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從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看宋朝軍力

  • 由 艾尼網路俊民 發表于 武術
  • 2021-05-18
簡介三 官營養馬低效,民間養馬慘淡上文說道,北宋“天然牧場”丟失,“貿易求馬”又收效甚微,所以北宋只得自力更生,在中原地區強行養馬

養馬的都是什麼人

冷兵器時代,騎兵是一個很強的兵種。騎兵居高臨下,面對步兵時擁有天然優勢,可以輕鬆衝散敵人的陣型;騎兵有代步工具,機動性高,方便長途奔襲或支援;騎兵戰術多變,可以施展騷擾、斷糧等多種戰術。

歷代的大一統王朝,幾乎都是擁有大量騎兵的北方政權統一南方政權而建立的。而這些強盛的大一統王朝,也常常被北方少數民族的精銳騎兵打的焦頭爛額。

由此看來,騎兵在中國古代戰爭中,長期發揮著重大作用,幾乎可以說“騎兵強則國強”。要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必然少不了戰馬的培育。騎兵騎兵,顧名思義,沒有好的戰馬,就根本談不上好的騎兵了。

但馬不是從天上掉下來,養馬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如何養馬,如何養好馬,成了一個持續千年的難題。

從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看宋朝軍力

養馬是個難題

第一,馬對食物要求很高。馬的消化能力弱,牛羊的消化率可以達到50%以上,而馬的消化率不到40%。與養牛羊相比,養馬需要耗費更多的食物。而想要養高質量的戰馬,還得給它好飼料,比如黑豆和苜蓿,成本就更高了。因為消化能力弱,馬還得吃“宵夜”,所謂“馬無夜草不肥”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馬的日常用處少,價效比低。與牛相比,馬除了速度快,可以說是樣樣不如牛。牛能耕地,顯然馬不能耕地。牛的糞便可以肥田,但馬的糞便是酸性,反而要影響莊稼的生長。牛肉是被大多數人接受的食物,可馬肉的口感和味道實在無法讓大眾接受。

第三,馬的服役時間短。除了食物要求高,用處少外,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戰馬的使用年限。一匹馬在戰爭環境下,能保持2-3年的巔峰狀態,之後還能在二線部隊幹個2-3年,就得退休。也就是說,辛辛苦苦養了一匹戰馬,用了幾年就得退休,這服役時間簡直太短了。並且,騎兵部隊的馬大多是被騸了的,根本不可能指望它們生育小馬,實現戰馬的“自給自足”,而只能藉助官方和民間的養馬才能為保證部隊的戰馬數量。

所以,馬自身的種種特徵,直接導致了養馬是個難題。

一、歷朝歷代的養馬情況

雖然養馬是個難題,但歷朝歷代各出奇招,把這個任務完成的有模有樣。

中國養馬業起步很早,商周時期已經開始。商代已經建立了“馬政”,即一套養馬專用制度,還組建了由奴隸組成的龐大的養馬隊伍。商代的馬匹需求量也很大,主要用於駕車、祭祀等。周代將馬按照用途進行分類,並注重馬匹的“優生優育”,以期提高馬匹的質量。

秦朝長期與匈奴等少數民族作戰,所以也重視養馬。以嚴刑峻法出名的秦朝,給養馬頒佈了專門的法律——《廄苑律》。這法律很有意思,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枷。”偷馬的人直接處死,而偷牛的人只是要坐牢。保護馬的意圖,體現的十分明顯。

從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看宋朝軍力

漢朝建國之初,由於長期戰亂,百廢待興。《漢書·食貨志》記載:

“漢興,接秦之敝(弊),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上於是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

當時,因為馬匹稀缺,皇帝的御用馬車都湊不夠毛色一樣的馬,將相只能被迫坐牛車,就更別說其他人了。

馬的稀缺引起了漢朝皇帝的重視,很快,就建立了一套完整嚴格的養馬制度。高祖時期,丞相蕭何在訂立法律時,專門制定了有關養馬的法律。呂后時期,她下令禁止出口母馬,以控制馬匹數量。

漢文帝一度縮小了養馬規模,因為他心疼養馬的花費,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御史大夫晁錯立即上奏,向文帝說明利害。最終,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議,下令民間養馬可以免除勞役,以鼓勵“民營養馬企業”的發展。

漢武帝更是一個“馬迷”,為了得到他心愛的大宛“天馬”,不惜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說的就是漢武帝為求天馬,便亂啟戰端,犧牲無數無辜之人的性命之事。(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桃和苜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

不過,話又說回來,漢初騎兵戰鬥力一點不輸匈奴的騎兵,這與幾代皇帝重視養馬有著密切的關係。

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立國,隋朝又承襲自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吸收了諸多北周和北齊政權的制度、風俗、人才等。因此,隋唐兩朝的胡化程度,都是比較深的。

唐朝的馬政建設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唐朝設立太僕寺,下設乘黃、典廄、典牧、車府四署,專門管理全國馬政和各地養馬場的建設,還設立了掌全國驛馬的駕部。唐朝還憑藉著和外國的友好關係,“厚顏無恥”地向外國“借”優良馬種,這不僅增加了馬的數量,還改良了唐朝的馬種,可謂一舉多得。

從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看宋朝軍力

北宋養馬之窘況

可是,在歷朝歷代都辦的有模有樣的養馬產業,在北宋卻急轉直下,朝著一蹶不振的方向一去不回頭。這不是一個原因造成的,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諸多不利於養馬的因素在宋朝同時發生,遂導致局面不可挽回。

一 “天然牧場”丟失,失去養馬要地

中國的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是不適合養馬的——這裡降水量大,缺乏廣闊的草場(年降水量200-400mm自然植被是草原,400mm以上則很少形成草原),所以飼料質量不好;氣候溫暖,不符合馬匹最喜歡的冷涼環境,因此馬匹質量不好。

在中國古代,適合養馬的地區——氣候冷涼的“天然牧場”寥寥無幾。最成規模的“天然牧場”,一個是內蒙古一帶的部分割槽域,另一個是甘肅河套一帶。(這些地方現在還是重要的畜牧區。)

其實,這兩個地區不需要都佔,只要佔一個,那養馬就不是什麼難事。許多王朝就是隻佔有其中一個地區,還能把馬業搞的風生水起。但是北宋很不幸,由於與諸民族政權並立,北宋的統治區域小的可憐。更悲催的是,這兩個地區都不在北宋的統治範圍內。由於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內蒙古一帶已經全部落入遼的手中。而甘肅河套一帶,大部分地區已經被西夏佔據,一小部分雖在宋的地盤裡,但處於與西夏對峙的前線,顯然不能養馬——不然你辛辛苦苦養好了,西夏派人一搶,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兩大“天然牧場”的丟失,意味著北宋只能退而求其次,從中原地區養馬。這種養馬方式,不但成本高昂,馬匹質量不好,而且難成規模。這些對於北宋本就薄弱的養馬業來說,都是比較致命的。

從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看宋朝軍力

二 民族關係緊張,難以引進良馬

如果自己養馬不合算,也可以用自己的物產與北方的少數民族換馬。北宋有物產缺馬,遼、西夏有馬缺物產。進行交換,看似是雙方互通有無,皆大歡喜,沒想到遼、西夏卻持“流氓理論”,不和你北宋換!原因很簡單——我們確實缺物產,不過為什麼要和你北宋換呢?你缺馬,戰鬥力不行,我打你就行了!把你揍的鼻青臉腫,一是可以搶來物產,二是可以讓你上貢,物產這不就有了嘛。能用武力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貿易解決。

北宋和遼、西夏的關係可以說是不好,它們之間常有戰事,關係緊張,自然也很少能夠和自己的敵人開展貿易活動。

當然,澶淵之盟之後,北宋每年給遼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遼能夠不戰而得利,自然十分高興,於是遼宋關係進入了一段相對穩定時期。遼宋雙方達成協議,在河北沿邊地區陸續開放四處榷場,進行民間貿易。貿易物品種類豐富,但北宋嚴禁硫磺,水銀,丹漆,鹽,米等與武器生產和國計民生有關的物資出口,也對書籍嚴格管控,以防洩漏機密。遼則禁止皮裘,糧食出口,也常常限制馬匹輸出。當然,即使遼向北宋輸出馬匹,也只會輸出一些次等品,而且量還很小。嫌馬差?我還不給呢!

遼宋雙方雖然開了榷場進行貿易,卻互相提防,各懷鬼胎。所以北宋的“貿易求馬論”,只能是一廂情願,難於實現。

三 官營養馬低效,民間養馬慘淡

上文說道,北宋“天然牧場”丟失,“貿易求馬”又收效甚微,所以北宋只得自力更生,在中原地區強行養馬。

北宋耗費巨資,建立了一套“畸形”的馬政制度——大辦官營馬場,並嚴禁民間馬匹自由交易,馬匹只能由官府收購(低價),民間養馬遂受重創。

從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看宋朝軍力

北宋可能是借鑑了前代的經驗——漢、唐兩朝就已經大辦官營馬場了,收效還不錯。可北宋皇帝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漢唐兩朝不但大辦官營馬場,還積極支援民間養馬業發展。民間養馬繁榮,並與官營馬場形成了良行競爭,給當時的養馬業注入了活力。

可北宋的養馬業一味實行官營,缺乏正常的市場競爭,因此養馬業投入高,產出低,慘淡經營。宋真宗時期,雖然國有馬匹的數目一度達20萬匹,但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當時養一匹國有馬,就要耗費500貫的成本,相當於正常養一匹馬耗費的幾十倍。此時20萬匹國有馬就不是什麼優勢,而是巨大的財政負擔。澶淵之盟後,遼宋停戰,北宋朝廷急忙減少國有馬匹數量,因為實在養不起。所以,20萬匹國有馬只是曇花一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北宋還是極度缺馬。

北宋官營養馬,成本高,產出低,養馬規模很難擴大;民間養馬,遭到重創,無力發展。因此,北宋缺馬,那是“勢在必得了”。

四 頻繁改換政策,百姓負擔沉重

後來,北宋出了一位名臣——宰相王安石。

神宗時期,北宋已經內外交困,大大小小的矛盾不時爆發。為了扭轉困居,宰相王安石毅然變法,制定了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等有關國計民生的諸多法律。

當然,其中也包括有關養馬的“保馬法”,大力推動馬匹的“國有民營”。具體內容為:

規定河北、河東、陝西、京東西五路及開封府界諸縣保甲養馬,戶一匹,物力高而自願者二匹,給以官馬,或官給錢自買。養馬戶可減免部分賦稅。三等以上戶十戶為一保,四等以下戶十戶為一社。保戶馬病死,由養馬戶單獨賠償;社戶馬病死,由養馬戶與其他九戶共償其半。

“保馬法”的大體意思,就是讓河北、河東、陝西、京東西五路及開封府界諸縣保甲養馬,每戶一匹,願意的話也可以養兩匹。馬由官府提供,或者由官府出錢,百姓購買,仍算官府馬匹。養馬可以減免部分賦稅。如果馬死,則百姓要賠償,至於賠償方式,要看百姓的經濟條件——條件好,單獨賠償;條件不好,就讓鄰居幫他分擔一些。

這一政策,執行難度看起來就不小。等到實際執行時,就更變本加厲——當地官吏為了完成任務,取得政績,就不管百姓死活,強行把養馬當成任務攤派給百姓,想養得養,不想養也得養!養馬費用高昂,免掉的那點賦稅,只能算得上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夠養馬的費用。百姓也不傻,“有幸”領到這個任務的百姓,常常舉家逃亡。

王安石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加之新法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因而遭到保守派強烈反對。新法很快被廢除,“保馬法”自然未能倖免。當然,“保馬法”的廢除對百姓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北宋各時期的養馬政策,真是爛的“難分伯仲”,頻繁改變養馬政策,只能是不斷地鬧笑話。

養馬養的這樣差勁,北宋部隊戰鬥力低下,也是不難想到了:武將雖有,卻沒有地位,只能看文人的臉色做事,不懂軍事的文人反過來指揮軍事;士兵數量雖多,可質量卻差,騎兵數量很少,步兵佔了軍隊中的大多數;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別說打不贏遼、西夏的部隊,就是打農民起義軍都常常失敗。

北宋的軍事,概括起來就倆字——窩囊!

總結

馬是種不好伺候的動物,養馬挺難。但馬又是組建騎兵部隊的重要工具,沒有馬還玩不轉。歷朝歷代,大都施展渾身解數,大力發展養馬業,以保證戰馬供應的數量和質量。

在北宋,養馬業的危機“大爆發”。北宋的養馬業成了歷代中的低谷,這與:“天然牧場”丟失,失去養馬要地;民族關係緊張,難以引進良馬;官營養馬低效,民間養馬慘淡;頻繁改換政策,百姓負擔沉重等因素,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馬養得不好,直接導致北宋的騎兵部隊數量少,質量差,難以抗衡少數民族的精銳騎兵。加上北宋“重文輕武”,武將沒有地位,並且“將兵不相知”,對軍事更是“雪上加霜”。北宋外戰、內戰都節節敗退,“誰也打不過”,恐怕與養馬業的慘淡有著密切的關係吧!

Top