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火箭筒加強拆救人質靠譜嗎?

  • 由 兵器知識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01
簡介▲ 俄羅斯RPG-7V火箭筒,RPG-7火箭筒家族的新成員俄羅斯人在這一問題上秉持著“簡單有效就是硬道理”的傳統俄式戰術思維,將傳統裝備與獨特的行動方式結合並配合少量專門針對人質救援設計的特殊武器,在實踐中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重視火力運用,重

護襠器有用嗎

【作者:王信博】

俄軍警部門進行武力解救人質時,“外圍火力封控、壓制”與“救援人員突襲、進入”是其面對的兩大主要難題。通俗講,就是“怎樣有效地破門開洞?”“怎樣使恐怖分子的槍失去有效作用?”以及運用手頭現有的資源(老舊裝備)如何有效保護人質與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踐行“以人為中心”的人質救援行動。

火箭筒加強拆救人質靠譜嗎?

▲ 俄羅斯RPG-7V火箭筒,RPG-7火箭筒家族的新成員

俄羅斯人在這一問題上秉持著“簡單有效就是硬道理”的傳統俄式戰術思維,將傳統裝備與獨特的行動方式結合並配合少量專門針對人質救援設計的特殊武器,在實踐中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重視火力運用,重視防護能力,重視特殊武器使用”的人質救援策略。

“重視火力運用”。沒有什麼問題是一發RPG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發!俄羅斯人在人質救援任務中將火力的運用貫徹到極致。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俄軍警部門人質救援的場景看起來相當生猛,像強拆一般。當然,火力的運用也是有門道的。“俄式”人質救援行動中的火力運用一般可以分為“掩護性火力”和“非掩護性火力”。而營救人質行動的突襲階段和掃尾階段,以及轉移人質階段,為了壓制恐怖分子火力,限制其移動,減少營救方傷亡,“掩護性火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使用突擊步槍和班用輕機槍即可完成壓制任務。不過,針對俄國內特殊的反恐環境,在面對高牆厚壁與火力強悍的恐怖分子時,在突襲、轉移人質階段利用裝甲車車身或高能炸藥定向爆破開啟突破口;或使用大口徑機槍和車載小口徑火炮進行火力壓制;掃尾階段用火箭筒對殘餘恐怖分子進行清剿,才是有效減少人質和救援人員傷亡的最佳手段。

火箭筒加強拆救人質靠譜嗎?

▲ ASH-12突擊步槍,配備PS-12特種步槍彈

“重視防護能力”。對救援人員防護水平的極致追求,也是“俄式”人質救援的一大特點。試想,一群人高馬大的斯拉夫漢子,身著Fort-RESS防破片衣,穿著帶有全套防彈元件(加裝護頸護襠護肩)的Goplit重型防彈背心,頭戴配備防彈面罩的Altyn/Lshz-2dtm頭盔,肩挎大型防彈盾牌,手持突擊步槍,像機甲戰士一樣迎面破門而入,那些恐怖分子不管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將遭受巨大的刺激與考驗。當然,這身裝備不光是為了好看(嚇人),它們可以在特戰隊員面對火力強大的恐怖分子時,有效抵禦手槍/衝鋒槍子彈和手榴彈破片的襲擊,從而大大減少人員傷亡,提高行動效率。甚至在危急時刻,特戰隊員們可以憑藉其效能,做個人肉盾牌,在人質轉移的過程中為人質提供有效保護。包括行動中作為火力支援的裝甲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起到臨時掩體和防護的作用。

火箭筒加強拆救人質靠譜嗎?

▲ “摺扇”6重型防盾,防盾中心加了個紅色圓心的標誌

“重視特殊武器使用”。談起“俄式”人質救援,大家總是會想到執行“掩護性火力”任務的裝甲車與火箭筒。其實,在面對人質、恐怖分子混雜的室內CQB戰鬥(室內近距離戰鬥)與突襲解救人質,需要“非掩護性火力”時,俄軍警往往會使用針對反劫持任務設計的特殊武器。這些裝備才是“俄式”人質救援最終成功的關鍵!這些裝備中常見的有VKS微聲狙擊步槍與ASH-12突擊步槍。兩者都是12。7毫米口徑,分別使用SC-130亞音速步槍彈(VKS)與PS-12特種步槍彈(ASH-12)。大質量彈頭的巨大存能可以保證對穿有防彈衣的恐怖分子一擊斃命,而低速特性則可以有效避免人質救援過程中產生的過度穿透從而傷及無辜的問題。“摺扇”6與Vant-VM重型防盾則是突襲時保護救援人員和人質安全的有效利器。Vant-VM重型防盾全重24千克,機動時由專人揹負,突襲時配合專門的承載揹負系統使用。它可以有效抵禦普通步槍彈頭和手榴彈破片,防盾視窗框下方配有數千流明的強光(爆閃)炫目裝置,配合震撼彈使用能使恐怖分子短暫失能。值得一提的是,防盾中心的紅色圓心設計,其利用了人的心理作用,當恐怖分子開槍射擊時會下意識地朝向圓心,利於吸引火力,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盾牌防護效能。除此之外,能有效抵禦爆炸破片的RAID -L防破片服,可以發射軟硬殺傷榴彈與非致命性彈藥的GM-94榴彈發射器和T-5000高精度狙擊步槍,也是俄人質救援任務中常見的特殊裝備。

火箭筒加強拆救人質靠譜嗎?

▲ 裝有消聲器的VKS狙擊步槍

總之,三個“重視”的最終目的,就是透過強有力進攻手段,有效地壓制恐怖分子火力,甚至是爭取在進攻發動的短時間內使其迅速失去反抗能力,從而更好地保證人質安全,更高效地完成任務,更有效地震懾那些潛在的恐怖力量,而對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一定程度的附帶損害持允許的態度。因此“俄式”人質救援其實是典型的霹靂手段,菩薩心腸!只不過多數的實戰演習影片,更多展現的是攻堅突入時執行“掩護性火力”任務的畫面。這給許多人留下了俄軍警部門進行人質救援時相當粗放、暴力的印象。

火箭筒加強拆救人質靠譜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