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贏成蟜,秦始皇之兄弟,地位尊貴,卻為何反秦投趙?

  • 由 司徒流雲公子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01
簡介趙姬與嬴政生死未知的六年時間裡,秦國國內有關於立成蟜為繼承人的爭議一定會被多次提起,但這一提議有利於夏太后及其韓系勢力的發展,卻不符合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也正是因為華陽太后的支撐,子異才能堅持等待趙姬與嬴政六年

戰國時期成蟜是誰的兒子

秦始皇的弟弟嬴成蟜(jiǎo),是秦莊襄王的次子。在成蟜領兵攻打趙國滅亡時,卻突然在前線投遞叛國。而自此,也從歷史的記載中消失不見。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這件事情,在《漢書·五行志》中也有記載:

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在秦王政八年,秦王的弟弟成蟜領軍攻打趙國,在屯留(現在的山西屯留)反叛,平定叛亂後,參與叛亂的軍吏都被斬首,民眾也都被遷徙到臨洮(現在的甘肅臨洮)。而成蟜則逃亡到趙國,被授予封地饒(如今的河北饒陽),自此銷聲匿跡。

這件事,就是史稱的“成蟜之亂”。

成蟜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始皇的異母弟弟,即使嬴政繼位,在秦國勢必也地位尊崇,手握一定的政治勢力,是如何的政治危機,讓這位皇弟臨陣倒戈,與秦國兵戎相見?

贏成蟜,秦始皇之兄弟,地位尊貴,卻為何反秦投趙?

六年流亡,成蟜出生

在秦襄王子異二十二歲時,趙姬有孕,與此同時,秦國和趙國之間爆發了有名的“長平之戰”。這一站,趙國大敗,四十多萬降秦的軍隊被秦將白起坑殺。長平戰敗,趙國舉國震動,邯鄲城中人們悲憤恐慌。第二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嬴政在邯鄲出生,此時秦軍已乘勝攻入趙國境內。次年,秦軍兵臨城下,並長期圍困邯鄲。而作為質子的子異一家人,包圍在趙國人的仇恨中,處境十分危險。

秦昭王五十年,秦軍開始攻擊邯鄲,戰況慘烈,這使得邯鄲城內兵少糧缺,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況。為了表示對秦國的誓死抗爭之心,趙國決定處死質子子異一家人。在這種情況下,呂不韋花重金收買了邯鄲的看守,與子異逃出邯鄲城,進入秦軍軍營,順利地回到咸陽。

而此時年僅三歲的嬴政和母親趙姬,則被留在的邯鄲城內,孤兒寡母,又是如何逃過一劫呢?

萬幸的是,趙姬是邯鄲人士,家中是邯鄲有名的豪門大戶,在趙國有一定的勢力,也是在趙姬家人的保護和庇佑下,趙姬和嬴政被轉移隱藏,免於一死,在外流亡六年。

回到咸陽的子異,順利地成為了王太子的繼承人。而在咸陽,除了祖父秦昭王、父親安國君、養母華陽夫人,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就是子異的生母——夏姬。

贏成蟜,秦始皇之兄弟,地位尊貴,卻為何反秦投趙?

關於夏姬,史書記載很少,但是按照各國王室通婚的慣例,夏姬很有可能是出生於某國王族。夏是中國古代的第一個王朝,他的區域在戰國時代都屬於韓國領土,因此韓也可被稱作夏,由於,夏姬,應當是出自韓國。

而二十五歲的子異回到咸陽,夫人趙姬和長子嬴政留在趙國生死不明,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繼承人,婚姻之事又被提上日程。在政治上,子異必須依靠華陽夫人,因此在婚姻上,夏姬則一馬當先開始物色。按照當時給兒子娶妻的慣例,夏姬勢必會在自己的孃家選擇,因此,子異的新夫人,很可能就是出自韓國王族的韓夫人了。

子異與韓夫人大概是在回國第二年生下成蟜,比嬴政小三歲左右。作為夏姬親自選定的兒媳婦生下的孩子,自然得到更多的喜愛。如此,以夏姬、韓夫人和成蟜為中心,以韓國為外援的韓系外戚勢力,在秦國的政權中就形成了。假如趙姬與嬴政無法歸來,那麼成蟜就會取代嬴政,成為新的繼承人,韓夫人也就因此成為新的夫人,那麼秦國,也將應該完全不同的歷史命運。

贏成蟜,秦始皇之兄弟,地位尊貴,卻為何反秦投趙?

三足鼎立,外戚博弈

如此幸運,趙姬和嬴政劫後餘生。秦昭王去世,安國君繼位位孝文王,子異成為王太子。以新王繼位為契機,秦趙關係尋求和解,趙國將趙姬與嬴政送回秦國,以此示好。這時已經過去六年,嬴政九歲,成蟜大概六歲左右。

孝文王繼位三天就死去,子異繼位成為莊襄王。養母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為夏太后。這就形成了,以莊襄王嬴異為中心,以兩位太后為兩側的天秤似平衡的政治形態,兩方既合作又對立。

在扶持子異上,作為政治養母的華陽太后和親生母親的夏太后,都不遺餘力地給予支援;但在繼承人嬴政和成蟜的支援上,雙方又形成了對立面。

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在呂不韋的橋樑作用下,自然是接受趙姬作為正夫人,嬴政作為繼承人,而趙姬初來乍到秦國,可以說以她為首的趙系外戚勢力還沒有發展起來,自然是牢牢依附於華陽太后;而以夏太后肯定是更喜歡自己選的兒媳婦韓夫人和自小在身邊長大的成蟜。

而成蟜一出生,就已經站在了嬴政的對立面。趙姬與嬴政生死未知的六年時間裡,秦國國內有關於立成蟜為繼承人的爭議一定會被多次提起,但這一提議有利於夏太后及其韓系勢力的發展,卻不符合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也正是因為華陽太后的支撐,子異才能堅持等待趙姬與嬴政六年。這其間各方勢力之間的角鬥,種種複雜關係的寒潮洶湧,雖然沒有史料記載,但是也可想而知。

嬴異繼位,趙姬為王后,嬴政為王太子,諸名分確定。兩位太后在上,趙姬與側夫人、嬴政與成蟜,大體都風平浪靜。在父親的愛護下,兄弟二人共同成長。可以說此後一段時間,算得上是兄友弟恭的幸福年代。

直至三年後,莊襄王去世,年僅13歲的嬴政結束了他短暫的幸福時光,在三位太后的扶持下,繼位秦王,也踏入了風雲不定,暗潮湧動的時代。他與弟弟成蟜之間,也進入了一步步趨於激烈的明爭暗鬥。

贏成蟜,秦始皇之兄弟,地位尊貴,卻為何反秦投趙?

太后輔政,此起彼落

嬴政繼位時,只有十三歲,不能親政,只能由太后和大臣執政。此時共有三位太后,嬴政的兩位祖母華陽太后和夏太后,生母帝太后。這時不論是名分還是權勢,華陽太后都有絕對的優勢。另外根據秦漢時的律法,男子死後繼承順序:第一位是兒子,其後順序分別為父母、妻子、女兒。因此華陽太后之後是夏太后,再之後為帝太后,這樣的順序合情合理。

因此,以華陽太后為首,一眾親族大臣,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楚系外戚勢力,在嬴政親政前的這十年時光中,掌控著秦國的政權。

而此時成蟜無功無祿,地位堪憂。對於成蟜,歷史上記載了兩件事情,一件是臨陣降趙,另一件是出使韓國。根據《戰國策·秦策》等記載,秦王政五年,成蟜出使韓國,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韓國獻出的“百里之地”。成蟜因此受封“長安君”,擁有了自己的封地。

這時候嬴政十八歲,成蟜只有十五歲,又是如何能取得如此大的功績?這就歸功於他的祖母夏太后和母親韓夫人。二人都出自韓國,與韓國王室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為了讓成蟜獲得封賞,她們動用自己的關係網,派成蟜出使韓國,透過一系列的政治壓力和外交關係,迫使韓國割地百里,以此成就成蟜的封賞。

秦王政七年,夏太后薨逝。伴隨著夏太后的死去,韓系的外戚勢力失去了重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秦國的政局開始重新洗牌,帝太后趙姬沒有了夏太后的掣肘,力量日益強大。恰巧在夏太后去世次年,韓國的桓惠王也去世了,韓國政局從而發生變化,而韓夫人先後失去了多重後盾,這就給了趙姬徹底打擊韓夫人和成蟜的機會。

失去了保護傘的成蟜,在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勢力的打擊下,次年就發生了“成蟜之亂”,敗走趙國,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贏成蟜,秦始皇之兄弟,地位尊貴,卻為何反秦投趙?

尾聲

“成蟜之亂”,表面看,是嬴政的家族親情矛盾,是兩兄弟之間的鬥爭,但是背後卻牽連著兩位母親,牽扯出秦國政權中盤根錯節的外戚勢力。在王族中,親情就是政情,也正是在不同勢力之間的角逐和矛盾的爆發,才產生了這樁歷史事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