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論語通讀》-6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由 guoruitao2012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29
簡介”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中存疑而缺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教)先給別人使用,今天恐怕沒有了吧

諸己怎麼讀音

《論語通讀》-6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中存疑而缺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教)先給別人使用,今天恐怕沒有了吧。”

所謂“闕文”,是說過去史官記史,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便缺而不記,這叫做闕文。這段話前半句意思是說,史官記事極為嚴謹,多聞闕疑。如果自己有不清楚確定的地方,就保留下來以待來者,不一定非得以自己的主觀想法來決定原文。

至於後面這半句“有馬者借人乘之”,歷來爭議很大。有人認為這句話屬於錯簡,就是竹簡排錯,導致這句亂入了。也有人解釋為: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教,而靠別人訓練,就先借給人家騎。於是有人解釋說,古代風尚淳厚,朋友間有馬可以相借,今天不容易見了。這麼一比,子路“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保持了古風,亦屬難得。

這段不容易解釋清楚的公案,我們也本著闕文的精神,暫且放在這裡。在過硬的足以服人的證據出現之前,不再多糾纏強行解釋了。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惑亂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謀略。”

花言巧語是佞人所為,孔子一向反對,前邊咱們聽了不少。這句“小不忍則亂大謀”,在民間極為流行,舉個例子——

楚漢相爭中關鍵時期,劉邦率漢軍堅守城皋,據敖倉糧庫。而他的對手項羽的楚軍乏糧,而且後方不斷被襲擾,一時無法。同時韓信又佔據趙國齊國之地,擊破楚將龍且,直接威脅楚軍後方。而彭越也發兵斷楚軍糧道,威逼楚軍的根據地。

項羽分身無術,實在沒辦法,就對手下的大司馬曹咎等主將說,你們堅守成皋,不管漢軍如何挑戰,切不可迎戰,只要擋住漢軍就算頭功。最多隻需十五日,我破了彭越,那時候再跟你們會合擊破漢軍。曹咎等點頭答應了。

結果項羽帶兵前腳一走,劉邦馬上就派兵挑戰。開始幾天,曹咎等人還能謹守項羽的囑咐,任你怎麼來,我是就不出戰。

可後來禁不住劉邦故意派人在陣前不斷挑釁、辱罵,曹咎等人一時忍不住這口氣,怒從心頭起,忘了項羽的叮囑,發兵渡過汜水攻擊漢軍。結果才渡了一半軍隊,漢軍發起攻擊全殲楚軍,楚軍好不容易積累的戰略物資盡歸漢軍之手。

這一戰,楚軍損失慘重,從此再也無法改變戰略劣勢。項羽也再無機會翻盤,最後敗死垓下。這就叫小不忍則亂大謀。

反之,也有能忍的成功案例。關羽兵敗被俘,死於東吳,戰略要地荊州落入東吳之手,於是劉備發動蜀地主力攻擊吳國。此時吳國派了年輕的主帥陸遜統兵對抗劉備。

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陸遜避其鋒芒,堅守不出。不管劉備使用什麼辦法,故意派老弱殘兵在陣前示弱,或者採用各種羞辱性的手法,甚至連部下也懷疑主帥的膽量和才能。但年輕的陸遜始終忍得住,不為所動,堅守不出。最後他終於找到合適的機會,以少勝多大敗蜀軍,劉備也死在白帝城。

小不忍則亂大謀,的確,這句話包含了豐富的歷史和人生智慧。一個人如果有遠大志向和廣博胸襟,就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因小失大,逞一時之怒、血氣之勇,對自己的情緒不加管理。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認真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也一定要認真對他考察。”

類似的話,前邊咱們也學習過。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決不人云亦云,也不隨波逐流。不以眾人之是非標準決定自己的是非判斷,而要經過自己理性的判斷,詳加考察再做結論。

你注意,這裡的“眾”,是眾人、群眾。可“眾”,並不等於“公”。就好像今天,有什麼事情發生,網上輿論譁然聲浪滔滔,這就是眾,眾聲喧譁。

可眾論,未必就是“公論”。跟著情緒走,容易做出各種不明智的反應。這樣的時候,理性的人必須要保持內心的冷靜,透過認真的調研和分析,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獨立的判斷。

如果只因為傳言的人多就輕易相信,這不是和前邊咱們講過的“三人成虎”“曾參殺人”,犯了同樣輕信的錯誤嗎?所以說,不從眾,有的時候甚至還要有反潮流的勇氣。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採取的反應才真正靠譜,不留遺憾。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說:“人能弘揚大道,不是道使人光大。”

這句話非常重要,意義重大。道,是世間正道、真理、宇宙規律之謂。

先看如何是“非道弘人”。因為道、真理是靠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實踐、發展的。如果道能弘人,那豈不是人人皆成君子人格,世間代代都成了太平盛世?

所以,孔子強調人能弘道,就是強調人的主體性的偉大作用。學為君子全靠自己,求諸己而不求諸人。反之,若是道能弘人的話,則“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也自然而然地就成為君子,豈不荒唐?

李澤厚先生有個解釋,非常精彩。他指出,這話恰恰透露出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沒有一個外在的彼岸、上帝可以依靠。

人被拋在世上,面對大千世界、茫茫人生,一切都得憑自己從無到有建立。悲苦悽慘中強顏歡笑,充滿樂感精神的中國人文傳統,其實是建立在這個深刻的悲劇基礎上的。由此愈發顯出中國傳統思想審美面向的不屈不撓,知其不可而為之,生生之謂易,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偉大力量。

和道家的“冷”色調相比,儒學的“暖色”,溫情、愛人、積極入世而為,都是在盡力發揮個人的創造性,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歷史主角。

儒道兩家都是從人道到天道,由功能建實體,以人事見天意,認審美為指歸。不同於希臘精神的“靜觀”,更不是橫流的情慾物慾,而是以理節情、情理相融,呈現出實用理性、樂感文化的重要特徵。這就是充分解放和發展人的主體性和創造精神,充分釋放文化創造的活力,解決無邊無際貌似無解的人生難題。

這個審美維度,這個精神氣質,這個樂感文化態度,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艱難困苦的漫漫歷史長河中,不斷創造和發揚的真理、大道。這,就叫“人能弘道”。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孔子說:“犯了過錯而不知改正,這才真叫過錯呢。”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話,你肯定聽說過。其實,後面還跟著兩句話也很重要,即“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能知錯改過,這比什麼善都大!可見,古人把改過,放在一個多麼重要的地位。

這句話不簡單,其實反映出中國古代智慧的人情通透,對人性與人生的總結之深刻,觀察和總結歷史經驗之精準,是中國古代認識論思想的經驗表達。

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誰能無過?這話說得透,是對人性的深刻觀察,所以能改過最為要緊。孔子不是表揚顏回“不二過”嘛。一個人能改過,說明他很聰明,善於學習。但要能做到不二過,這可不是一般人都行的,一定是念茲在茲、永不鬆懈、永遠保持著最佳學習狀態的人。所以除了顏回,我們再也沒聽見過孔子拿這個話來表揚過其他的學生。

先秦時代的語言,其表達方式有時讓後人誤解,或者對其包含的豐富意義有所忽視。其實,有時孔子用的道德語言,他所談論和指稱的物件、意義,遠遠超出了倫理學或政治學的範疇,具有非常深刻的認識論意義、歷史哲學意義。

這一點不僅是現代中國人,包括西方許多哲學家、思想家,都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維盲點中看不出來。近幾十年來,歐美的許多研究中國學的學者都發現:雖然中國古代不像古希臘哲學那樣,分出來本體論、認識論之類的學科。但其實也包含了豐富的思想資源,而且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採取不同的路線,來解決這類問題的。

總之,改過,即有錯就改,是唯一正確對待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所有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這一點,萬世不變。

摘自靳大成《論語通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