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 由 陝西法制網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24
簡介廣東天地會起義爆發後,他被迫離開戲班,到廣州人和的鴉湖鄉一帶設館,醫跌打兼教武藝,在眾多弟子中,以曹得勝的武藝和醫術最好,而曹家祖孫三代均以此為業,傳授班中武藝和醫術

為什麼有人說先學標指再學尋橋

詠春拳,嶺南武術“五家十三拳”裡“十三拳”之一,是一種科學性、實戰性突出的拳術。它出手快捷而防守嚴密,馬步穩固而上落靈活,守攻同期而連消帶打,剛柔相濟而氣力消耗少。勁力運用以“寸勁”為主、“中勁”為輔、“長勁”為助。攻擊和防守注重中線,粘纏黐打,調動對手重心,借力打力,朝面追形,左右兼顧,來留去送,甩手直衝等,長於近身搏擊。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時下流行的詠春拳,主要套路有小念頭、尋橋、標指,是由鶴山市古勞鎮東便坊人梁德榮(即梁贊)在華寶師父和蘭桂師父所傳紅船班中永春拳的基礎上創傳的。而班中永春拳的源頭,就是福建永春白鶴拳,由永春人洪喜(即洪熙官)傳入紅船戲班,經數代人完善和發展,成為了粵劇的南派武功,廣州八和會館鸞輿堂至今依然尊奉洪熙官為粵劇龍虎武師的祖師爺。

1998年版《廣州市志·卷五(上)》P417倒數第三行有“……,該油是少林派嫡系洪熙官的曾徒孫新錦武師的高足蔡忠所創。”一段文字表述。市志中記載的蔡忠,綽號“高佬忠”,是廣東雷州府客路祿盤中村人。除了精通粵劇表演藝術,他的武藝在行內很有名氣,以一手昂刀和佛掌著稱,《蔡氏族譜》說他“公武術橫行廣東、廣西”,同時他還是我國清末五大傷科名家之一。一百多年前,他創制的“普生園跌打萬花油”至今依然是大眾居家必備的良藥。蔡忠的師父新錦武師是著名的粵劇伶人,專工“大花臉”一角,故時人稱為“大花面錦”。新錦武師本名陸錦,是廣東三水縣白坭堡金竹村人,少年時入紅船打雜,後隨武生“攤手五”張五學藝,遂成一代名伶,徒弟除了蔡忠,還有馮少青、霍保全、新標、新就等人。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公元1770年秋,至善禪師、洪熙官、杏隱、感法等人從福建乘船來到廣州海幢寺,在寺內開班傳授南少林武藝,後來應佛山瓊花會館之邀,將南少林武藝傳入佛山瓊花會館。此後,以樂豐年、樂榮華為首的本地戲班便著力推廣,劇中的武戲由“假打”變成了“打真軍”,道具也變成了真刀真槍,這一著成為了本地戲班吸引觀眾的最大賣點,因此本地戲班的風頭很快就蓋過了外江戲班。

在瓊花會館內,武生梁博疇是南少林武藝的第一代傳人,武生“攤手五”張騫屬於第二代,黃華寶、梁二娣、新錦、蘭桂等人屬於第三代,李文茂、梁德榮、蔡忠、霍保全、馮少青、梁三福、易金、新標、新華、新就等人屬於第四代。

公元1854年夏天,李文茂率領部分武師參加廣東天地會起義,導致瓊花會館被毀,本地戲班遭禁,藝人星散。一部分伶人改投外江戲班,還有部分伶人上岸以行醫授武為業,將班中武藝帶上了岸。而黃華寶、梁二娣、新錦、蘭桂等人則結伴到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繼續演戲。

蘭桂無法適應當地的氣候,只得離開戲班,到東莞厚街設館,傳授武藝。蘭桂本名徐癸酉,是番禺北仁風鄉北村人,師承“攤手五”,工“二花面”。大塘村人王老佐(現稱王魯作)、王牛鹹等人跟他學藝,班中武藝便在該村流傳至今。後來王老佐徒孫王淦波(綽號“牛淦”)到香港傳藝,在元朗十八鄉的山貝村設館授徒。王牛鹹的後人就選擇以南少林武術醫學行醫濟世,在東莞、香港開設醫館至今。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聯軍侵佔廣州,大大削弱了清政府的管治。出於對粵劇藝術的愛護,伍紫垣以準備來年元宵活動之名,派人到東莞厚街請蘭桂到伍家花園教一班少年排演大戲。於是蘭桂便從新加坡請回黃華寶,一起調教“慶上元童子班”。五年後,伍紫垣病逝,蘭桂和黃華寶帶著他們培養的一班粵劇新生代離開伍家花園,四處演出謀生。這就是粵劇史所說的“同治初年本地班重現”,而粵劇“同治中興”的領軍人物新華武師(本名鄺殿卿)就是蘭桂師父和華寶師父在伍家花園調教出來的學徒,班中武藝因此得以在粵劇界延續。

新錦武師的高足蔡忠雖然武藝高強,但離開戲班後卻選擇在廣州西關開設醫館,懸壺濟世,他傳世的骨傷科醫術是嶺南骨傷科醫術的重要流派,成為當代醫學教科書的重要內容。

梁三福少年時跟梁二娣學藝,但長大後聲音變粗,無法反串旦角。廣東天地會起義爆發後,只能離開戲班,上岸謀生。他就近在廣州設館授徒,晚年回到高要蓮塘坎頭村,創立“群英堂”,作育晚輩英才,將班中武藝留在家鄉,至今流傳。

易金的演藝和武藝承自梁二娣,當年的紅船戲班沒有女性,旦角只能由男演員反串,但很多男孩小時候學做旦角,長大後變聲就演不成了,易金是為數不多能成才者,時人稱為“花旦金”。廣東天地會起義爆發後,他被迫離開戲班,到廣州人和的鴉湖鄉一帶設館,醫跌打兼教武藝,在眾多弟子中,以曹得勝的武藝和醫術最好,而曹家祖孫三代均以此為業,傳授班中武藝和醫術。

梁德榮(梁贊)和馮少青雖不是戲班中人,但卻對戲班武藝的發展傳播貢獻最大。

梁贊(1826-1894),名燦成,字德榮,號阜南。他少年時期就在鄉間習武,後來在父親開設的榮生堂藥店遇著買藥的古勞同鄉黃華寶,便拜為師父,學習班中武藝。華寶師父是在紅船靠岸休整時才到藥店教他武藝和醫術的,所以時間間隔比較長。為免耽誤他學藝,華寶師父就請好友蘭桂師父輪流教他。大約過了十年,爆發廣東天地會起義,兩位師父被迫離開佛山下南洋。

次年,即咸豐五年(1855年),長子梁元福出世。梁德榮非常喜愛這個兒子,從小就讓他隨自己練武,還經常帶他到越南經商,刻意栽培。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德榮在佛山武林的名聲日隆,時人尊稱“贊先生”。據傳,“贊先生向設藥店於筷子街,店名為榮生堂,業頗盛。贊先生為示禪人以能武,故特懸二虎尾棍於店前,棍塗朱漆,長九尺,雙垂店前,赫然耀目。”

梁元福很有習武天份,十八九歲就能與父親過手,還代父教導弟妹。可惜天妒英才,梁元福二十四歲那年,與父親在榮生堂三樓過手,由於他逼得太緊,被父親無意間使出的絕技彈出,整個人越過護欄跌下天井,腰部正好落在地上的龍船碾碾子上,不治身亡。兒子的死,對梁德榮打擊很大,班中武藝的威力和危害實在太大了,他不得不直面這個事實。

於是,他將永春拳的“十三勢”拳(又名“一百零八”式)分化成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路拳,並將其中的殺著去掉。同時告誡大弟子李華、弟子陳華順,以後對外只能教授這三路拳,不得再傳授其它班中武藝。李華早逝,門人不多。陳華順生徒甚眾,對詠春拳的發展貢獻良多,但他謹遵師命,對外只傳三套拳,班中武藝只傳給兒子陳汝棉。這就是其它班中武藝流派沒有三套拳(阮奇山除外),陳華順的生徒只有三套拳沒有其它班中武藝,但陳華順的後代兩者兼而有之的原因。

馮少青(生卒年不詳),廣東南海西樵人,原名黃小青,母親改嫁順德後隨綢緞莊東家的繼父姓,改名為馮少青。因新錦武師經常來店裡置辦衣物相熟,後執弟子禮。接下來的情節與梁德榮相似,新錦武師也是和好友梁二娣在紅船靠岸休整時到他家中傳授武藝和醫術。據傳新錦武師還收他為“契仔”,在十多年時間裡,將一身武藝和醫術都傳給了他。

廣東天地會起義爆發,一眾大老倌遠走南洋後,馮少青應招到駱秉章帳下充當武弁,以武藝高強、辦事幹練獲得青睞。駱秉章督撫四川,馮少青隨行並獲委治安之職責。駱氏於任內病故後,馮少青為繼任者不容,只好到緬甸開設武館,向當地華僑傳授武藝,可惜境況不佳。駱秉章的兒女親家阮寵明得知情況後,便派人請他到家中教導兒子阮奇山武藝。

阮寵明是晚清舉人,在省城和佛山經營“阮時和堂”藥行等多家工廠商號,捐資獲朝廷冊封正四品直奉大夫,家境殷實。馮少青就在位於佛山鎮的直奉大夫府第“桑園”教阮奇山班中武藝。製藥業巨頭馬伯良之子馬仲如、遷善堂少東趙簡卿、英聚茶樓東主羅厚普、筷子街肉店東主區仕、南海人黎光甫、鄧算、陳盛、梁恩、韋玉笙、三水人董植等人亦慕名拜在馮少青門下。

阮奇山(1887~1956年),廣東佛山人,職業狀師。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故時稱“阮老揸”,亦有人說與其善於揸(抓)、緝、跌、放及控制對手有莫大之關係。早年和哥哥阮濟雲師從新錦武師高足霍保全,後隨馮少青深造,集拳、械、樁、功、技於一身,其黐橋黐打、借力順勢功夫,已達至爐火純青的地步,為近代詠春拳奠基人之一,其傳人遍佈廣東各地、港澳臺地區和海外。在眾多弟子中,以岑能名聲最著。馮少青傳授的班中武藝是沒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拳的,關於阮奇山學這三套拳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說是跟吳仲素學的;另一個版本說是跟陳汝棉學的。

岑能(1926~2002年),祖籍廣東南海深村鄉仁和村,生於秘魯。五歲時父親在秘魯病逝後返回故鄉。12歲時家道中落,經人介紹到佛山天海茶樓點心部當雜工。因工作勤快,深得點心師傅張保喜愛,收其為徒,授以班中武藝,又推薦他跟師父韋玉笙學習醫術。岑能天份頗高且刻苦用功,為張保摯友阮奇山賞識。經張保力薦,岑能拜入阮奇山門下,盡得師父真傳。1948年到廣州謀生,在大德路開設醫武館,主治跌打傷科兼教詠春拳,因醫術高明,每每能妙手回春,廣受讚譽。1984年代表省體委參加全國民間武術匯演,展示木人樁技法,名揚京華,飲譽神州,海內外求學者盛極一時。1989年,岑能與志同道合之士在廣州成立“廣州詠春拳會”,弘揚詠春拳,使之成為廣州詠春拳的主要流派。

鄧算(1871~1941年),又名鄧璇,廣東南海小塘橫溪村人。鄧算雖是讀書人,但天性嗜武。由於家中富裕,他從小就一邊讀書,一邊練武,後來隨馮少青學習班中武藝。馮少青去世後,徒弟們星散。鄧算回村後,與鄉人發生田地糾紛致人死亡,只好到廣州暫居,並在廣州憲兵司令利樹宗下屬的大刀隊擔任武術教官,利樹宗出面為鄧算調解了在鄉下的糾紛,讓他可以平安回鄉。次年夏天,利樹宗被調職,鄧算無奈避走香港,繼續以教拳為生,又曾在戲院內表演武術,五十多歲才回到佛山。

鄧算的兒子鄧奕、董植的徒弟朱頌民、羅厚普(羅家村)的後人羅超桓等人一直在香港、澳門傳授班中武藝,並使之流傳不息,他們稱之為南少林永春拳並在香港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譚浩泉、譚沛泉、白昌是鄧算在內地的主要傳人,譚浩泉事師最勤,除了抄錄鄧算的武學筆記,自己亦將所見所聞一一筆錄,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這個拳種目前的傳播內容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梁德榮傳的小念頭、尋橋、標指以及樁、棍和雙刀等套路和技、功法,傳習者最多;第二種是班中武藝的原傳狀態,有練頭拳、鐵線拳、千字拳、橋手拳、花拳、佛掌、永春拳(又稱一百零八式、十三勢、十一手)、對拆、永春樁拳等拳術套路,行者棒、六點半棍、昂口刀、殺手鐧、禪拐、雙刀、雙鞭、雙槍、大耙、關刀、功夫帶等器械套路還有各種技、功法,目前以群體性流傳為主;第三種則兩者兼而有之,以家族式流傳為主。

詠春拳的基本手法以三傍手為主,還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黐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三字馬、二字鉗陽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要求腰、橋、馬、心、眼、勁整體合一。它立足於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的主要特點,有大閃側、小俯仰等身法;有耕攔攤膀、黏摸蕩捋、曲手留中等手法;有搭、截、沉、標、黐摸、熨蕩、偷漏、追迫等打法。

詠春拳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徵和突出的技術特點,是一門流傳有序的優秀南派拳術,它曾以頑強的生命力植根於嶺南大地,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眾多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下,正以盎然的生機進入新時代。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作者/來源:佛山功夫天下文化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選頭像-私信聯絡小編修改或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