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 由 素年文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20
簡介天聖五年(1027),正在為母親守孝的范仲淹強忍悲痛向宰相上書,訴說自己對國家大政的看法,這就是著名的《上執政書》

守喪期是什麼意思

引言

范仲淹

36

歲那一年

他升任大理寺丞

大理寺是宋代中央司法審判機關

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負責審斷各地上報的獄案

北宋中前期時

大理寺的最高長官稱為

判寺事

”,

下設少卿或者兼少卿事

丞以及平事等副職

而丞是專職負責審判斷獄的詳斷官

也是在這一年

他的第一個兒子範純祐出生了

范家有後

著實讓謝老太太高興不已

遺憾的是

這位孫子的出生

並未讓她的病情好轉

第二年

辛苦養育范仲淹長大成才的母親謝氏去世了

都說母子之情

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寶貴的情感

況且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范仲淹

他得到母親在寧陵不幸逝世的訊息後

悲痛不已

他必須立刻趕回寧陵

為母親送葬

並且根據宋代的制度規定

范仲淹需要辭官為母親守孝三年

這一制度被稱為

丁憂

”。

丁憂

通常又被古人稱為

丁艱

”,

是中國古代傳統社會的一種道德禮儀制度

遠在西周時期

我國就已經萌芽出子女為亡父母守喪三年的丁憂習俗

漢代以後

丁憂制度被納入國家法律的範疇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對於在職官員來說

遇到父母去世

無論任什麼樣的官職

從收到喪事訊息的那一天起

必須申請辭去現任職務

回到家鄉

為亡父母守喪三年

特殊的為

27

個月

)。

守喪期間

官員不能外出應酬

不能住在自己的家裡

而是要在父母的墳前

搭建草棚

睡覺也要

在草蓆上

用磚頭當作枕頭

對於一般人而言

安葬亡父母並非難事

對於范仲淹而言

卻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一方面

范仲淹的父親範墉去世後

他的母親謝氏因為貧困無依靠而改嫁長山朱文

翰。

而范仲淹在進士及第

出任廣德司理參軍後

以官員的身份

希望複姓歸宗時

仍然遭遇了巨大阻力

以上這兩方面的因素意味著

改嫁後的謝氏

在死後想要進入蘇州範氏祖墳與範墉合葬

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另一方面

謝氏改嫁朱氏後

為朱家生下三子

在朱家應該有一定地位

假設謝氏一直生活在長山

那麼她謝世後葬入朱氏祖墳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范仲淹為官後

出於孝義

把謝氏接到寧陵和自己一起生活

自己也放棄朱姓

而回歸範姓

這時

再把謝氏歸葬長山已不合適

范仲淹左右為難

最後他選擇了洛陽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他在寫給他堂兄範仲儀的一封書信中這樣寫道

我本打算返回蘇州

但看到範氏族人非常冷漠

又想到祖先本來就是北方人

我作為他的後代

考中進士

授予一份官職

我決定另立門庭

於洛陽

范仲淹最終選擇了將他的母親安葬在洛陽

不過有學者認為

范仲淹之所以將他的母親葬在河南縣

今屬河南省洛陽市

),

是受到唐代名臣姚崇葬母的影響

就謝氏本人而言

自選擇離開長山

而接受范仲淹奉養開始

也許就已經想明

自己死後

是不可能再葬入蘇州範氏祖墳或者長山朱氏墳塋了

天聖五年

1027

),

范仲淹的第二個兒子範純仁出生

因為范仲淹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供給那些雲遊四方的學子

以至於自己的兒子範純祐和尚在襁褓中的次子範純仁

需要輪流換衣服才能外出

根據

東軒筆記

的記載

有一位孫姓秀才拜訪范仲淹

他送給了這位秀才

1000

第二年

這位秀才又來拜訪范仲淹

他又贈送秀才

1000

這時

范仲淹滿腹狐疑

向孫秀才發問

你為何貧困潦倒到如此境地

秀才答道

我家裡有一位老母親需要贍養

如果每天能有百錢的收人

我就心滿意足

可以安心讀書了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范仲淹對他講

我看你不像個乞討的人

這兩年東討西借的

能有多少錢呢

還荒廢了學業

如果我幫你在書院裡申請個學職

個月可以有

3000

錢的收入

應該可以贍養你的母親

這樣你可以安心向學了吧

孫秀才大喜過望

對范仲淹感謝連連

後來孫秀才跟著范仲淹學習

春秋

》,

日夜苦讀

學問精進

范仲淹對他也很滿意

十餘年後

泰山下出了一位道德高邁的孫復先生

招收生徒

授以

春秋

之學

遠近聞名

並得到朝廷的徵召

這位孫復就是當年的孫秀才

范仲淹有感於孫秀

之事

嘆道

貧窮真是折磨人

如果一個人終日為了有米下鍋

即使像孫秀才這樣有才氣的青年

也終會淹沒於眾生當中

而無人知曉

甚是可惜

教書之餘

范仲淹還向朝廷上一封萬言書

請求朝廷選擇優秀的州縣長官

把那些懶政

不作為

不稱職的官員

從隊伍裡清理出去

抓好教育工作

慎重對待科舉考試

安撫好在外帶兵打仗的將帥

他大力倡導讀書人應該慷慨激昂地談論國家大事

奮不顧身地為國效力

由此形成一代風氣

激勵著後世的讀書人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范仲淹第一次到應天府是十六年前

他以生徒的身份

負篋曳屣來到南京應天府的睢陽書院求學

在睢陽書院讀書期間

范仲淹緊緊抓住每分每一秒

用功苦讀

積累治國安民的本領

范仲淹第二次來應天府

是宋仁宗天聖四年

1026

),

他因為母謝氏守喪而寓居於此

也正是在這裡

他被伯樂發掘

開始作為

匹真正的千里馬

在北宋政壇上賓士

蘇東坡在

記承天寺夜遊

的最後感嘆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

此話雖然有弦外之音

但范仲淹又何嘗能真正地做一個閒人

此時的范仲淹雖然是因為守喪

才居於應天府

但是他也沒有隻做一個為母盡愚孝的

大孝子

”,

他始終不能成為一個閒人

人們還說

忠孝難兩全

”,

但為母親守喪的范仲淹

打破了這個定律

做到了忠孝兩全

天聖五年

1027

),

正在為母親守孝的范仲淹強忍悲痛向宰相上書

訴說自己對國家大政的看法

這就是著名的

上執政書

》。

這封上書是寫給當時的史館相公

集賢相公

參政侍郎和參政給事的

按照宋初制度

宋朝宰相最多三員

首相帶昭文館大學士

次相兼領史館

末相帶集賢館大學士

因此

這封上書是直接供當時的宰執團隊閱讀參考的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從內容看

范仲淹直言整個國家

自從澶淵之盟之後

以為自此沒有禍患

便整日地歌舞昇平

乃至國家生出很多禍患

勸誡

宰執隊伍位極人臣

更應該報效國家

雖然太平日子是每個人的期昐

但是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正所謂物極必反

否極泰來

太平過久反而會導致一系列毛病

——

良藥忠言難以上達天聽

武備廢弛

國用無度

百姓窮困

人才難進

外敵亂謀

社稷倒懸

因此范仲淹從宰相應當固邦本

厚民力

重名器

備戎秋

杜奸雄

明國德

他認為宰執團體應該推選縣令郡守

淘汰無所事事的閒雜人等

重視教育

慎重地選拔科舉考試中的人才

培育良將

充實邊防

盡力於朝政

以使朝政沒有過錯

百姓沒有抱怨

保護直言敢諫的忠臣

斥責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皇上應該選派賢能的親信大臣

巡視地方

以考察地方官的賢不肖

興利除害

並向中央反饋自己看到的優缺利害

文末

范仲淹對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上書

他解釋道

大概是不敢因為個人心中的悲傷

而忘記普天之下知道的憂慮的地方

這是不為我自己的身名考慮的一種表現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這封上書談到了北宋實實在在存在的弊端

——

冗官

冗兵

冗費

積貧積弱

乃至於西北的党項都敢於與北宋平起平坐

在這眾多建言中

范仲淹認為州縣官的選擇

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厚民力和固邦本的具體執行者

若是沒有好的地方官

一切都是空言

所以范仲淹建議罷黜那些過於老病和不作為的官員

敲山震虎

對於只知道貪贓柱法的官吏

形成一種威懾作用

建議各級官僚推薦有才能德行的州縣官吏

以代替那些不作為

懶政的人

並且要大大獎勵那些推薦者

這樣國家內外的執行者

就會煥然一新

更加有效率地代天牧民

解決上述提到的各種國家弊端

這篇上書

洋洋灑灑

多達萬言

但是沒有太多的陳詞

調

而是

字字珠璣

他如果細看這封上書

則是十幾年後

答手詔條陳十事疏

的源頭

慶曆新政時期的改革措施

並未超出這篇上書左右

這也反映出此時的范仲淹洞若觀火

知曉此時的北宋王朝弊病所在

但是范仲淹是極為謙虛的

他在文末談到

今天所上書的內容

希望相府能夠採納一兩條

為國家和天下造福

我不曾奢望史官會把這些措施載入史冊

作為後世的借鑑

”,

並自誣這是狂妄之人所言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范仲淹在為母守喪期間做到了,他怎麼做的?

洋洋灑灑

幾近萬言

雖然同樣是一把辛酸淚

但是范仲淹造就的

絕不是滿紙的荒唐言

而是為國為民

憂國憂民的忠善良

言!

如果沒有鍾子期

俞伯牙或許只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介琴師

正是有了鍾子期

才有了人盡皆知的名曲

高山流水

》,

才會為琴師俞伯牙增添上這樣一個知己朋友的美麗故事

使得俞伯牙有了比琴師更響亮的身份和符號

結語

范仲淹也是如此

如果沒有伯樂知音晏殊

王曾這些人對他的賞識

或許他也就是北宋龐大的官僚體系的一粒塵埃

而不會有後來的

慶曆新政

”,

也不會有後人對他的千古傳領

名滿天下的晏殊自不待言

兩朝老臣王曾同樣也是一個識貨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