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 由 孫尚培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07
簡介)是比較困難的,1644年順治元年太谷縣被李自成兵攻破,太谷縣死傷二萬餘人(太谷縣志載),戰亂一直持續到順治五年1648年方平息,也就是孫重光很可能在離任5年後方可能返回老家範村,在滕縣他前後任職生活了有11年之久,這麼長的時間,足夠發生很

足及千里的及字什麼意思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族史考證:明末滕縣縣丞孫重光與皇殿孫始祖孫崇光是否為同一人?

我皇殿孫氏家譜記載一世祖孫崇光(字隆宇)為沛縣人,始遷祖為其子二世士恆祖,另有八世佩珏公撰寫的崇光祖之弟文宇祖“世系外傳”一篇:“公諱文宇,一世祖隆宇公胞弟也。明季崇禎末年,自沛遷滕,滕邑原有地三百畝,公安置就序,始邀胞侄士恆為舉家去沛之計,就滕之皇殿居焉。及我朝定鼎後,因土匪擾亂率眾擊賊,脅下受重傷,敷藥得以無恙,至七八十日復感風而沒,三世涵祖塋葬於村西,立石志墓。珏幼聞祖父輩言,三世涵祖所以能讀書成名,皆得文宇祖之力居多,憶當遷徙伊始克振家聲耕讀二事,心有卓卓可傳者。惜譜牒無存,難以確考,至今想衣食淵源其來有,自不禁諮嗟嘆息也。八世侄孫佩珏謹記———— 此公上世難考,又以無後,失傳世系,圖中不能詳載,特書之簡端後人勿忘。”

一直以來,關於一世崇光祖二世士恆祖的家族記憶與史料太少,只知為沛縣人及字隆宇、字貞志,且崇光祖徐家沃祖塋之墓為衣冠冢等資訊,為此查遍了沛縣孫路口及周邊孫井孫廟等傳說中同宗的孫氏族譜(包括了1991年發現的咸豐文采公抄譜),沒有任何的前後兩世字輩與我皇殿孫始祖們相同或諧音,甚至連字的釋意相近的也沒有(有一處遷往黃甸的記載查其老譜也是後加進去的),從名字到世系代數均相差甚遠,經過五、六年的探究,感覺沛縣特殊的地理狀況(洪水多發紙質文字資料難存世),查詢到我們先祖來源的資訊希望很渺茫。

2020年7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家翻閱道光版《滕縣誌》官宦篇,翻到明朝末年時,一個名字跳到了眼前:孫重光?————與我們的一世祖孫崇光諧音同名,細看名下一行註釋小字“山西人,拔貢,崇禎十一年至十六年任縣丞”,縣丞,即副縣令,八品官職。看到這行字時心中猛的一跳,對數字相當敏感的我當即證實了一下:崇禎十一年即1638年,十六年即1643年,明朝滅亡的前一年啊!為什麼這麼激動哪?因為我們的二世士恆祖即出生在1641年左右(家譜中四世宜振祖墓誌銘明確記載其出生於1691年,三世涵祖約是1666年出生,士恆祖向上再推25年左右),士恆祖的出生年代在孫重光任職滕縣縣丞期間。

探秘這位滕縣縣丞孫重光的身份及來歷的假說求證過程開始了:

(一)孫崇光字隆宇VS孫重光字隆宇,哪個更符合古人起字的邏輯哪?我先後向孫井泉老師、王光超老師、韓邦亭老師分別發去求證資訊,三位老師均回覆“孫重光字隆宇”更合邏輯,其中尤以孫井泉老師的解釋最詳深:“光指天光;三光日月星;三光相重,宇廟廣隆。”———重光→隆宇。

(二)孫井泉老師的釋意給了我極大的信心繼續求證下去,因為不知道孫重光是山西哪個縣的鄉貢生,只能一部部盲查起山西省清代的古縣誌,這要感謝沛縣魏廟的孫劍族弟,熱心為我提供了國家圖書館4000部古縣誌的查閱帳號(他本人花6000元購買的資訊帳號),我把山西省的古縣誌邊下邊查,大約八天查了40多部後,終於在山西省太谷縣順治版縣誌中查到了孫重光的資訊:鄉貢任滕縣縣丞———資訊對上了!

(三)第三步該大海撈針查孫重光是太谷縣哪個孫氏家族的人了:在網上查到太谷縣域內有二大孫氏家族,一是沙河孫家;一是太谷縣城內孫家,為清中期山西省首富家族。在網上認識了研究城內孫家歷史的文史愛好者杜英東老師,他查閱後告之沙河孫家沒有這個字輩,城內孫家的家譜文革中被焚燬,世系資料只知道明初始遷祖孫繼府,然後九世孫世新、十世孫雲襄、孫七襄,十一世孫芝、孫莊、孫荔等,也對應不上來。

(四)翻閱了全部清代的太谷縣志,對城內這個山西首富孫家歷史有了非常全面的瞭解,在孔夫子舊書網搜太谷孫家資料時,搜到了一個孫家著名金石玩家、同時也是家族生意總攝理人孫阜昌的爺爺孫廷抃的墓誌銘拓片,非常精美。和店主聊了很長時間並買下墓誌銘拓片,我把尋找孫重光這個明末清初人的訊息告訴了他,他當即說,這個名字我好像在哪個碑上見過,我找一找。五分鐘後,張豔兵給我發來了幾張拍攝的圖片:在太谷縣範村鎮範村的東閣二層上有一古碑“東閣增修碑記”總理糾首人(發起人)中孫重光、孫重輝的名字赫然在列,還有太谷城孫家進士孫廷夔的曾祖父孫七襄的名字……

終於找到是哪個村哪個家族了:和杜英東老師、張豔兵老師研究了幾通碑上的孫氏家族人名,發現了太谷城內孫家發源於範村的依據。但杜張二位老師均表示他們打聽的訊息範村孫分幾支,但都沒有家譜。我加入了一個太谷縣的文史群,向群友求助有了解範村孫家歷史的人嗎?一位網名開門大吉的群友說他是範村人,他的老師94歲了,可能會知道一些歷史,但他出遠門需一段時間回來,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月,這位老者回來後說又需詢問一位103歲的壽星,又是兩個月時間無任何音訊傳回,但是:這從側面證實了一個資訊,當地人長壽現象很普遍:孫重光出現在1696年的東閣碑上,範村的一塊1712年的碑上就沒有他的名字了(已過世),說明孫重光1638年任滕縣縣丞時約25歲,正是血氣方剛之年,1696年捐資立碑時已是近83歲高齡。

2021年元月20日,我再次在太谷老城群釋出求助懸賞公告:求範村孫重光的家譜世系及墓誌銘或傳記等文字資料,半小時後一位太谷縣範村人孫勇打來電話,說他二伯家有一幅類似推背圖式的家譜世系圖,他的二伯孫向貴是太谷縣退休的老幹部,也是他們家族的族長,20日晚孫向貴老人用微信發來了譜系圖,雖然畫素模糊,雖然字跡已被歲月浸染泛白,但是!————孫繼論:長子孫重光、次子孫重輝、三子孫重學(無後)的史料,真真切切的呈現在了眼前。

孫重學會不會是孫文宇?

古代文人之間互相稱呼只稱字或號,從不直呼其名諱,像八世佩珏公稱先祖為隆宇公、文宇公,久而久之有時名諱反而會被遺忘。

儘管當日很晚了,依然向孫井泉老師、王光超老師發去求教資訊:孫重學字文宇,合乎邏輯情理嗎?這是兩個不相干的古代人名。1月21日早晨,孫井泉老師回了資訊:“重學求知,文冠天下”。王光超老師亦回覆,符合邏輯情理。

範村孫氏的這份珍貴的譜系圖,只記錄父子上下名諱世系配偶,對於個人資料(字號、官階)不著一字,對我們的最終確認歷史資訊終差一步!這一步,對我們來說,或許永遠是一個懸念:一切都是猜想,一切均是不可證實的假說!

也許歷史曾經是這樣的:

1638年,山西省太谷縣範村年青的貢生孫重光,前去千里之外的山東省滕縣去任職縣丞,此時明末戰亂紛紛民不聊生,旅途兇險不便帶家眷上任,只有隨從及兄弟孫重學同行(家譜記載中的文宇祖文武雙全,率眾抗擊土匪),到任後因任職所限(外地官員不準在任職地娶妻納妾),那麼在相鄰近的沛縣再安家娶一房夫人或妾照顧起居正常嗎?(此時的孫重光25~28歲正是青壯之年),至1643年任職6年期間,在古官道旁側的皇殿村置下良田三百畝正常嗎?此時大明王朝已近覆亡,運河兩岸瘟疫橫行,地賤當如韭菜,想把300畝良田變現(能售賣幾多銀兩?)是比較困難的,1644年順治元年太谷縣被李自成兵攻破,太谷縣死傷二萬餘人(太谷縣志載),戰亂一直持續到順治五年1648年方平息,也就是孫重光很可能在離任5年後方可能返回老家範村,在滕縣他前後任職生活了有11年之久,這麼長的時間,足夠發生很多事了:胞弟孫重學(文宇)把侄子孫士恆從沛縣接到皇殿村,娶妻生子教導侄孫孫涵讀書,孫涵很快即考取了縣庠生(秀才)————讀書科舉這門大事,沒有家族幾代人的傳承積澱,是很難白手起家的(像我們薛城明初遷來的魯南第一望族牛山孫,直到第6代120年後才考中了家族第一位秀才),科舉之艱難可見一斑!而此時孫重光已返回太谷範村老家,種種家庭原因沒再回返滕縣;三世涵祖後家族人只知道一世祖名孫崇(重)光字隆宇,以及其胞弟孫文宇抗擊土匪受傷亡故的傳說故事……

————目前,我們不敢說、不能說這是歷史的真相;但,這可能是我皇殿孫家族始祖來龍去脈,最接近歷史真相的一個推測、假說……

孫尚培2021年元月26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