人心,酒精計劃對於馬丁的正面影響尤為顯著:工作上,課程生動,用學生的話說,馬丁像“換了套零件”;家庭生活上,用妻子安妮特的話說“我懷念這樣的你”。

看起來快要成功的酒精計劃隨著四人對酒依賴成癮,藉口歡慶般放縱失控,致爛醉如泥倒地不省人事而宣告失敗。

副作用來得如此迅猛,再無任何逃避現實的必要,這才是真正要面對並解決自己生活危機的時刻。

爆發的爆發,暴露的暴露,費解的繼續費解,分崩的分崩,生離的生離……不該墮落的,沉淪了下去……是死別!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片頭字幕引用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的句子:“青春是什麼?一場夢而已。愛是什麼?夢境內容。”

青春可一不可再。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四個青春已逝、各有各煩惱的男人既是好友也是同事。中年殘酷物語的故事選中他們被我們窺視觀察內省。不緊湊的倆小時從他們身上緩緩流逝,鏡頭時常出現晃動感,宛如你我身在幕中親身經歷。

也許,最幸福的人是心理學老師尼古拉,他只是多幼子導致失眠;其次是不夠自信靦腆的音樂老師皮特。

是什麼令歷史老師馬丁不苟言笑,日益沉悶、毫無生活激情?是枯燥乏味的歷史本身嗎?他坐在書房靜靜地望向窗外鬱鬱蔥蔥的綠景,他在思考吧:從何時起,充滿理想的自己對工作提不起勁,無趣的授課模式,令學生與家長誤會自己不在意學生的前程。

四人為尼古拉慶生時,馬丁在桌上眼含熱淚輕描淡寫地傾吐著人到中年夫妻的困境,總是難見妻,妻似乎總在上著夜班。隨後另一幕,馬丁躺在床上,攔住又準備去值夜班的妻問她自己是否變得沉悶無趣。妻慎重坐下認真地回答他:“你不再是我認識的馬丁。”

又是什麼逼得本應最有活力卻孑然一身的體育老師湯米酗酒成癮攜狗飄向大海安然赴死?是年老體衰嗎?

馬丁跟湯米走得最為親近,從談話中可以得知,湯米的愛人離開了他並從此杳無音訊。工作上的失意是被調去教授小朋友踢球。顯然,不是生理的衰老,是心已枯涸且對未來無甚期盼已久,每日每夜,睜眼閉眼,身畔永無人可守、可親,家中永無溫熱氣息,有吵架也好,但是沒有,只有一條不能自理的老狗不離不棄懨懨相伴。(“這人看起來好像一條狗”。)

電影本身並無明確闡明每個人的過往,直接上來就是四伏的危機。每個人焦慮的細枝末節都處理得十分巧妙,自然流露出無以名狀的不安。

我相信,你我根本不須多揣測,亦能共鳴銀幕中他們日常生活瑣碎的一地雞毛、時刻被要求做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週而復始機械地複製著自己的所言所行虛耗光陰、老無所依……

“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你我也總是世間旁人的幕中人。這些不經意的種種,難道不像昨日或明日或當下你我正在發生的一切嗎?

失魂孤困,彷彿是你,彷彿是我,不分性別。萬家燈火中,必有一盞燈是來自你家泛著隱隱約約焦慮的幽光。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因為喜愛麥斯,之前想與人共享,就試圖兩次在不同時間開啟過《酒精計劃》,但都因為看了開頭甚覺無聊而打了退堂鼓。直至昨晚再次嘗試與此片是否有緣,果然,電影是很私人的事情,獨自享受才不至錯過美妙。

觀影中,尤其前半部分,我腦海裡一直有個復讀似的聲音在盤旋,它念著,它說著,它剋制地讀出黃碧雲寫的:“如果有一天我們湮沒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要活得豐盛。”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後半部分,我深深被牽動,他們開心我開心,他們傷心我傷心。

分崩離析的馬丁夫婦最終似被好友亡靈勸慰般重獲新生,同時馬丁在畢業生慶典的青春氛圍下,忘卻舊患拾回招牌舞姿,再借酒意微醺,糅合中國功夫醉拳招式,醉打落魄,溢湧前所未有的活力,呈現飛鷹之美態。

末了,縱身一躍,猶如鯤鵬,可以展翅翱翔藍天,可以擁抱已被大海環繞的湯米。

一切在片尾曲《What A Life》強烈的律動感中被渲染得濃,看得我亦亢奮,也想在酒裡暢飲,大聲吟和:“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So,What A Life?尼古拉在心理學課上讓學生讀了一段引文:“敢於冒險,或許一時失足;但不敢嘗試,註定迷失自我。”

瞬間想起《姿三四郎》和《柔道龍虎榜》:“一旦踏出去,怎能退縮?” “切不可妄棄初心……只當奮勇向前,直至輪迴盡頭,三四郎,這便是人生!”

這,就是人的生活啊!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再提麥叔尾聲獨舞表現,聽說這場戲拍了兩天,我回看了數次,靚過鳳凰叔絕倫的小丑獨舞!想必導演和麥叔是認真研究過《醉拳》,中國功夫+現代舞+神話式行為藝術!

電影配樂也真是個亮點,主題曲選得相當優秀,歌詞神貼合電影與人物心理,旋律本身就非常適合自由起舞。除了片尾主題曲,中間還有幾首鋼琴曲(四人一起聆聽的那首醉酒麴是舒伯特的F小調幻想曲)以及從頭至尾出現頻率極高的丹麥國歌、安徒生詩歌《我出生在丹麥》很有意味(文章開頭已寫)。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最愛六段戲:

1。喝超標的馬丁跌跌撞撞給學生上課“希特勒飲食節制生活規律且不熱衷菸酒”、“這世界永遠不是你期待的樣子”及“你們可以像海明威一樣舉槍自盡,也可以像丘吉爾一樣打勝仗”;

2。四人聆聽醉酒麴(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

3。四人在尼古拉海邊房子裡縱情飲酒,三人肆意“喝喝酒跳跳舞”;

4。湯米與狗在大海漂泊無依;

5。湯米葬禮;

6。尾聲馬丁獨舞縱身飛躍!

(未看劇透的情況下,有兩次感受到了湯米的死亡氣息:一次是湯米在家門口跟馬丁說“這毫無意義”,馬丁說“保持聯絡”他沒回應;一次是四人集體喝醉撈新鮮鱈魚,湯米在黑夜裡跳進海里游泳。)

《酒精計劃》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另外:

豆瓣酒鬼組一定也會很喜歡這部電影吧。

“天教懶慢帶疏狂”,海明威也不止愛喝酒,還愛喝咖啡;正是美酒加咖啡,一杯復一杯,樂得逍遙!所以,何時會有《咖啡計劃》?我看中國拍行,因為咖啡文化與咖啡癮真的日漸滲透得深。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