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金匱真言論解讀

  • 由 中西匯通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22
簡介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皆為陽

九宮八風是什麼意思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岐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

《靈樞·九宮八風》:九宮方位與節氣、八風:九,南、上天宮,夏至,大弱風;一,北、葉蟄宮,冬至,大剛風;三、東,倉門宮,春分,嬰兒風;七、西,倉果宮,秋分,剛風;四東南,陰洛宮,立夏,弱風;二、西南,玄委宮,立秋,謀風;八、東北,天溜宮,立春,兇風;六、西北,新洛宮,立冬,折風;五、中央,招搖宮。《素問·風論篇》: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胸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頭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洩。外在腠理,則為洩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五風:肝心脾肺腎風,偏風、目風、內風、、腸風、洩風根據各自所中經絡可歸於五風)

風隨八節,而居八方,所居之處,正面為實,衝後為虛。衝後,對面。八方之風,自正面來者,為正風,不傷人,自衝後來者,謂虛邪賊風,傷人。《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因此,可將大腸、脾、胃、小腸之風歸為脾風。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

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腧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腧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腧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

在脊。

五風各秉五方之氣,同類相感,而傷五臟。脾土應中,風在四維。風傷人悉自本經腧穴入。自衝後來者,是謂賊風。如春之西風,秋之東風。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胸脅,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

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洩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垣〕金匱真言論雲∶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故春氣者病在頭。又諸陽會於頭面,如足太陽膀 胱之脈,起於目內,上額交巔,直入絡腦,還出別下項,病衝頭痛;又足少陽膽之脈,起於目銳,上抵頭 角,病則頭角額痛。夫風從上受之,風寒傷上,邪從外入,客經絡,令人振寒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池、風府。 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汗之則愈,此傷寒頭痛也。

心在背之俞穴,內應心臟,是心氣轉輸、輸注之穴,根據“陰病取陽”之理,故取陽經的心俞能治療心臟病。心俞穴與督脈之神道平,心藏神,為心臟之俞,其治為有關心臟近旁諸症,以及食道氣道諸病。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論》:邪在肺,則病面板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膺中外俞,背三節五臟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肺為五臟之華蓋,主氣、主表,外合於皮毛,鼻為肺竅,故肺俞可治療外感病和鼻病等。

黃帝:營行手太陰,下至手大指次指之端,回為手陽明,上行至頭,下足陽明, 如此十二經脈,陰陽相貫,如環無端也。卒有邪氣及寒,客於四肢,陰陽相輸之道不通,何由還也?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也。故絡絕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 相輸如環。(四末,謂四肢,身之末也。四街,謂胸腹頭脈氣道也。邪氣大寒客於四末,先客絡脈,絡脈雖壅,內經尚通,故氣相輸如環,寒邪解已,復得通也。)《諸病源候論·虛勞四肢逆冷候》:“虛勞則血氣衰損,不能溫其四支,故四肢逆冷也。”傷寒少陰病常見本症,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太陽、少陰本末異從本從標,故四肢歸於太陽榮衛,本為少陰腎,腎俞穴具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功效。根據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榮衛者,十二臟腑公共組織以行於身之氣,榮衛即太陽。從足太陽膀胱經與各臟腑之間俞穴聯絡以及《傷寒論》對太陽病大篇描述可推知。

春病在頭,以肝腧在頸項。夏病在胸脅,以心腧在胸脅。秋病在肩背,以肺腧在肩背。冬病在四肢,以腎腧在腰股。鼽衄者,頭病也。鼽,傷寒鼻塞。衄,血自鼻流。長夏土溼,益以飲食寒冷,傷其脾陽,水谷不化,脾陷肝鬱,風木下衝,故生洞洩。《史·倉公傳》謂之迥風,迥與洞同,即此病也。秋風斂束,閉其經脈,寒邪則病風瘧。痺厥者,腰股以下之病也。

故冬不按蹺,春不

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洩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洩而汗出也。

按蹺(推拿等),導引血氣之法也,冬則擾動藏氣。四時之氣,以冬藏為本,故能春木發生,金收不廢,而無鼽衄之病,是不病頸項也。春既不病,則生長收藏皆得其政,四時之病俱絕。

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故病在頭。其類木,其味酸,其臭臊,其音角,其數八,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收受,謂同氣相投也。肝主筋,故病在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藏精於心,故病在胸脅。其類火,其味苦,其臭焦,其音徵,其數七,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

心主脈,故病在脈。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類土,其味甘,其臭香,其音宮,其數五,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脾主肉,故病在肉。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類金,其味辛,其臭腥,其音商,其數九,其畜馬,其谷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肺主皮毛,故病在皮毛。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耳,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類水,其味鹹,其臭腐,其音羽,其數六,其畜彘,其谷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溪指肘、腋、膝、髖等大關節。腎主骨,故病在骨。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五臟之精,一身之根本也,藏於精者,四時皆可無病。冬水傷於蟄藏,精少陽根不固,春風疏洩虛陽外越病溫。若夏暑竅開,寒隨竅入,而汗不出者,是宜洩而反藏也。皮毛閉斂,則秋成風瘧。

《本病論》中提到三虛致病。黃帝曰: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幹人,致有夭亡,可得聞乎?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太陰作接間至,即謂天虛也,此即人氣天氣同虛也。又遇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因而三虛,神明失守。心為群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遊上丹田,在帝太一帝群泥丸宮一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卻遇火不及之歲,有黑屍鬼見之,令人暴亡。而《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傳經讀法篇提到:經字應當作兩解。一作表字解,一作裡字解。表則統屬於榮衛,裡則各分臟腑。傳字應作兩解,一作入字解,一作傳字解。由榮衛入臟腑曰入,既入此髒此腑,則不再入彼髒彼腑之謂。由榮衛傳榮衛曰傳,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不論何日應傳何經,只要不見何經本髒本腑之病,仍是惡寒發熱身痛,仍是榮衛之事之謂。榮衛者,六經公共之表氣也。臟腑者,六經各個之裡氣也。公共的為傳,各個的為入。名雖曰入,其實乃為各個自病也,人身臟腑以外,皆為榮衛,皮毛屬太陽,皮下白肉屬陽明,白肉下之膜屬少陽,膜下紅肉屬太陰,骨屬少陰,筋屬厥陰。故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云云也。總的來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同氣相求,外邪所傳之臟腑經絡多有三虛其中之病理基礎。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天之陰陽,分於晝夜。

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腑者為陽,髒者為陰。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皆為陽。

人之陰陽,分於內外、腹背、五臟、六腑。

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陽中有陽亦有陰,陰中有陰亦有陽,所以應天之陰陽而分三陰三陽。

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此平人脈法也。

陰盛於冬,故病在陰。陽盛於夏,故病在陽。春陽未盛,故病在陰,秋陰未盛,故病在陽。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應,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察五臟六腑從逆之殊,陰陽表裡雌雄之應,能視其所在,才是精通脈診、用心專精的人,唯精誠者可得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