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新能源車專屬險帶來哪些利好?電池自燃、充電樁維護均獲保障

  • 由 理財幫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26
簡介《專屬條款》的出臺,透過一系列條款,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場景,在傳統商業車險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最佳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保障

將頓電池靠譜嗎

新能源汽車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步普及,世界各國也紛紛出臺了禁售燃油車的預期。但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其配套服務卻有所欠缺。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保險。

“過去買新能源汽車保險,是價格貴、保的少,我有時候覺得買了跟沒買簡直沒有區別。”新能源汽車車主周先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正如周先生所言,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行業並沒有與之匹配的專屬保險。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包括了電池、電機、電控的三電技術。但在三電方面,保險公司並沒有給出確切的保險條例,舉個例子:如果電動汽車因為電池問題而起火,即便使用者購買了汽車保險,保險公司也不會為此進行賠償。

此外,充電時起火、充電樁損壞等消費者用車過程中很有可能遇到的風險,此前整個保險行業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賠償方案。這不保,那不保,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價格還很高,不少新能源汽車都是以補貼前價格計算保費的,在過去買一輛新能源汽車,產品定價20萬元,補貼後下降到十幾萬元,但保險卻是按照20萬元繳納。一系列的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少困擾。

日前,在銀保監會的指導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以下簡稱《專屬條款》)。新的保險給使用者們帶來了更多的保障,但也有一些仍然需要探討的空間。新京報貝殼財經與通用技術中國汽研資料中心保險專家龔磊進行了交流,龔磊給出了他們對於《專屬條款》的看法。

三電系統、充電樁、充電時均有保障 消費者享受更多紅利

乘聯會資料顯示,中國2021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42。9萬輛,環比增長17。9%,同比增長133%;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80。7萬輛,同比增長191%。

行業專家預測,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約330萬輛,明年將超500萬輛,2025年有望達700萬-1000萬輛。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要從此前預測的20%升至30%,2030年很有可能到50%,屆時保有量將超過8000萬輛。

在龔磊看來,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仍然面臨挑戰,諸如動力電池起火的不可控性、充電網路分佈不均補能困難、智慧汽車在輔助駕駛方面的安全性、智慧網聯方面的保障等問題仍然存在。為了更好地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界都在做出貢獻,保險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專屬條款》的出臺,透過一系列條款,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場景,在傳統商業車險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最佳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保障。

龔磊表示,《專屬條款》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場景,增加了外部電網故障、自用充電樁損失、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等多項內容,讓消費者在補能環節更加安心。

同時,《專屬條款》將起火自燃以及電池和其他出廠裝置的損失也納入了理賠環節,解決了過去“三電系統不給保”的尷尬問題。此外,即便是插電混動車型,《專屬條款》也做出了保障,獲得了幾乎等同於燃油車+電動汽車的服務。

那麼消費者應該在何時購買新能源汽車保險?龔磊認為,考慮到保險對於車輛行駛安全的必要性,建議新能源汽車車主根據自身情況,在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示範條款費率切換期間,選擇投保傳統商業車險。待費率切換完成後,新能源車主和燃油車主就分別適用各自的車險條款,只能按規定投保相對應的保險。至於買入時機而言,新能源車險的基準純風險費率較傳統車險有一定的下降空間,且同步擴大了保障範圍,建議新能源車主及時購買新能源車險。

除了消費者受益,《專屬條款》的出臺,也給行業、保險公司帶來了影響。

在龔磊看來,《專屬條款》有效填補了市場空白,屬於指導性行業條款,為後續新能源汽車及保險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有了專屬條款的支撐,保險公司在實際業務場景下,有更明確的條款支撐,避免因為責任不明確而導致的一系列的業務糾紛,同時因為條款的出臺,以及新能源汽車銷售模式的變化,會讓保險公司達成與主機廠商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智慧網聯安全、費率設計、保險公司賠付率較高等問題 仍有最佳化空間

此次《專屬條款》釋出後,不少網友都表示歡迎。但仍然有一些問題討論,貝殼財經也與龔磊針對行業提到的“智慧網聯安全、費率設計、保險公司賠付率較高”等問題進行了溝通。

在龔磊看來,當前條款針對新能源汽車使用者的使用場景,在此前的商業車險條款的基礎上為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者量身定製了4項附加險,包括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附加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等。

由於自動駕駛的相關技術尚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本次《專屬條款》暫未涉及基於智慧網聯模組的相關保險。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費率設計仍然是基於傳統車險費率設計的思路,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大資料的引入,有可能會考慮更改費率設計的架構。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電動汽車存在“因限牌政策,電動汽車駕駛員技術相對燃油車略低”、“電動汽車相對燃油車動力充裕,加速更快”……一系列特性導致多數保險公司在新能源汽車車險上不賺錢的問題頻頻出現。如今《專屬條款》釋出,價格降低、保障內容增加,保險公司更加難做的聲音也有出現。

龔磊表示,上述問題是一個需要動態調整的局面,涉及政策制定、市場主體、技術演變、產品更新等多個維度。如今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為汽車市場注入了活力,保險公司也非常看重這塊增量市場,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賠付率居高不下確實是一個行業痛點。

問題核心的要點在於汽車行業、三電系統的供應商、保險公司等行業相關參與方存在較大的資訊不對稱,保險公司需要提高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跟上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的技術演進。如何充分利用各項新的技術來抑制成本,是保險公司後續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要面臨的問題。目前通用技術中國汽研資料中心也正在與保險行業機構緊密合作,開展針對行業的研究課題相關工作,希望能夠逐步改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行業難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跨行業資訊差的改善,保險公司後續會逐步降低賠付,加大自主定價的自由度,增強與主機廠等資料資源的合作,保險公司能夠改變當前的局面。

《專屬條款》的出臺給行業、企業、使用者都帶來了不少的機會。但同時也有一些挑戰存在,諸如智慧網聯安全、費率設計、保險公司賠付率較高等問題,仍有最佳化空間。目前不少保險公司已經著手出臺新能源汽車商業險,未來新保險上線會有什麼樣的表現,貝殼財經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徐超 校對 吳興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