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 由 京門武者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04
簡介張力與龔建新主編採訪京城三皇炮錘名師張凱先生張力向陳式太極拳名師馮志強先生請教張力採訪京城形意拳名師唐振榮先生張力採訪京城八卦掌名師孫志君先生與此同時,張力還與他的忘年之交,《中華武術》雜誌副總編輯龔建新先生一道,對北京民間武林各拳種的著名

八卦掌孫志君什麼病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一個人的“挖整”

張鑫炎、徐克、洪金寶、袁和平、程小東、董緯、熊欣欣——-還有臺灣的丁璽善,大陸的張華勳李文化孫沙馮小剛陳凱歌麥麗絲趙箭————不容易訪到的劉家良劉家榮劉家輝,到處跑的元彬元華元彪,久不露面的於承惠趙長軍,早已退休的唐佳何夢華————差不多快五十位對中國武俠電影有過突出貢獻的著名導演、動作指導和演員,我們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2009年,都已經採訪完畢,並將拍攝的影像以個人為單元製作成了專題片。但這個群體覆蓋時間長,人數不少,沒有漏掉誰吧?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當時尚在北京電影學院攻讀碩士的張力,坐在工作臺前皺著眉頭認真地想,掐著指頭仔細地算著。他這次利用學業之餘,參與策劃和製作的是一部大型電視專題片,名叫《武俠電影人物誌》。該專案負責人是曾經寫過《中國武俠電影史》的賈磊磊先生。

兩年來,張力和夥伴們一道為此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馬不停蹄地採訪,廢寢忘食地製作,節假日都顧不上休息。但他一直樂此不疲,興致盎然。因為他不僅學的是電影專業,還曾是位武術冠軍,從小到大對於武術的熱情從未減弱。專業加上愛好,更使得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武俠、功夫電影的超級發燒友。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所採訪的那些人士,都是他一直以來的偶像,近距離領略他們的風采,面對面聆聽他們的講述,回到工作室內再一遍遍翻看那些影像半成品,進行剪輯、聲效、音樂等方面的技術加工,對他而言不但不覺得煩悶,反而有種穿越時空般的快感和溫習感悟的享受。

張力和許多年輕的習武者一樣,也是因為功夫片愛上武術的,他學過傳統的陝西紅拳和競技套路,還在專業隊裡練過散打,比賽成績優異。除了武術之外,他還愛好動筆寫作,很早就在《中華武術》、《武魂》、《精武》、《拳擊與格鬥》等雜誌上發表文章。儘管這時他已經知道電影和現實中的武術相距甚遠,卻並未打消對於光影功夫的好奇和嚮往。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中學畢業後張力進入軍事院校學習,繼而成為了一名留校的教官。兩年後,他選擇繼續深造,卻將專業方向確定為電影,這和小時便有的武俠、功夫片情結顯然有很大關係。

因為參加電視專題片《武俠電影人物誌》的策劃與製作,他受那些採訪物件的影響,對於電影動作指導工作興趣大增,曾應香港導演徐小明之邀去參加影片《奪標》的拍攝,透過親身體會了解該工作的具體流程。回校後,他將此確立為研究方向,開始撰寫這方面的專著。此書後來出版,名為《功夫片的秘密——動作導演藝術》,填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的空白。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武俠電影人物誌》的工作程序分為兩個階段,張力寫書是利用了其中的間歇時間。2009年春節過後,第二階段啟動,他便將精力轉移過去。又過了幾個月,工作接近尾聲。他認真思考一番後發現,節目所提出的目標和要求已經基本達到,除了已成為國際動作片導演的元奎因尚在美國,暫時無法完成採訪之外,其他的都已搞定。

張力長舒了一口氣,心說,又可以繼續寫那本擱置很久的書了。

張力想在埋頭寫作之前,將已於第一階段完成並在央視電影臺播出過的趙長軍單元,刻成光碟送給他本人。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趙長軍先生

趙長軍是張力的陝西鄉黨,更是他景仰已久的武術名家。當初在西安採訪時,趙長軍不僅待他親如兄長,更將自己的恩師馬振邦介紹給他,令他喜出望外,由衷感激。

早在少年習武時,張力便知道馬振邦老師的威名——他不僅是競技武壇勁旅陝西省武術隊的總教練,還是位在海內外武術界中頗有名望的傳統武學大師。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壯年時的馬振邦先生拳姿

在武術界以外,馬振邦老師也有名氣,其一是因為他出演過電影《武當》和《大刀王五》,在片中仙風道骨的扮相和氣韻不凡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他培養出了競技武術的天縱奇才——十屆全能武術冠軍趙長軍。

有很多武術的師傅、教練都以門下出了優秀弟子而名聞遐邇,這種人可稱“名師”。馬振邦於此名副其實、當仁不讓。但他同時還是位得過高人真傳、造詣極其深厚的形意拳、查拳、紅拳和通背拳高手,體用兼備、練打合一、功深藝絕,實不愧“大師”之譽。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意外見到馬振邦老師,歡喜不盡。馬老師見這位年輕人純良質樸、禮貌謙恭,也十分喜愛,連連用濃重的陝西關中口音說道:“額(我)娃好,額(我)娃好!”並邀請他再回西安時一定來家坐客。

張力沒把這當成句客套話,他想把光碟寄給趙長軍,一來是表示感謝,二來也想借機託趙問候馬老師,並轉告老人家,牛年時自己因到香港採訪沒能回家,到虎年春節時一定前去拜訪。

2010年的春節,張力趁假期回到西安的家中過年。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這時,他已經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進入了空軍某部機關工作。新工作與電影關係不大,與武術的聯絡更少。雖然《功夫片的秘密——動作導演藝術》一書出版,令他成為業內人士眼裡的專家,找他研討和聯絡的人依然很多,但他實在無暇太多顧及這方面的事情。倒是部隊有規律的作息生活,令他有了重拾武術、鍛鍊身體的時間。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此前他結識了一位同是“80後”的青年編劇,叫寧奕,習練意拳,傳統武術方面的知識非常豐富。交流中,寧奕對他講述了許多各門各派的傳承流亞、技法淵源、風格特色、人物事蹟和軼事趣聞,讓他覺得十分有趣,同時也產生了對於武術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出現傳統式微、文化消亡趨勢的憂慮。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這期間,張力開始關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中熱播的《武林大會》節目。這是一臺由央視、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中視體育推廣公司聯合社會企業承辦和製作的,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武術,充分展示武術技擊對抗功能的體育賽事轉播節目。

張力很欣賞《武林大會》的民間色彩,2007年形意拳比賽的決賽,他看得津津有味,過後還經常透過電腦影片加以回顧。

按理說陝西人張力應該更喜歡家鄉紅拳的比賽才對,而他愛看形意拳,實際上是因為馬振邦。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在《武林大會》形意拳決賽中力克強手榮膺冠軍的黃大鵬,正是馬振邦晚年的得意門生。張力是想從他身上看到馬老師的武術風采。他發現黃大鵬打的是形意拳的劈崩鑽炮橫,同時還有劈掛拳、八極拳的身法、步法和勁力。他知道馬老師對劈掛拳的“拖拉步”、“竄林步”、“大跨步”十分推崇,曾將此與形意拳的“進步必跟,退步必隨”特點融會貫通,這些都能從黃大鵬以身運步、以步催身的表現中看出來。越看他越想盡快見到馬老師,向他當面請教一二,問問自己感悟的對是不對。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馬老師,學生張力有禮了!”

張力見到白髮銀髯的馬振邦老師,知道他是回民,不講拜年習俗,便抱拳行禮。

“額娃好,快進來坐!”

馬老師熱情地從椅子上起身,拉住他的手往座位上讓。這時,張力發現馬老師有些行動不便,形容也比上次見時更加清癯。從馬老師家人的話中得知,這位年過八旬的耄耋老人近來身體狀況欠佳,腰部疾患嚴重,已經很少外出走動了。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馬老師倒顯得興致很高,將病痛拋在腦後,與張力言武論道,談鋒甚健。其間,張力提起了《武林大會》,卻不料剛說到這兒,老人的神色竟然黯淡下來。

“你知道河南有個《武林風》吧?”

《武林風》是河南電視臺辦的一檔武術節目,在“散打王”比賽無疾而終後那段真空時間裡,曾經是全國武術迷新的精神寄託。它剛剛開辦的時候只是以武術為主題的娛樂節目,有武術套路表演、神功絕技展示,有情節劇有才藝秀有明星訪談,張力在裡面還看到過趙長軍呢。後來,《武林風》加大了搏擊成分,增設了民間習武者MMA式的比武。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很奇怪馬老師為何這時提起它來,而且顯得不大高興。

原來,馬老師門下弟子中有人在參加央視《武林大會》並取得成績之後,自作主張,又去河南打了《武林風》。馬老師知道國內這些電視節目背後的運營單位,出於保持自身競爭力的考慮,往往不希望旗下優秀選手橫向流動。他擔心弟子的做法會觸犯《武林大會》,從而遭遇封殺,認為那樣一來,會得不償失。

從馬振邦老師家回來,張力的心情一直不好,不為別的,只是擔心老人的身體。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中國傳統武術界裡歷來存在“人去藝絕”的情況,有很多好功夫因而永遠地消失了。而且消失的不僅是技藝,還有與之相關的歷史和文化資訊。

張力聽說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國家武術管理機構組織的挖掘、整理工作,並在此基礎上研究確定,我國當時共存在129個完整的拳種體系。這些拳種之所以稱完整,不僅由於其中包括武術理論、技法、功法、套路及器械等硬性內容,同時還有以本流派文化信仰與價值取向為貫穿的軟性資訊做支撐,如歷史沿革、傳承譜系、代表人物事蹟等的文字記錄或口頭敘述。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馬振邦先生與其師王青山先生

張力覺得今日較當初已過去了三十年,傳統武術技藝及文化又經歷了不斷變化和發展,而主要反映在像馬振邦這樣有所成就的大師身上,凝練並留存於他們的心裡,應該趁著這些人還健在,再次進行一次挖整,總結新成果,續寫新歷史。

張力想過在武術雜誌上發表文章,向有關方面大聲呼籲;還想過去面見武管中心的領導,直接提交建議,但在見到馬老師之後,他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情況緊迫、時不我待,還是用自己的方法先幹起來吧!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想到了參與《武俠人物誌》策劃與製作時的做法,那種透過採訪,讓當事人口述歷史的方式不是很好嗎?我有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等各類媒體資源可利用,有武術和影視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可借重,還有我自己的一支筆————我可以一個人進行力所能及的挖整!

作為軍人和習武者,張力有著知行合一、坐言起行的辦事作風,一向說幹就幹,雷厲風行。在短暫的假期裡,他多次找到馬振邦老師,先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得到對方的支援和讚許。然後,他找來一位當地的朋友協助,採取專題紀錄片和武術教學片的製作方式,對馬振邦進行了全面採訪,針對其武學心得、武術技藝和功法等進行拍攝、記錄。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在此期間,馬振邦老師全力配合,向張力詳細講述了自己習武、教學的豐富經歷和修煉上的體悟心得,同時介紹了西北傳統武術近現代生存發展的歷程。他還支撐著病體,或親自示範或指導弟子演示,將所精練的武術真功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使張力的首度挖整收穫頗豐。

張力在此後兩年裡又多次回西安拜訪馬振邦,進行深挖和補充。他設想的最終結果是,透過對第一手資料的歸納、整理和提煉,形成一套包括馬振邦人生經歷和事蹟、西北傳統武術歷史及文化、馬振邦武學理論、技術功法、教學經驗等內容在內的,分書籍和影像光碟兩種形式的《馬振邦武學全集》,奉獻給馬老師本人和他所奉獻一生的中國武術。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與龔建新主編採訪京城三皇炮錘名師張凱先生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向陳式太極拳名師馮志強先生請教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採訪京城形意拳名師唐振榮先生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採訪京城八卦掌名師孫志君先生

與此同時,張力還與他的忘年之交,《中華武術》雜誌副總編輯龔建新先生一道,對北京民間武林各拳種的著名拳師進行了拉網式採訪,先後拜訪過陳式太極拳大師馮志強、武式太極拳名家吳文翰、楊式太極拳傳人張勇濤、三皇炮捶高手張凱等多位前輩,在自己的武術挖整道路上執著而快樂地行進著————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張力與打星吳京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2016年,張力主持拍攝了《關門弟子》《津門八卦掌》兩部功夫電影

光影圖說 | 張力與馬振邦先生

今日張力,在緊張工作之餘,仍練功不輟。

本文由內容合作

飛鴻黃影武之友平臺

授權轉載,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路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