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 由 李婷講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15
簡介幾個回合之下,雖然沒有讓朱棣的燕軍佔到什麼便宜,但對於平反也沒什麼幫助,情急之下,建文帝派了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前去平反

幾回合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古代用兵打仗,將士的首領對一場戰爭的勝負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首領是指揮全軍如何作戰的關鍵人物。首領的選擇尤為重要。如果在一個軍隊中,某些將士為人膽小、沒有謀略,這對一場戰鬥來說也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但如果首領或將軍無膽無謀,這將是致命的危險。

正是因為如此,首領或將軍一般都是有膽識,有謀略的英雄人物。但在明朝,有一位首領,無膽無謀,本來自己帶領計程車兵數量與敵軍相比,又壓倒性的優勢,但就是因為首領無能,才輸了戰鬥。這個人就是明朝有名的將軍李景隆,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樣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李景隆簡介

提起李景隆,我們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他是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是明朝一流的名將,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

由於父親的關係,李景隆自小就在軍營中打仗。

按道理說,李景隆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應該是位有膽有謀的軍事人物。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

與李景隆一同在軍營長大的還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朱棣。朱棣很早就跟隨父親從軍打仗,他在軍事方面很有天賦。而且,在對此戰鬥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可李景隆空有聲名,實則是個草包。

與朱棣相比,李景隆各方面都表現平平。雖然父親一直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寄予厚望,但根據相關史料顯示,李景隆幾乎沒什麼值得讓人稱讚的戰績。

危難之下 寄予厚望

明朝建文帝即位後,為了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為了坐穩皇位,他殘害手足,手段辛辣。在削藩這件事上就可以充分體現這一點。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其實,在早年,建文帝曾答應過朱元璋,對待自己的叔叔會十分寬容,本著先安撫再勸諫,最後削藩的方式進行。但建文帝並沒有這樣做。他即位後,有五個叔叔被直接削藩,其中湘王選擇了自焚,可見建文帝應該十分兇殘。

處理完五個叔叔以後,接下來就輪到燕王朱棣了。與其他幾個王相比,朱棣可不會選擇任人擺佈,而且,朱棣是戍邊王之一,手裡有其他幾個兄弟所沒有的軍事權力。建文帝覺得,這個叔叔的勢力不容小覷。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很快,燕王也通曉了建文帝的意思,他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決定造反。因此,建文帝找來老將耿炳文去平反叛亂。幾個回合之下,雖然沒有讓朱棣的燕軍佔到什麼便宜,但對於平反也沒什麼幫助,情急之下,建文帝派了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前去平反。

靖難之役中大敗

於是,這個草包李景隆就被派去平反了,而朱棣非常瞭解李景隆,聽到他要平反,心裡十分高興。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不過,在當時,李景隆手裡有五十萬大軍,而燕軍只有十幾萬,想要取勝,還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戰略方法的。

在李景隆帶著大軍漸漸逼近之時,朱棣讓自己的長子朱高熾去守北平,也就是戰爭的大後方,而自己帶兵去了主戰場。雖然朱高熾身材肥胖,看上去沒有作戰的能力,但此人確實很有能耐的。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由於敵軍有五十萬,所以燕軍看到如此龐大的軍隊還是很沒有信心的。朱高熾看到士氣不足,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派了士兵兵分幾路,對李景隆的軍隊進行突襲。沒想到李景隆看到這個情況,竟讓士兵扯出城門十里。

這個時候,李景隆的手下將領瞿能都看出了朱高熾的詭計,打算全力進攻北平,可李景隆怕手下搶了自己的功勞,命令他們不許這樣做。

數千年曆史中,堪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位?

對於大前方朱棣軍隊所在的領地,李景隆派了一萬起兵去偷襲,可笑的是,他們很難找到朱棣在哪。當他們找到朱棣後,朱棣設下全套,誘導李景隆的中軍參戰,李景隆果然中計,幾十萬軍全部潰敗,李景隆見勢就倉皇逃走了。

總結:

事後,可能是礙於李景隆父親的關係,建文帝得知李景隆如此敗下陣來,並沒有過重的懲罰他,但這一仗下來,基本上奠定了朱棣造反的成功與建文帝的結局。

可以看到,李景隆有四十萬大軍,而朱棣的燕軍只有十幾萬。按理說李景隆應該是勝券在握,可由於將軍的失職,導致了幾十萬白白犧牲,這就可以看出選好一個將軍對於戰爭的勝負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明史》《明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